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5》全球化的問題3:糧食變成商品
地球問題需要全體地球居民來解決,糧食本該是人們基本權利,卻因為權利掠奪他國的土地、本身地利不易耕種等世界有太多的不公平。國家本該互相幫助但在全球化的發展下卻是問題重重,進口品低廉或是援助下的條件交換,人民的基本飲食卻任由他國擺布。這世界有人因挨餓或營養不良而死,有人卻食物過剩或肥胖不健康。飲食需要教育,需要大家一起推動改善,讓下一代能看見跟你一樣的美景,甚至更好的世界。
本篇將介紹:
- 海地農業
- 營養失調
- 生物燃料政策
- 糧食援助
- 開發援助
- 糧食主權
- 農業與食農教育
- 海地農業
海地的農業曾經發達到足以出口稻米。然而海地的農業衰退,不過是30年之間的事。1980年代政府向國際貨幣組織借錢,條件是要求國內稻米市場開放給外國,也就是降低保護關稅。
原本根據農業的機械化程度,政府給農夫的生產補助金投入費用不同,也就是農夫要從市場得到的價格也不同。例如,全部機械化的美國生產100公斤的稻米,只需要2200台幣,反之花費人力的海地農夫,生產100公斤的稻米要花2500台幣。政府為了保護經濟弱的市場,美國進口稻米加了600台幣的關稅。
然而,國際貨幣組織要求降低這樣的防禦網,宣稱是為了公平競爭採取的措施,然而實際上卻造成海地農業萎縮。
人們當然想要買便宜的米,海地農民不敷成本紛紛放棄耕作,越多農民放棄土地前往都市,形成貧民窟,靠勞動務農的人們,到都市賺不到什麼錢。
2000年初,海地人對美國稻米依賴度非常高。海地政府和外國貿易賺的收益80%都拿去買稻米,因此沒有錢蓋學校或衛生所。2008年美國遇到乾旱,稻米生產大幅減少,美國提高了米價,美國資本的農作物企業等待價格上揚將稻米堆在倉庫裡不願賣出。買不起昂貴稻米的海地政府,結果造成海地的都市貧民挨餓。再加上2010年海地大地震,成為世上最貧窮和飢餓的國家。
貧窮和飢餓不僅是海地人的責任。把錢借給貧窮國家的國際組織的貿易政策,害海地農民放棄耕作。
就窮國立場而言,不接受這些要求,勢必借不到錢。而若是接受,國家的福利或經濟發展就會越來越艱難。不管做出何種選擇,都會累積債務,造成國家無法好好發展。
在非洲、亞洲、中南美洲有很多國家政府必須將收到的稅款一半拿來還債。
若想解決貧窮就要培養看待貧窮的眼光。集合眾多世界公民們的關心,做出微小變化,反而會替窮人帶來力量,有助於消除貧窮。
1990年代後全世界展開免除貧窮國家政府債務的運動,世界各地積極發生的普遍公民們所創造的奇蹟性成果。呼籲解決貧窮國家發展的負債問題,也有主張貧窮國家無須償還積欠先進國的負債的相當部分。
- 營養失調
根據2010的調查,全世界挨餓的人口高達9億2500萬名,意味著每7名有一位地球人處於嚴重的營養失調狀態。
地球上的糧食足夠所有人食用,但為什麼有這麼多飢餓人口?落後的農業種植技術和糧食浪費助長了糧食短缺,同時戰爭也對糧食供應造成不利影響,導致種植糧食的環境遭受到破壞。
全球有人食物過量、營養過盛,卻有人吃不飽。當我們在台灣品嘗美味的咖啡與入口即化的巧克力時,巴拿馬咖啡農因養不起孩子,將孩子送到孤兒院,西非的象牙海岸是全世界最大的巧克力生產國,佔全世界產量40%但背後卻是非洲孩童痛苦奴役產業鏈。
從吃的食物來源中看見世界的分配不均。而大多數人不知道所喝的咖啡、所吃的食物從哪來,甚至於種植食物的農夫買不起食物,沒有人將真實事件呈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看不到世界正在爆發糧食大戰。
