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味覺,是流動的個人史|01|從煨藕湯到菠蘿包
04:29 為什麼在廣州長大,童年記憶中的滋味,卻都是湖南湖北菜?
15:46 九十年代廣州,哪裡的中學食堂特別吸引人?
18:29 在香港,大學生吃的「頹飯」是什麼?
23:07 西非菜的egusi和fufu是怎樣的搭配?
26:08 跟人類學系的老師出去吃飯,為什麼會吃到野豬的牙齒?
28:33 疫情給家庭烹飪帶來哪些新變化?
這次與楊瑒聊天,我們從計劃經濟尾聲的武漢出發,提到了不少似已遠去的詞彙:「畢業分配」解釋了父母那一輩移民的原因,「單位食堂」勾畫出廣州城郊的湖北人小飛地,「改革開放」不僅讓開發區先富了起來,還給街道帶來特別的香甜氣息⋯⋯這些已經淡出今日生活的詞彙,卻在追溯個人味覺史的時候,意外讓我意識到,它們距離今天沒有很遙遠,並且實實在在影響了一個個家庭的飲食偏好,以及那個時代小孩子的味覺養成。
與許多人一樣,去另一個城市讀大學,也是楊瑒人生中一次重要的場景轉換。在香港這個一貫多元混雜的大都會,她就讀的科系,是以吃貨扎堆出名的港中大人類學系,飲食體驗大大豐富起來。於是,從大學食堂的頹飯,到本地獵人捕獲的野豬,從重慶大廈的咖哩,到九龍公園的木箱烤雞,從也門的羊肉燜飯,到菲傭的家鄉醬汁雞⋯⋯都成了打開她全球味蕾的契機。
另一方面,廣州和香港,這兩個楊瑒最熟悉的城市,在最近的二十年裡,本身也經歷著明顯的變化。楊瑒童年時代的廣州,外地食物並不普遍,來自湖南的家人要在廣州聚餐,湘菜館的選項都還不多;而正是在她成長的年代,廣州不僅接納了越來越多的國內各省移民,同時也迅速重回全球化的洪流之中。楊瑒在中文大學時,恰好參與了《南中國的世界城:廣州的非洲人與低端全球化》一書的研究和寫作。她曾帶著香港人類學會的同行,到廣州考察非洲人社群,大家愛吃的餐點,竟是西非菜與中國東北菜的混搭。
有了孩子之後,生活又經歷一次天翻地覆。不巧的是,就在這場天翻地覆之中,還遭遇了疫情。在漫無終點的社會停擺期間,我們兩家的四個小孩,既不能上學,又沒有圖書館可去。我和楊瑒交換過幾次家裡的幼兒繪本,好讓孩子們至少能多看幾本不同的書。萬沒想到,我安利給他們的一套繪本,竟然開啟了他們家的烘焙之路。因為那套繪本以食物為主題,所以每本後面都附有簡易食譜,既然孩子有興趣,楊瑒索性買了烤箱,後來還不時邀請我們一家一起去做菠蘿包、烤披薩餅。
楊瑒的味覺個人史,自她父母的遷移開始,從楚地帶到嶺南;她自己由廣州到香港的移居,看似不遠,實則卻走出了湖南湖北人的飛地,並迎向整個世界;今天她家廚房裡,既做湖北粉蒸肉,又烤香港菠蘿包,還能端出菲律賓的國民美食Adobo Chicken(醋香醬汁雞),而這些,都進入了她的孩子們的味覺記憶,又寫入下一代的個人史。
食物的家庭故事,或許就像一段湖北的藕,節節相通,承前啓後。但每一節藕,都是一個獨立而完整的存在,存儲著自己專屬的成長記憶。
時間,是流動的;
人,也是流動的;
對食物的偏好,則是人們隨身攜帶、隨時都可能觸發的鄉愁。
今時今日,鄉愁變得多元,味覺的記憶,往往指向很多個不同的地理坐標。
每個人的味覺記憶,都是一本微觀歷史:
——是個人的,是家庭的,也是社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