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簡.不簡單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教育讓我們不在是「it」談知識取得與兒童權利

簡.不簡單
·
·
當知識和想法有一定的深度後,會找到自己的原則和定位,進而形成見識。

教育是需要周詳規劃,幾乎決定社會將如何發展。

本篇將介紹「探索學習」和「吸收知識的方法」最後提到「兒童權利」希望有天兒童能走上街頭捍衛自己的權益。

  • 教育讓我們不在是「it」

人是演化而來的,動物的本性是自私,在大自然中多吃一口可多活一天,但是經過了教育,學會了禮義廉恥,就脫離了動物成為人。英文對嬰幼兒的代名詞是「it」,因為嬰兒沒理性,遵循的是動物生存法則,所以叫「it」。等上了學,有理性了,才是人,這時才用「he」和「she」。所以人需要接受教育,才能超越動物的本性。

對人的教育要有耐心、恆心和信心,天下是很少是黑白分明的,人也沒有絕對的好人和壞人,好人偶爾也會做些昧良心的事,只是這些事會使他不安,這個不安的感覺會使他下次做壞事時多考慮一下。

人只要有良心都不是壞人,惡人知心無過,常人之心知過,賢人之心改過,聖人之心「寡」過,不說「無過」,因為人不可能不犯錯,知過能改就善莫大焉,所以人要教育。

我們從出生那一刻開始就無時無刻不在學習了。聽到、摸到,感受到的,甚至喝水、吃飯也是學習。

嬰兒除了喝奶,幾乎不會做其他的事。有時候,我們甚至會覺得剛出生的蜜蜂比嬰兒聰明,因為蜜蜂不必上學,就知道怎麼做蜂蜜。然而,嬰兒會學習,他會知道百萬種事物,而且他知道的事很快就會超越蜜蜂。蜜蜂永遠不會比剛出生時知道得更多,他不會改善自己飛行的技巧,也不會改善降落在花瓣上的方式,更不會發明望遠鏡來搜尋遠處最美麗的花...蜜蜂知道的事不會改變,然而人類所知道的事物,卻不斷改變和累積。

我們必須花很多時間學習,從小學、國中,高中到大學,總共得花上十六年的時間。除了在學校,我們在生活中也花很多時間學習,學習如何切菜、游泳、用香皂洗澡、打招呼、打彈珠、做可麗餅、綁鞋帶...

學習是我們對這個世界上一切「未知的探索」,不管是主動探索或是被動探索都是一種學習。譬如天氣冷熱,你就知道要穿衣還是脫衣,這是你曾接觸過不同環境,曾經「自然感受過」而開始「被動學習」。如果你非常喜歡美食會主動去找各種不同的餐廳和食物,你就是在主動探索,進行「主動學習」。

人是演化來的 意識到演化的存在,知道自己是演化來的 很有意義

知道自己從小受教育洗禮,我們的知識有多少比例是來自教育體制 而不被教育所限制

 教育希望我做什麼 不希望我做什麼 給我哪些空間可以去探索的

  • 學習會讓人喜悅,當我們學會一件事卻沒有感受到喜悅,那肯定是出了什麼問題

知道的喜悅,更多的喜悅!

還記得我們學會騎腳踏車的那一天,感覺真是棒極了。原本我們不知道怎麼做,於是我們學習,透過一次次的練習,然後我們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當我們學會正確握住球拍的方法,第一次擊中網球,漂亮的將球揮送到球網的另一邊,並且能夠和對手一來一往的打球時,那種感覺真好。當我們穿著溜冰鞋摔了十幾次,終於學會溜冰的時候,那種感覺真好。

從「我不知道」到「我知道」的過程,可以感受到一種喜悅,這種學習的成就感,能幫助我們努力做好事情,並加深我們求知的慾望和學習的熱情。

當我們向其他人展現「我知道」時,也會感受到喜悅,不論是對朋友、爸媽或是老師...

