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其實就是行乞與施捨
★ 希望不善社交的人可以從下面的文字中獲得力量,紓解苦惱。
在社交中有人行乞,有人施捨。 大多數人兼而有之,時而行乞,時而施捨。
行乞是主動的,行乞者從施捨者那裡得到他想要的,但他在索取的同時也在給與,他給與施捨者施捨的機會,使得施捨者在施捨的過程中也獲得某種快樂和滿足。
施捨是被動的,施捨者看起來是在給與,但其實他也有所收穫,施舍者從滿足行乞者的需求和慾望的過程中獲得快樂和滿足。
施捨者的快樂建立在行乞者身上,假如沒有行乞者向他行乞,他的慾望和愛便無處安放,他的價值便無從展現,這時他往往會轉變為一個行乞者。
行乞既是索取也是給與; 施捨既是給與也是得到。 二者沒有本質的區別。
在社交中無論是行乞還是施捨,其本質都是從外界的關係中獲得快樂和滿足,當你仰仗外界的時候,你就變成了環境的奴隸,你心靈的自由就會被蠶食,這就為自己的人生埋下了痛苦的種子。
這並不是說我們不要社交。 而是說不要把社交看得太重。 社交是人際關係的一種,建立在人際關係上的幸福是脆弱的。 愛因斯坦說,真正的幸福應該建立在自己的內心,建立在一些不易變動的基礎上。 這樣一來即使你在社交或人際關係上遇到什麼大的變故,也不會對自己的幸福有太大的影響。
那麼,怎樣才算把幸福建立在自己的內心? 怎樣又是建立在外在的基礎上? 我的理解是——舉個例子,一個作家把創作作為自身快樂的主要源泉,一個科學家把科研作為自己心靈最底層的寄託,這就是把幸福建立在自己的內心,假如你把一段戀愛或者婚姻關係作為生活中最重要的考量,這就是把幸福建立在外在的基礎上。
說句題外話,大部分中國人的幸福建立在金錢和血緣關係上,這雖然是所有外在事物和關係中最穩固的,但仍然有它的局限,這個局限就是“外在”,因此,在我看來,即使他們能獲得這種幸福,那也是卑微的幸福。
雖然這些道理我都懂,我也試圖說服自己,但具體做起來我覺得還是有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