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乐的记忆碎片(二十四)
二十四
我在俄亥俄的时候平均每个礼拜至少要去3次唱片店。1997年的某一天,我意外发现一家书店也卖二手唱片,就跑去淘货,发现了一张LP,封面是一个人在弹钢琴。我隐约记得这张照片在哪本书里见过,但具体什么内容全不记得了。一看标价3.5美元,而且是双LP,不贵,我就一冲动将其买下,回家一边在厨房做饭一边漫不经心地听。可不知怎么我越听越觉得好听,那音乐里有一种魔力把我吸引住了,我立刻放下手里的菜刀,关掉灶台上的火,坐下来认真听了一遍,又听了一遍……
再一看唱片介绍,更是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原来这张唱片全部是爵士钢琴演奏家Keith Jarrett在科隆歌剧院的即兴独奏!那天晚上我反复听了很多遍,越听越喜欢。尤其是第一面,26分多钟,充满了绝妙的旋律和天才的即兴演绎,我简直不敢相信这完全是即兴的结果。那段时间我听了太多遍这个第一面,几乎能在脑子里背下来。后来我才知道,这张唱片在全世界有无数拥趸,我只是几千万分之一而已。不过我引以为豪的是,我不是先知道其人再去听的,而是在一个完全意外的情况下喜欢上了这张唱片。
顺便吹个牛:我一直相信我有极好的乐感,在这方面有点天赋。
另外,我当年也并不知道这张唱片的出版商ECM,后来我才发现这个公司在亚洲相当火,有无数崇拜者。
大概在同一时候,我和王晓峰又联系上了。他说他建了一个网站,名叫“摇滚墙”,向我约稿。我除了那本美国民歌历史书以外什么乐评都没写过,本来没有答应。可因为我狂热地喜欢上了Keith Jarrett,就忍不住冲动写了生平第一篇乐评,臭倒是不算太臭,可就是太长了,文字也非常粗糙,大概不会有任何正经杂志愿意刊登。但王晓峰把那篇文章登在了“摇滚墙”上,从此这面墙就给了我一个贴大字报的机会,一个和陌生乐迷朋友们交流心得的舞台。王晓峰还专门给我开了个专栏,鼓励我继续写作,从此我就开始不定期地写一些有关音乐的评论文章。现在看来,我那时写的东西虽然谈不上什么写作技巧,但都是发自内心的想法,和后来给媒体的一些约稿不可同日而语。
值得一提的还有美国的两个中文网站《华夏文摘》和《新雨丝》,它们也登载了几篇我的文章,让我在海外华文读者中找到了一些知音,不少失散多年的老同学就是这么联系上的。
王晓峰又给我介绍了上海《音像世界》杂志社的杨盈盈编辑,她利用手中权力把我的几篇文章登在了那本我从小就崇拜的杂志上。通过这些文章,我不但练了笔,给我爸挣了点买菜钱,而且结识了不少国内的乐评人,其中就包括“北大新青年音乐聚义厅”的版主许秋汉,许老汉性格开明豁达,我曾经试图学习模仿,但估计这辈子永远学不会了,因为他让我当了新青年音乐版的版主,从此我进入了在国内最火爆的BBS讨论版的世界,并很快就和几个人吵了起来。其中一个ID叫做“马黛茶”的人给我印象最深,绝对是傻逼中的战斗机。不过后来我上网多了,这才意识到他还不是最坏的,中国有太多比他更恶劣的“陌生网友”(英文叫做Somebody,简称SB)了。不过网络本来就是一个良莠不齐的地方,傻逼不少,好玩的人更多。我通过网络认识了无数有趣的人,我爱互联网。
这段时间我接触了大量中国新音乐,喜欢上了许巍、子曰、朴树、杭天、王磊、朱哲琴、麦田守望者、超级市场和鲍家街43号等艺人和乐队。不过有两个艺人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一个叫胡吗个,是个怪人,但怪得很有趣。后来见过真人,脾气秉性也很好玩。请听他唱的《部分土豆进城》:
另一个叫杨一,是个从头到尾都在模仿迪伦的艺人。我一直认为他是中国民谣艺人当中把现代性和草根性结合得最好的,远远超过现在的这批新的城市民谣歌手。
我后来回国后终于和这两人见了面,可惜他俩现在都不怎么唱歌了。
【题图是我当时非常喜欢的一本音乐杂志《音像世界》】
(未完待续)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