這種行為很正常,也可以幫助我們學習。我們熱愛求知,並且喜歡展現所知道的事,這就是人類的天性。

「人生以快樂為目的」,服務是一種手段,以服務為手段,達到快樂的目的。快樂是一種看不到的感覺,靈魂的POWER。

祖先在原始叢林中為日常生活「打拼」,幾天才能打一隻獵物,幾天才能編織一個籃子,實在沒多少時間去思索「我快樂嗎?」這種「靈魂」層次的問題。直到一萬年前地球上冰河解凍、氣候溫和,萬物欣欣向榮,全球人口在短短一千年內從13萬人增加為600萬人,人類從此進入「豐饒」的階段,就是農業文化(土地文化)。

人類生活改善,隱藏在深處的的「靈魂力」也被釋放出來了。

祖先的生命力由建構複雜的管理食衣住行等物質條件的生活機制(如國家體制、法律制度...),發展到經營喜怒哀樂等精神條件的信仰機制(如宗教)。使用圍欄、引誘、哄騙等技術把野生運動訓練成可供飼養的家畜,再延伸到把散漫的野蠻人訓練成可供統治的良民,於是國家力量誕生,文明力量大放異彩。


  • 教育是一段漫長的路

教改有許多值得檢討的地方,但至少現在的學生比較會思考,也比較敢問問題。

人要發展的長長久久,要找到他的優勢跟熱情 在一個他可發揮的舞台

不是每個人拿100分就可以確保他將來有一個幸福的生活

也不是成績好他就什麼事都沒有了

如果只是別人設下目標底頭去完成 他就不會跨過心中裡那個柵欄

想要做什麼,就算5年後在問他:「你要做什麼事」 他也說不出來

「你希望到時你在哪裡?」「我還要嘗試還要探索」


亨里齊爾斯說:「工作這件事,就如同日升日落的太陽一樣實在;我們可能會抱怨工作,也可能很感激;但千萬記住不要只像一部管用的機器隨著齒輪轉動而已,忘了自己是人,得有風花雪月的溫潤。」

什麼是職業?

職業是透過慾望與實現自我獲得成效與滿足的活動,同時也是貢獻社會,對社會發展有所付出的重要活動。工作與職業是不太一樣的概念,工作雖然不會以收入為前提,但職業是指以收入為目的,屬於精神與肉體上的活動。工作若是想變成職業,需要符合三個條件:

1.必須要有所得。

2.那份工作必須對社會成員的生活有幫助。

3.不能是違法的工作。

簡單來說,職業是為了經濟安定、自我實現、參加社會活動,以及獲得滿足與成效的活動,是對個人或社會都深具意義的重要活動。


很多父母希望留下很多錢給孩子,期待日後人生過得好,卻沒認真想過自己可能養出「啃老族」(尼特族),15-29歲不就學、不就業、不受訓的年輕人,留在家中跟父母同吃同住。因為沒有所得,消費能力低,生活品質也差,因為不工作也成為國內生產毛額(GDP)降低的因素。

聰明的父母應該留給孩子的不是錢,而是教養下一代的理財能力。


  • 繼續學習

這是一個注重新知時代,除了既往知識,是否持續學習是相當重要的。

21世紀是要求知識水平的提升和文化素養的時代。

在瞬息萬變的時代領袖必須具備豐富的知識和洞察力。在學校不是只有單純聽講而已,必須主動積極地參加研討、在事實與既定的邏輯上加入自己的見解然後製作成報告。

在大學的學習中,就算必修課程有一些對自己來說覺得未必重要且並不想積極了解的領域,那也要認真將學分修滿。半強迫地修習一些不熟悉的科目重要,因為知識是無止盡的。


子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只學習而不思考,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思考而不學習,則會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一昧的學習而不去思考容易迷惘:若僅靠自己思考,而不去多元學習,則可能有所偏差而徒勞無功。

  • 改變「吸收知識」的方式
  1. 進入社會後就停止學習

許多人一流大學畢業後就進入最好的企業或公家機關工作,長年經濟成長低導致人員裁減、管理階層過於忙碌,以至於完全沒有多餘時間。缺少自主性學習,對進修也很被動,這樣的上班族並不少。

