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散的聲音與話語:讀《文學的聲音》、《走向語言之途》、與《掌中集》

傅元罄
·
·
IPFS
·
但文學卻很奇怪。許多作者——即使不是每一個,都希望自己的話語在身後永存。希望當一個讀者拿起書時,能夠細細閱讀,讓自己能夠再被捲入交錯的時空。

留存的聲音:讀孫康宜《文學的聲音》

誰能說話?我能聽到誰的聲音?

在時間前後遞嬗的長河裡,許多聲音都滅頂了,再也沒有浮現。不過也好,它們的主人都離開了,何必只留下聲音,平增孤寂?

但文學卻很奇怪。許多作者——即使不是每一個,都希望自己的話語在身後永存。希望當一個讀者拿起書時,能夠細細閱讀,讓自己能夠再被捲入交錯的時空。

孫康宜教授的《文學的聲音》,已經是二十年前出版的讀物。她細細的閱讀前人的作品,放回他們所處的時空,咀嚼他寫下這句話的感覺和涵意。閱讀,不是拘限,而是溝通;不是孤立而是彌合。讓我們預備好心胸,更寬廣的心胸。

重新,傾聽:讀海德格《走向語言之途》

有些人,沉浸在悠揚、飄浮的文字;有些人,嘗試把文字當作鑿刀,一點一點、精準的刻下自己所見、所聽的表象。可是,越是努力描繪,渴望記錄,越會發現所謂的「現實」,從指間逸逃而出。

我們轉身投入現實,接受「現實」的界限;一件事,永遠不會和另一件事一模一樣,竭盡全力也不可能。當我試圖確認某件東西,「它」,在我生命中的位置的時候;卻會發現:除非我們捨棄這個固定的、一成不變的位子,我們永遠無法接觸到,「它」。

我於是哀傷的學會了棄絕:
詞語破碎處,無物存有。

海德格說得很好,詮釋格奧爾格的詩詮釋得非常精采。海德格這個「沒有人格」、拒絕傾聽的人,留下了與自己的生命截然不同的美麗話語。

掌中集:讀林文義《掌中集》

短短三百字,一筆一字,仍然追索著清晰的意象和柔美的韻律。把生命,書,所見所聽的點滴收集起來,匯集成一本安詳而帶有風骨的記錄。

與他不同,我,倒是習慣寫得囉嗦、確切,務要讓人一字一句能明白我的意思,不歧岔出去而滋生誤解。但我卻向來喜愛林文義的書寫。讀他的文字像是徜徉於一個異空間,屬於此世,卻將現實切為種種,極小而唯美的碎片,再集合起來。

我,把我的時間沉入其中,放任它們分散、溶解。當我讀完一篇文章時,才感覺真正醒了過來。

結尾後PS

1.最近在圖書館,發現了一些...顯然是被時代埋沒的經典。為了避免這些書籍哪一天消失,會完全找不到資訊,我之後的文章會在「參考文獻」標出比較老的書年份與出版社,永續經營。

2.對海德格「沒有人格」這句評語,是沙特說的。轉引自《我們在存在主義咖啡館》書134頁。

圖片來自Unsplash,由Vincent van Zalinge提供,特此致謝

參考文獻

林文義,《掌中集》。時報文化,2019年

孫康宜,《文學的聲音》。三民,2001年

海德格,《走向語言之途》,孫周興譯。時報文化,1993年

莎拉.貝克威爾(Sarah Bakewell),《我們在存在主義咖啡館:那些關於自由、哲學家與存在主義的故事》,江先聲譯。商周出版,2017年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