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6》地緣政治與戰爭
18世紀時,某些人認為發展國家間的貿易關係會導致戰爭終結,建立「貿易所帶來的和平」。
國家間的競爭早在共產主義的誕生前便已存在,且在共產注意失敗後仍然持續存在。衝突的成因各式各樣,領土、資源,能源、水、原物料或控制人口、移民潮所發起的抗爭作用,因控制不良的程度加劇所造成。
人們屢次渴望一個無戰事的世界,抱持著和平世界中會到來的妄想。戰爭和和平咀嚼於政治的決斷,以及由政府與人民所採取的方向。
全球化除了貿易外帶來的利弊外,也有地理位置下的紛爭
關於甚麼是政治可以先讀:《媒體素養系列2》政治,本篇根據不同地區作者的說法進行彙整,可以有不同的觀點
國家地域這個「地域條件」的角度,由地理思維宏觀世界戰爭的歷史,進一步了解國際關係。
理解世界大勢,知道自己位置,從而破局而出!
本篇將介紹:
- 「地緣政治」名字由來
- 國際政治的權力之爭
- 衝突
- 民主國家不會有戰爭?
- 中東經常發生戰爭的原因
- 伊拉克戰爭
- 伊斯蘭國的由來與在敘利亞擴張勢力的理由
- 民族鬥爭:波赫戰爭
地緣政治的概念是指地理環境能夠決定人的本質與該遵循的政策。
為什麼一個國家要侵略他國?為什麼某些國家總是遭受苦難?為什麼一直以來相安無事的人們,有一天會互相殘殺?為什麼有的國家即使擁有天然資源,卻還是苦不堪言?為什麼現代社會還存在著國王?國際秩序是透過什麼機制來維持和運行?擁有核武器究竟意味著什麼?
就算跟鄰國距離不遠,迄今為止有無數的人們交流往來,但雙方對彼此仍有許多不了解的地方。就類似自己與父母和兄弟姊妹彼此其實也有很多不了解之處。不過這不一定是負面的,這也意味著今後有許多了解新事物的機會。
- 「地緣政治」名字由來
「地緣政治」一詞出現在2300年前,亞里斯多德提出與此學科有關的理論。認為自然環境影響人民的性格及理想國家的軍事與經濟需求。氣候與國家的性格息息相關,一塊土地的差質性會造成人民的異質性,並阻礙國家的統一與和平。地理環境有利人類活動與維生方式。一個能夠自給自足的國家,不僅能夠保護自己不受軍事攻擊,也能避免不良的外在影響。
以日本的角度來說,日本的地緣政治學來自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用來正當化大東亞共榮圈。是日本對亞洲的政策主張,在日本的帶領下,解放受到西方國家統治的殖民地,促使亞洲各民族獨立,共存共榮。原本目標是正當化日本佔領亞洲各國的政策,卻意外幫助了緬甸和印尼等國的獨立。日後又被駐日盟軍總司令(GHQ),(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同盟國設立的總司令部),視為日本擴張領土的政策,予以禁止。日本學界也認為地緣政治是負面的長期視為禁忌,如今日本在國際立場出現大幅變化,一詞再度受到矚目。
日本在二戰慘敗,在駐日盟軍總司令的指導下重新建立從經濟到教育等各類國家相關制度。目前美軍依舊駐紮於沖繩和俄國、中國等大陸國家互相對峙。換句話說,日本在美國的「保護」下,完全無須自行保衛國家與獨立發展外交。因此戰後從未培育「戰略性思考」。目前一邊建立穩固的美日關係,同時摸索如何自行保衛國家,盡量避免刺激中國也是選項之一。目前日本正面臨戰後以來最困難的選擇。
- 國際政治是一場權力之爭
權力首要取決於軍隊、領土、經濟、可用財富、蘊藏於地底的原物料含量等條件的大小。領土的征服目的,是額外權力、安全延展及未來收入的來源。領土太大變難以掌握,將成為潛在的不安來源,也造成持續的弱化。這就是俄羅斯目前的遭遇。無法提供就業機會給過多的人口,將會是社會不穩定的因素。人民的教育也是構成權力的因素,但若高學歷的年輕人在職場裡無法就業的話,可能遭企圖推翻政權的人所吸收,包括受脅迫而遭到吸收。