進入職場後因為時間不夠,學的東西只有出沒有進。也有不少人覺得「學習學生才會做的事」。

如果你只學習在你懂的那一區塊 就像一杯水你倒不進任何東西 只要願意到進一點點東西 專注當下 就叫賺到。

其實重要的不是過去的學歷,而是現在是否仍然繼續學習讓自己不斷累積新的知識。在各項產業升級的知識也必須同步升級。

「國際化教養」

通識課程在大學教育中不夠受重視,社會普遍對文化教育的認知程度不足,甚至大學本身或老師、學生也以輕忽的態度看待這些學科,以至於很難讓學生了解基礎文化教養的重要性。

只有極少數企業人會積極去修習這些身為文化教育核心的哲學、藝術、宗教等領域。這些企業人士的學歷背景大多是經濟學院、商學院、工學院、法學院等和商業直接相關的科系,所以對文化教育涉略不足。

多半用母語閱讀各訊息進行討論,在基礎教育中透過外語用不同角度思考的意識很薄弱。

知識不足容易發生帶有歧視意味的發言,像是移民大國美國,人種和民族間的差異相當大,只要在公開場合有任何歧視發言就可能遭到解雇,這是世界潮流。對對方國家歷史方面無知、對宗教無知,在談論到這話題時千萬特別小心。

愛因斯坦曾說:「重要的是要不停疑問,好奇心有其存在的理由」

除了養成基礎文化教育外,「邏輯思考力和質問力」及「好奇心」也是必要條件。「人格、倫理價值觀」也重要,即使有再好的教育和涵養,如果用在欺騙別人、危害社會的話絕對是不行的。

2.對「網路時代知識更加重要」的認知薄弱

網路可以在短時間內找到自己需要的尋習,但無法提供完全正確且深入的知識,長期恆久存在的東西。原本訊息和知識之間沒有絕對明顯的區別,需要注意是他們之間相對的點。報紙、電視和社群網站的歸類為訊息,書籍、格局大的實務家和專家見聞叫知識。新聞如果是以長期觀點來探討的一個主題也稱為知識。相對書籍中也有些僅具短暫價值的內容。

在各式錯綜複雜的訊息中,如果沒有足夠知識作為核心態念,會容易下錯誤判斷。

以人類目前面臨的能源為例。雖說核電發電至今仍是看法兩極,但對於利用太陽能等再生能源也有不同看法。有人希望能有蓄電功能以便穩定供給電量,有人認為成本太高恐怕供電量不穩定等。

對這方面需要具備能源問題的知識背景並知道能源對經濟可能產生的影響。以這些基礎知識再加上洞察力才有辦法進行判斷。

在事事講求速度的時代,追求知識要已具備瞬間反應能力為前提。尤其是在商務現場可能會需要做一些立即假設討論。比如對IOT物聯網所知有限的話,就無法和客戶針對相關的商業模式進行討論,甚至連話都搭不上。


3.學習領域受限,缺乏多元教養

許多商業人士對自己專業相關的領域會努力累積經驗並具一定知識。但一旦脫離自己的專業範圍就限了吧,現今社會各種現象的關聯度逐漸提高,可說是知識無國界,所以要盡可能收集各領域知識。

在革新方面需要足夠的先備知識才能和各領域的夥伴一起撞擊出新產品和火花。日本企業很難創新,除了不喜歡冒險的組織文化外,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太過居泥於不同領域的知識和經驗。所以廣納智慧百川吸收多元化教養是相當重要的。

策略性觀賞外國和連續劇

電影是認識世界最適合的教材,能提高自己的視野,但盡量看國內和美國以外的影片。電影中可以呈現許多在書刊中無法了解的現狀,像是印度電影可以看到一個多民族國家在語言和文化不同導致男女的婚姻問題。

