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妙融僧蹤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內行的問題,始終的答案

妙融僧蹤
·
·

在印度菩提迦耶一個餐廳裡,突然幾位法友讓我幫忙翻譯,想請問年輕的蔣貢仁波切,告訴自己該修什麼法?她們走到仁波切所做的餐桌,站在仁波切身旁便迫不及待地開始發問。

 而正在吃飯的仁波切,也是放下了碗筷,不嫌打擾地一一回答了法友的問題。

他對第一位法友說「修阿彌陀佛」,這位法友聽後說到:「可是我已經在修了呀。」然後六目相對地有些尷尬(仁波切、法友、我)。看來這位法友想聽到一點不同的法門名稱。

然後仁波切轉向第二位法友回答到「修藥師佛」,這位法友面露震驚地說:「就只有這樣嗎?」也許這位法友覺得一句話太簡單,但是在人家吃飯的時候問這樣的問題,很難長篇大論的開始說法。

對第三位法友回答:「修蓮師的法」時,第三位法友再問:「要怎麼修呀?」仁波切看看我,我也望向他,苦笑了。

當時,我很想給予這幾位法友一些建議,但是因為法會時間緊迫,用餐時間本就緊張,加上用餐地點人來人往,很快的彼此便四散各處。之後也再沒見過這幾位法友。

於是我想借題發揮地,試著將自己經歷過的情況做個整理與說明,也許這幾位法友能看到,也能因此有些了解。

基本上,發問者本身會有幾種狀態:

1、 發問者真心的提問,也得到了相應的解答:

 這是最好的結果。善知識給予了答案,求法者也已經真正準備好接受任何的回答,並且能心領神會、有所相應。

回去後也能自立自強的找到學習管道以及教材,堅定地進行修持,專心且內心明確的回應了所得到的答案。

2、 發問的人第一次見到某位上師,是個初學者:

這也許是好的,因為透過一個答案,讓學生開始有了尋找與學習的方向。但也可能不太妙,因為可能提問者還沒有先好好地建立基本聞思的基礎,於是內心的迷惑引導出無盡的疑問。

由於各種延伸的問題得不到立即解決而苦惱。苦惱著怎麼找到可以教導的老師,苦惱著學到的東西到底正不正確,苦惱著該不該修,苦惱著要修多久多少次,苦惱著很多苦惱。

建議:如果是初學者,也許不急著修什麼法,而是先好好的去聞思佛法、學習法理,如果真的很想有個具體的修持功課,那麼「四加行」絕對是最好的也是最必要的。

3、 發問的人已經在修持很多功課,還想要更多:

一些法友,可能對於修法做功課,有著極大的熱誠以及充足的時間,並且總是覺得手上現有的修持仍然不夠,覺得還可以再增加一些,再充實一些。

這可能來自於精進勇猛的心,但是也可能是心理上或情感上的需要,因為當上師給出一個答案時,法友一般會產生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會說:「可是我已經有很多功課了怎麼辦?」這麼告訴善知識,於是善知識又會說,那就沒有關係,做你現在的修持就可以,但是法友又會問:「這樣會不會不太好?感覺像是違背或沒有聽師父的話~」從而心裡產生了一些為難與矛盾。

第二種情況是,上師說出的法門,這位法友已經在修持了,於是可能覺得自己沒有得到答案。

建議:明就仁波切曾經說過:「每一個佛菩薩與其他的佛菩薩都是無二無別的,帶著這樣的認識,無需貪多,把當下在修持的某一個法門修好,即是修好所有法門。」因貪多而空乏的心,不是修持應有的心。

4、 見到每一個上師都這麼問:

看起來自己與每個法門都有緣分,每個法門都很殊勝,那麼到底該修哪一個?不修的話,會不會辜負了上師們的慈悲回答與因緣呢?內心開始糾結。

建議:若沒有真正想問的問題,只是結緣性質的拜見,也可以請求口傳某個咒語,或法本(這得看時間是否足夠來決定)。這樣做比閒聊嘮瞌好一些,一方面有加持,一方面結上法緣,當然,由於沒什麼話好說,所以這樣問的話,大家都有事做,比較不會尷尬的大眼瞪小眼。

5、 為了明確自己的決定而問:

原因是法友心中已經有屬意或相應的法門,只是想要再讓善知識確認確認,好讓內心更加確信。這有點像去看中醫,希望醫生把脈之後,能夠說中自己的生體狀況一樣。

遇過一些法友,之所以會問善知識「我應該修什麼法」,是希望善知識能夠說中自己心中的決定。

當然,如果說中了,我們將很有信心且內心覺得更堅定明確,但是如果善知識說的是不同的法門或本尊,問題就來了,修還是不修?不是自己相應的法門,修著不歡喜,不修的話,心裡總有疙瘩。原先內心的明確感漸失,不論修哪一個法門,這時可能都增添了些許疑惑。

建議:若自己心裡已經明確了答案,就直接求口傳、灌頂與教導比較好。

以上,是我經歷過的一些關於「我應該修什麼法比較好?」這個問題的歸納整裡,雖然說是在為法友翻譯時,所看到的情況,但是當我寫到這裡回頭一看,也發現到,上面所有的情況,也全部發生在我自己身上過。

我再補充一點,想要好好問問題真心希望得到答案,場合、時間、環境也是要考慮的。飯桌上、馬路旁、活動中、繁忙時,其實都不是請益的好時機。

說到這兒,也許有人要問,那麼到底該問什麼問題好呢?見到一些大德善知識,總應該要有些法上的請教吧~~

在這裡,明就仁波切曾告訴過我們一個問問題的小技巧,仁波切說:「當你拜見一位上師善知識的時後,最應該問的一個問題就是:『請引導我的心』,當你這麼問時,善知識們自然就會知道該說什麼,自然地流露出法語甘露了。」

在實踐了明就仁波切所傳授的這一妙內行人才懂的提問絕招之後,更發現到,每當開口說出「請引導我的心」這一句話的時候,很奇妙的,自己提出的問題,最終也成為了自己的答案。

PS

曾經在一次課堂上,說到關於明就仁波切傳授的提問妙招,在課後就有同學來找我問問題,一開口就說:「請引導我的心。」這問題讓我瞬間無概念且無語。看來這是個狠招。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