一個軍事強盛但經濟衰弱的國家,會受到內部崩潰的威脅(蘇聯);具有多元族群的社會,可以是向外部發揮影響力(美國)或形成內部衝突(南斯拉夫)的源頭。
一個領土極為狹小,或人口稀少的國家,可扮演重要的戰略角色(以色列、古巴)或發揮與國家大小不成比例的影響力(卡達)。
權力變得更具多元形式,更為普及,更加建立在信念與影響力上,而非建立在強迫上。征服領土的時代已告終結,自此而後領土的吸引力(針對外國投資者、觀光客)才是重點。國家的凝聚力與社會內部的平衡越顯重要。
- 衝突
作戰理由像是:為國家爭取更多財富或土地、其他國家侵略必須自我防衛
如果「能使人民在目前擁有的土地上,豐衣足食、生活得舒適,也沒有任何不滿與不自由」的話,那麼是不是也就不會有任何國家會特地耗費人力、物力及軍力來擴大領土了。
「目前擁有的土地實在太狹小了。」
「目前土地所能種植的作物不夠豐富。」
世界各國都知道,一個不注意領土就可能被其他國家佔領。
克里米亞半島,直到不久前還是烏克蘭的領地,但俄羅斯軍隊佔領當地,並宣稱克里米亞半島是俄羅斯的領土。美國與歐洲各國都相當譴責俄羅斯,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強迫俄羅斯歸還給烏克蘭。
現今國際社會基本上抱持著「不戰」的態度。
如果要達到「不戰」的目標,必須反其道而行,被攻擊後才開始防禦是不夠的,要做到不開戰就能遏止敵方入敵,必須有萬全的對策才行。
因此,無時無刻都得整頓軍備。組成同盟國也是相同之意,就是所謂的牽制效果,使其他野心勃勃的國家有所忌憚,不敢輕易主動攻擊。
在國際關係中,集團內部互相援助防衛是基本概念,不論是「個別」或「集體」。
訴諸武力對戰之前,與信賴的國家組成同盟,以集團互相守護的形式昭告天下。
同盟國是有相互合作、互惠的關係,即是成員互相協定「當受到攻擊時,同盟成員會提供援助」而成立的組織。為了避免開戰,避免支出大軍費以及造成不必要的人力損失。在牽制的拉鋸中達到均衡狀態,呈現靜止。
- 民主國家不會有戰爭?
在獨裁國家中,個人價值低落,獨裁者或是特定政黨獨斷地決定一國方針。國家領導者如果決意「攻打鄰國以獲得更大領土」無人能觸及逆麟。
民主國家的一貫概念,是以「集體討論」來解決問題的政治體系,在擁有相同政治體系的國家之間,基本上都會有「好好說就能理解」的特質。但在獨裁國家中這概念是無法運行的。
相較獨裁國家,民主國家之間可說「引發戰爭的可能性非常低」。因為民主體制的民主主義,在根本上與戰爭就是相悖的政治體系。在民主國家中「個人價值」是遠勝於「國家價值」的。
民主國家的領導者,因為追求自身的慾望及名譽,而動員全國攻擊其他國家的這種獨斷專橫的行為,在此政治體系下是非常困難的。
民主社會的本質是不讓國民處於危險之中。政治家的工作,也可以說是盡力避免發生戰爭衝突。想要與其他國家和平相處,必須考量各種面向。由民眾投票選出這些政治家再互相討論,決定國家政策和方針。
個人至上的情況越提升,人民也會享有應得的權利,不滿的事情也會勇於發聲,基本像是積極參與政治活動等,有時也會舉行集會遊行來表達自己的訴求。
在政治家、人民和軍隊三方分工的相互制衡、「抑制戰爭的效果」下,鞏固民主國家體制。
到20世紀,人類與以前相比,更認真也稍微地變得和平了。這也是與民主主義的政治體系趨向成熟、穩固地發展有關。
現在的和平已經成為一種「不去掠奪他人土地,而是以和平方式進行交換」意即自由貿易,因此也稱為「資本主義式的和平」「自由主義的和平」。
人民處於被動的時代已經改變,人們越來越將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人民的聲音越來越能被聽見,因而影響決策。
在經濟發展、教育及更意取得資訊的作用之下,世界各地的民主持續進展。儘管專制政權依然存在,但極權政權已經(或幾乎已經)消失。