海外連續劇是接續性的,比起2小時的電影,透過劇中角色能更深入了解該國文化、歷史、人們的想法。

4.學習STEM習慣

STEM教育(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整合四大領域的專業知識,消除不同科學間的隔閡,並將課程與真實生活中的情境結合。科學知識和技術變化即便在快,最先端的應變解決能力和邏輯也要趕上才行。

安排每周或每月固定能收到和STEM相關的知識。像是國家地理雜誌等或對一般大眾寫的各領域的入門書籍。

實際去操作體驗很重要,例如智慧型功能手環

積極訪問企業和工廠,接觸企業的技術和產品,像是參觀企業博物館。

5.用創新角度將所有知識再重新定義

Innovation大多被譯為「技術革新」,但正確解釋應該是「創新組合」用新的手法和觀點讓社會產生新的價值。另外也有既存事物重新定義的意思。例如共享經濟,店面租賃針對來客率高的時段提供短時間也較便宜的方式。

在變化多端的現今用新的手法從新觀點來看事物,然後追求更多元複合式的知識。

6.為了增進知識增廣見聞,養成「發言」習慣

一個光是擁有知識的人並不能讓人尊敬。必須深刻理解知識後,加上自己的價值和經驗及其他領域的見解,有時還要加上文化背景等,這樣架構出的「見識」才是全球需要的人才。

重視對話,透過與他人的質疑應答讓自己的想法更加深入,當知識和想法有一定的深度後,會找到自己的原則和定位,進而形成見識。對話是讓你的知識晉升為見識的強力手段。

當你擁有一定知識後,透過閱讀、電影、戲劇等管道去更貼近人們的想法和情緒是非常重要的。

7.培養換位思考的習慣

想要讓知識得以銘記,就要站在對方的角度看事情

把自己放在對方的位置來深入理解問題,例如一個月薪水只有1萬台幣的印度勞工有何想法?首先擁有民族、宗教、語言等多面向的印度無法用簡單的言語來描述。一般對新興國家的理解除前人外其他都是貧窮的,這樣的認知會導致錯誤判斷。家庭方面,上有父母下有妻小,而他卻是大家族裡唯一有工作的人。

了解他們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事,這些內容將成為你的知識。

8.經常檢視各國的歷史、民族、宗教、經濟、政治情勢

  • 歷史:建國及獨立時期、舊宗主國和周邊國家及大國間的主從關係
  • 民族:關注和該民族間密切的語言及是否有多民族存在
  • 宗教:主要信仰、少數信仰
  • 經濟:GDP、經濟成長率、失業率、產業及交易現狀
  • 政治:政黨政策、民主化的程度

養成強化先備知識的習慣,隊和自己有直接商業往來的國家及地區,必須有目的性地了解該國家的概要。

9.提供附加價值再輸出

有許多知識是難以被記住的,尤其是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和世界性的知識。為避免這種困擾,經常對外溝通是最理想的做法。充分利用自己工作資料向客戶提案、投稿社群網路、和家人朋友聊聊等。

知識會經由輸出的動作讓你印象大增,順帶提供附加價值。

像是:加上自己的見解、經由別的管道、將數據製作成圖表在視覺上一目了然

  • 接受教育的權利

受教育是一種權利。上小學應該免費;我們應該了解如何與他人相處;家長能優先選擇我們該學的是什麼。

世界人權宣言:「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教育應當免費,至少在初級和基本階段應該如此。初級教育應屬義務性質。技術和職業教育應普遍設立。高等教育應根據成績而對一切平等開放。」

教育的目的在於充分發展人的個性,並加強對人權及基本自由的尊重。教育應促進各國、種族或宗教間互相了解、容忍和友好,並應促進聯合國維護和平的各項活動。也提到「雙親對其子女所應受教育的種類,有優先選擇的權利」。


