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風港」之所在

Mun Is Writing
·
·
IPFS
·
某日在健身館上課時,台上帶團體課的教練特別起勁,條地分享道-"在成為別人的港灣前,要先成為自己的",聽聞此話,彷彿讓人也跳得更帶勁些。

說《我的志願》是國小、初中作文課寫作題目的常客應該不為過,幾乎每隔一陣子都會有這麼一題,也因而每年都會有不同的「新志願」就此誕生。

每年度的成績冊裡,右下方的留白處,是讓學生們可以自行填寫日後想從事哪種職業的欄位,共可以填寫三個;印象中常上榜的就是「醫師」、「飛機師」、「律師」,端看那時電視正熱播的是哪一齣港劇。

小時候對「職業」一詞的想像多源於此(影劇),卻可能也受限於此,彷彿潛意識地覺得長大後只有從事"他們"所從事的這類職業別,才符合社會的期待(?)。

不難想像,劇終後回歸現實,僅憑著在小熒幕上對"主演們"的熱愛,是無法讓人成為醫師或飛機師或律師的,以我為例(喂~)。猶記得大學快畢業的那年,雖然還思考著成為「飛機師」的可能性(哈),不過許是不夠熱愛與對現實面的膽怯吧,終究還是停留在「思考」階段。

沒有成為當時所填眾多志願中的某一位,但帶著所謂的"符合社會期待",在求學過程中,仍是向「師」字輩的職業別邁進(此無褒貶之意)。


那「志願」與「夢想」的關係為何呢?兩者是一樣的嗎?《我的志願》可以改寫為《我的夢想》嗎?好奇地問了Google大神-"夢想與志願的差異",但沒有太多答案。

不過自覺得兩者本質上是不同的,前者如要換一個說法,綜合以往印象中零星的隻字片語,會是-"自身想嘗試去進行的事物,而與失敗或成功與否無關"吧。

而現階段在後續想去嘗試去做的事之一,沒有特別定義為「夢想」,但確信是想嘗試的事物,一家「避風港」般的小店


1家「避風港」般的小店,形式未定,

以「咖啡與書」當主軸的複合式小店?(誒,會不會不夠創新),

唔...那能讓來訪者一起來參與製作麵包糕(甜)點類的小工作坊?(實在太喜歡這美味了),

也可以是一起手作餃子的小館?(從某電視節目訪談得到的小點子);

以上都在考慮範圍內,但「避風港」式的經營想法是大方向,

所以店內環境佈置,舒適與讓人「安心」是基本款,

空間大小適中,人與人的距離拿捏得宜,可以獨處不被打擾、也能夠交流暢談;

「避風港」,《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如是說-"能讓船隻躲避強風襲擊的港灣",

期許此店也能成為來訪者們的"港灣",暫時阻隔各自在外頭所面對的紛擾;雖短暫,但也許在咖啡香的圍繞下、翻閱某本書時、或製作麵包糕點與餃子的過程中,會收穫重新啟航的「力量」也說不定。

某日在健身館上課時,台上帶團體課的教練特別起勁,條地分享道-"在成為別人的港灣前,要先成為自己的",聽聞此話,彷彿讓人也跳得更帶勁些。


小分享生活中的幾處「避風港」;

  • 友人家;無法具體形容的1處所在,以往只要來到這裡,感覺「心」就定一些,想必也是友人們的關係。
心中的「避風港」-攝自友人租屋處
  • 誠品書店(新竹市區,轉彎處地下室的那一家);大學時期,只要遇到任何「煩憂」,都會往陳列在這裡的書中尋找答案,雖然不曉得實際上有沒有被解決,但當下讀到某段與之(煩憂)相關的內容,一陣「豁然開朗」的體會至今仍記得。

    註:因當時沒特別留存新竹那家誠品店照片,只留在心中,故以敦南誠品店示意。
敦南誠品店閉幕倒數
  • 是美食啊;毫無疑問,不管時值「好或壞」,好好吃頓飯永遠是首要任務。
美味餐桌_友人好手藝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Mun Is WritingMun Is Writing • 生活事 #品食嚐鮮 #行走發現 #旅行探索 #觀影觀劇 #閱書讀文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夏旅•東京隨記

2023 馬特市年度問卷_體驗的一年

那場「改變我人生的旅行」座談會 • 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