如果將戰爭定義在死亡人數超過一千人的軍事衝突,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全球各地已經發生38件戰爭。雖說世界各地危機四伏,但亞洲是現今世界上衝突、戰爭最多的區域。以亞洲各國的戰爭年數來說,越南、中國、韓國、菲律賓、泰國、柬埔寨等國衝突最多。
亞洲為何常發生動亂,也與民主國家太少有很大的關聯。反之,已經民主化、安定的西歐國家,往後發生戰爭的可能性也相對低很多。
文明衝突
冷戰結束並不代表戰爭結束,而是突變成另一種樣貌。意識形態戰爭被客觀因素(語言、宗教、歷史)與主觀因素(歸屬感)所定義。最可能發生的便是西方文明對抗穆斯林文明。
- 中東經常發生戰爭的原因
20世紀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掌控中東的是鄂圖曼帝國。在德國強烈要求下加入同盟國對抗英法等協約國。協約國為了從內部破壞鄂圖曼帝國,支持阿拉伯人的民族獨立運動。一戰結束後,英法二國以勝利國之姿決定敘利亞與伊拉克的國界,瓜分阿拉伯人所在區域(賽克斯皮科協定)。法國獲得敘利亞與黎巴嫩,英國則取得約旦和伊拉克,並把流落世界各地的猶太人送進巴勒斯坦,使其建立名為以色列的國家。
阿拉伯人原本缺乏國家的概念,習慣以宗教和部落來區分你我。伊斯蘭教分為遜尼派與什葉派,民族則分為阿拉伯人與庫德族(遜尼派)。沙烏地阿拉伯政府雖然承認以色列,國民卻反對以色列。大國利用宗教與民族對立操控中東地區,導致當地至今紛爭不斷。
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是兩大產油國,和與美國結盟的以色列形成三強鼎立。
產油國家如何確保輸出路線與保衛油田
屬於遜尼派的沙烏地阿拉伯受制於地形與宗教,海運受到威脅。信奉什葉派的伊朗無論是海運還是油田保衛上都是敵人。當美國歐巴馬政府為了對抗伊斯蘭國而尋求伊朗協助,與伊朗關係改善時,對此感到不滿的沙烏地阿拉伯選擇改善與俄國的關係。
- 伊拉克戰爭
過去30年來發生兩次伊拉克戰爭
第一次伊拉克戰爭
1990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當時伊拉克總統撒達姆海珊,宣稱科威特是伊拉克的一省。聯合國要求伊拉克軍隊撤離,遭海珊拒絕於是聯合國授權會員國出兵作戰。
1991年由34個國家組成的聯合軍隊將伊拉克軍隊趕出科威特。歷經短短100小時的地面奮鬥,伊拉克投降,聯合國支持的軍隊也退出戰場。
聯合國要求海珊賠償戰爭期間科威特遭受的破壞,並自行摧毀伊拉克的遠程武器。
10年後,美國總統布希於2002年在聯合國發表演說,宣稱海珊不但迫害人權,並建造致命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次,聯合國沒有授權作戰
第二次伊拉克戰爭
2003年在其他三個國家支持下,美國向伊拉克宣戰,並宣稱可以證實海珊有非法武器。
四國聯軍在短短幾天內占領了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海珊展開逃亡。由於海珊對人權的迫害,許多伊拉克人民歡天喜地的慶祝。群眾合力將巴格達一座重要的海珊雕像推倒。
失去穩定政府,伊拉克陷入一片混亂。四國聯軍留在伊拉克提供援助,但許多伊拉克人認為這些外國人沒有權利干涉,所以開始反擊。
2006年海珊遭到逮捕,並被控告迫害人權及下令大屠殺,最後被處死。
2011年四個國家的聯合部隊終於從伊拉克撤離。但同年大家才發現伊拉克不曾擁有美國指控的非法武器。
多數人認為第一次伊拉克戰爭,確實有正當理由,但第二次就很難下定論。有人認為因海珊先違反聯合國規定侵犯人權才遭到出兵制裁;也有人指出海珊力量太過強大,美國和聯軍想藉機除掉;也有人人為四國聯軍的真正目的是想控制伊拉克的油田。