人人有受教權,而學習空間應是自由平等的

人權法中,關於受教權,普遍都承認應該確保家長的意見與選擇自由。

校園是個特別的空間,學生相較於社會中其他成員,大多是相對自由的,但學習的場域裡,又充滿各式各樣的規定與權力關係。

國家要有法律授權,才能限制人民權利或自由,所謂的「法律保留原則」。某些具特定身分的人民例外,如軍人、受刑人、公務員等,對國家的權力應有高度的服從關係,稱為「特別權力關係」。

過往學生與學校之間被認為是特別權力關係,因此許多基本權保障、法律保留原則及法院訴訟救濟等原則,在校園裡並不適用,學生應遵守校規,對學校處分也沒有抗議空間。

1995年大法官釋字,若學校處分涉及學生身分改變時(如退學),學生可以透過行政救濟途徑,以訴訟權保障自己受教育的權利;不過若學校沒有剝奪學生身分,學生還是不能對學校表達意見。

經過十餘載,2011年進一步解除對學生的限制,公私立大學對學生之處分,若侵害學生受教權或基本權利,即便不是退學,學生仍可提起訴訟救濟。

因此,學校對學生的受教權、學習權、思想自由、言論自由、集會結社自由、平等權、身體自主及人格發展權等,都應該盡力維護,比如選課、使用設備,張貼海報表達政治立場,學校應給予尊重。

大學教育並非國民教育,上課是憲法的「其他權利」。大學又享有學術自由並受【大學法】保障,因此大學生也擁有較多自由。

不過,既然所有人都是憲法基本權的主體,怎能因學生身分差異而有所折扣,即便在現代法律的定義下,中小學生的人格發展尚未完全,但不該因此否定他們的基本自由與尋求救濟的權利。

原本,高中生與國中小生的「校內申訴權」,以提升校園中的法治精神,但遠不及「訴訟救濟權」。2019年大法官釋字,承認各級學校之學生受公權力侵害時,擁有完整的救濟權,並要求修改法規不足之處。2022年高中生也能針對學校的行政處分提起行政訴訟。

  • 兒童權利

在社會生活的許多領域中,賦予兒童權利的呼籲日漸成為關於童年的辯論的特徵。

什麼才是對兒童有益的事物?

兒童現在顯然享有一種身為消費者的新地位與權威:更多的錢花在他們身上,各式各樣的產品供應商比以前更加重視他們、並熱切追逐他們的青睞。

兒童也許已經成為「具有主權的消費者」,但在什麼範圍內,他們也憑其本身的權力被肯認為公民?再擴張與發展年輕人對於他們自己的政治力量所具有的意識上,媒體又扮演什麼角色?

兒童,初來乍到的新人,即使在這個世界當中表達抗議,眼前仍然存在無法打破的壁壘。

在策畫與兒童直接相關的政策,諸如教育、家庭福利和休閒供應等領域的過程中,人們很少費心徵詢或蒐集的看法。大致說起來,兒童對於政治的經營並無置喙的餘地。當童年在法律的意義與生物的意義上到達終點時,人們才會承認其政治成熟度開始發展。

兒童被排除在政治的公共領域之上,支持這看法的認為,在本質上無法勝任,天生缺乏理性與責任感,致使他們永遠無法有意義地參與政治活動。

但這些關於兒童無法勝任的假設是非常值得懷疑的。

正因為兒童未曾受到鼓勵,去發展那些使他們能有不同表現的技能或知識,他們便可能顯得缺乏能力(甚至還缺乏興趣)。

只有當兒童被假定有這種能力時,才可能成為「主動公民」能夠在政治事務上作出深思熟慮的選擇。


  • 教育關鍵之處,在於社會希望培養出怎樣的公民

思想、良知、教育自由等權利包裹在一起。

沒有人的受教權能被拒絕,而在實施教育功能時,國家應尊重家長,以確保教育內容符合家長的宗教與哲學信仰。

國家在實現教育功能時,必須考慮課綱及課程中的資訊和知識,透過客觀性、批判性且尊重多元的方式傳達。

1.情感關係教育

對情感關係教育,課程應確保「所有學生了解平等與尊重的重要性」,教學方法及內容須「適合各級學齡兒童」。儘管學校能自由選擇如何教導,但不包括「不教」,而且同志教育應整合盡所有相關課程,「不能被單獨挑出來處理」。為落實此義務,老師應與家長保持良好溝通,確保家長知悉教什麼、如何教、何時教。

同志情感教育是否學齡適當,且為促進社會包容所必要。

多元的性教育才能有效對抗校園霸凌,而且應讓家長參與訂定與執行性教育的過程,以降低家庭成員的偏見。

同志教育論戰當然不只法律問題,更關乎公民社會如何共同想像未來。就法律而言,這表徵一個國家到底多重視「不歧視」這件事。對未來公民來說,什麼能討論、什麼是禁忌,能看出整個社會願意見利怎樣的共同體,願意接納多少過去被刪除的邊緣人。

教育部發行的性別平等教育季刊,許多期都有討論親子關係、教育現場家長協作等議題,親師生之間的良好溝通,是促進性別平等教育重要關鍵因素。

2.課綱微調

人人都應該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尤其是基本教育與職業訓練等面向。若我們考慮兒童的意見自由,你覺得學生有權利參與課綱、教材之設計嗎?

2015年全台部分高中發起「反高中課綱微調運動」一場反對歷史課綱變更的政治性運動。引起爭議的調整內容為高中歷史課綱裡的台灣史,國教會提出17點爭議點,其中爭議性最大的莫過於違反程序及成員背景

像是:文字內容因牽涉非史實的實質問題應該避免主觀用語;

檢核小組沒有台灣史學者,卻大幅調整台灣史課綱,修改文字造成文字觀點立場不同。

過去幾十年至今,課綱修訂就如同整個台灣的教育體制一樣,都將學生置於最末端、最被動的地位。體制從來不容許學生對自己接受的教育提出意見,只要曾為考生都深刻體會過:面對「不合理」的答案還是只能接受,要不然就沒有分數。

如果真的希望教育體制能培養具有民主素養的學生,就該讓學生能參與課綱修訂的程序,使教育不再只是由上而下的灌輸、控制,而是將「受教權」翻轉為「學習權」,成為由下而上實踐民主的機會。

3.早自習廢存

在早上進行的朝會、導師時間等,也是師生之間互動溝通不可或缺的時刻,這樣的優良傳統,也有很多學校認為不能貿然廢除。

從時間安排的角度切入,認為學生因為有早自習,可以錯開一般上班族的上下班顛峰,有利於家長接送,配合爸媽上班時間,一舉兩得。

自己學習、自己選擇、自己負責

早自習設立的核心目的,是希望學生能自主學習、自我管理。那既然是讓學生「自主」,就不應該強制學生參加,甚至拿來舉行課程進度內的考試。這和「自主」的目標有點背道而馳了。

也有人主張,「連早起都不願意,怎麼可能認真念書」這也有歸因謬誤的問題,畢竟念書跟個人未來的生涯規劃和興趣相關,應把「不參加早自習」解讀成「不認真念書」恐怕也不太妥當。

自由參加而不考試的早自習,把早自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

將表定的上學時間延後,由學生自行安排正課前的早晨時光,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另外,如果學校基於引導學生學習的理由,認為應該要鼓勵學生多參加早自習,認為應該做的或許是增加學生來參加的動機。

萬華國中就曾在早自習舉辦趣味科學實驗,藉由每個人親手做實驗,幫助理解自然科學的課程內容。吸引學生參加早自習的做法,比起日復一日的考試,或許更能彰顯早自習在自主學習和自我管理的價值。


結語

學習是快樂的,知道更多就更有選擇,從出生到進入學校再到職場都要保持學習的心態。作為家長更要有意識的捍衛兒童的權力,教導孩子成為一個會發聲的公民。

任何權力受迫者需要身處產業、體制內的人員共同努力奪回尊嚴,而非等待少數人領導、拯救,才有機會「爭得民主」。

希望有天所有公民都能站出來捍衛自己的權益。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