- 伊斯蘭國的由來與在敘利亞擴張勢力的理由
2011年突尼西亞「茉莉花革命」,革命最後擴大為民主化運動「阿拉伯之春」影響北非的埃及、利比亞與中東地區的葉門等。原本親蘇派的政權紛紛垮台,最後只剩下敘利亞。不僅是民族與教派不同,支援的國家也不盡相同,有很多勢力摻入其中。
爆發革命前,敘利亞國內一直是由阿薩德所率領的少數派阿拉維派,藉由軍事獨裁壓制人數較多的遜尼派率領的反政府勢力。
伊拉克戰爭結束後,遜尼派逃進敘利亞加入反阿薩德的勢力,導致敘利亞陷入內戰狀態。鄰近伊拉克國界一帶已是無政府狀態,極端組織不斷流入敘利亞境內。極端組織中勢力最龐大的是自稱為伊斯蘭國的組織,主張「不承認伊拉克和敘利亞的國界,打造真正的伊斯蘭國家」,之所以可以從國界進入敘利亞擴大勢力範圍,是由於美國為了打倒阿薩德政府而暫且無視其存在。之後俄軍介入敘利亞內戰展開大規模空襲,將伊斯蘭國逼入絕境。
伊斯蘭國所代表的是藉由實質掌控領土所形成的變態恐怖主義。針對非遜尼派及反對派的少數族群施加駭人的壓迫。伊斯蘭國可說是2003伊拉克戰爭及巴沙爾阿薩德在敘利亞進行鎮壓後的產物。
- 民族鬥爭
具有領土和主權由自己的政治治理的群體可以稱為國家,民族是有相同文化、歷史或語言並覺得自己和某個特別的地方有緊密連結的一群人。
一般來說一個國家的人民擁有幾種不同的民族組成。例如英國是一個國家,有自己的政府;但如果用民族來分,英國至少由四個不同民族組成,北愛爾蘭、蘇格蘭、英格蘭、威爾斯。
北愛爾蘭、蘇格蘭和威爾斯都有自己的議會,處理醫療保健和教育等事務,但如果是關係到全英國的事務,則由中央議會做決定。
新國家的誕生,南蘇丹
想建立獨立國家的民族主義者,稱為分離主義者,分離運動在世界各地都曾經發生。例如蘇丹南部的人民歷經十年的內戰,在2011年通過公民投票,從原本的蘇丹共和國分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暴力衝突
不同民族目標不同,容易發生戰爭。
南斯拉夫在二戰後由幾個民族共同組成的共產國家。後來分裂成幾個國家,其中「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簡稱波赫)由三個彼此競爭的政黨組成聯合內閣,但彼此政黨目標不同。
獨立的波士尼亞、塞爾維亞人想留在南斯拉夫、想加入克羅埃西亞共和國
聯合內閣很快分裂病陷入戰爭,在一次慘烈的武裝衝突事件,8千多名波士尼亞穆斯林遭塞爾維亞人殺害。對特定種族(擁有共同文化或祖先的人)進行大屠殺稱為種族滅絕。
1995年幾個政黨團體的領導人共同簽屬一項協議,才終於結束殘酷的戰爭,「波赫」形成新的政府體制。目前為止仍是一個國家,但分為兩個部分各自保有一定程度的獨立,分別是波赫聯邦、塞族共和國,其中布爾奇科特區由兩個政治實體共同治理。
結語
位於地球上的哪個位置,而面臨何種地理危機?或是由於地理先天優勢而迅速發展。一個國家的性格「民族性」、「國家性」,雖說是以國民個性為主要形成原因,但地理條件也是該國性格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在這之中,最能具體彰顯的危機意識及戰略思考非戰爭莫屬了。
在有限的地理條件下,各國在各自發展有了強弱區別後,就會開始產生弱肉強食的戰略野心,也因此引發各式戰爭。而所有戰爭中,又因為各國地理條件的差異性,影響各國不同的「真實事件」的發生。
這些國家今後如何在國際上斡旋,以這類戰略作為為思考主體,才能真正地運用國際思維做出正確的判斷。
以地緣政治來理解、觀察各國動向,就能清楚發現各國目前所面臨的進退維谷的各項課題。用宏觀的視角來觀察全局,才是真正的國際思維。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