全球有近8億人口活在飢餓中,尤其是非洲和亞洲地區的開發中國家情況更嚴重。每年有許多孩童因為沒有足夠糧食,導致營養不良,死於飢餓,即便存活下來的大人也極度不健康。
印度曾經是貧窮且落後的國家,目前已情報通訊技術或高醫療水準聞名。然而經濟持續成長,卻有一半的兒童依然面臨營養失調的問題,這是由印度社會根深柢固的階級歧視。
1947年廢除種姓制度禁止歧視,但僅止於憲法,數千年延續的種性身分制度,將人區分為四種身分規定支配階層,仍深植於印度人心中依然支配許多人的生活。最低賤的階層「賤民」依然為貧窮和飢餓所苦。是不屬於種性制度、第五種階層的人們。大多人認為這些人骯髒,不可以和其他階層的人牽手、交談、共用同一間廁所。2011年印度發生日本腦炎死亡的兒童大多是印度北方幫居民,他們大多是賤民兒童平時就患有嚴重的營養失調,沒有足夠抵抗力戰勝病毒。
想要達成消除飢餓目標,必須把提高小農生產率和收入列為優先事項。要提高生產量,會過度消耗地利、破壞生態,農地終有一天會變成土壤貧脊的荒原。需要採取更有智慧的方法,協助農業永續經營。
受氣候變遷的影響,可耕作土地可能隨時消失,加上人口持續增加,國際間紛爭不斷,飢餓現象可能越來越嚴重。
- 生物燃料政策
2008年世界市場的穀物價格突然上漲,理由之一是先進國的生物燃料政策。加工甘蔗、小麥、玉米這類穀物取代石油,生產燃料的方式。
用穀物製造能源取代枯竭的石油,先進國擁抱可對應逐漸嚴峻的氣候變化的環保政策。但為了製造生物燃料,需要非常多的土地、水和能源。若想生產出讓甘蔗發酵的生物乙醇燃料,需要大量的水和石油,也需要土地和肥料。2011生產超過1千億公升的生物燃料,同年也有1億公頃的農耕地變成燃料生產地,這意味著糧食生產量也相對減少。
更大問題是,先進國為了生產生物燃料,購買了貧窮國家的廉價土地,土地權無法得到保障的農民,被逐出自己的土地陷入更貧窮的處境。
「若裝滿生物乙醇當作燃料的中型車燃料桶,需要358公斤的玉米。這是足以供應玉米為主食的尚比亞或墨西哥,一名兒童一年內食用的分量。」
目前世界上每5秒就有一位兒童餓死,居然還燃燒數百萬噸的糧食作為燃料。然而氣候變化的根本原因,化學能源使用量卻絲毫未減。
- 糧食援助
接受過糧食援助的國家,成為定期進口美國農產品國家的可能性變高,該國農業就會衰退,甚至一蹶不振。
1996年進口美國農產品的國家中,有90%國家曾接受美國糧食援助,之後比本國農產品更便宜的進口農產品變得越來越多,種田卻得不到利潤的農夫逐漸放棄務農,又進入進口穀物的惡性循環。
糧食援助也會改變人們的口味。美國用麵粉對西非國家進行糧食援助,還建立了麵包工廠。該地區由於氣候條件的緣故,是難以種植小麥的緣故。過一陣子人們習慣吃柔軟的麵粉和麵包,開始在當地尋找進口麵粉,地方農夫的所得減少,就逐漸放棄種田。
結果西非的人們變得只依賴進口糧食。
台灣也有類似情況,1951年起從美國得到糧食援助,便宜取得麵粉,得到美國支援,建立了製作麵包、泡麵、餅乾的工廠。習慣米飯的台灣人逐漸習慣麵食,因此市場上開始尋找麵粉,然而氣候條件不適合種植小麥,因此只能仰賴進口。
現在市面上大部分寫著美國或加拿大進口的麵粉,很難找到台灣小麥。2017糧食平衡表指出,台灣每人一年食用的小麥38公斤多,台灣小麥自給率卻不到千分之一,其餘都要從國外進口。這意味著台灣對小麥的糧食主權低,對世界市場的依賴程度高。
糧食援助並非給予貧窮國家,反而削弱他們的糧食主權,改變口味,使該國的農業衰退。這並沒有幫助到反而對該國有害,應該要發展該國農業,將好處平均回饋農夫們。
1951年台灣接受美國長達15年的政府開發援助。在這段期間美國提供了15億美元的援助,經濟援助占大多,其次是農業,以及小部分貸款。除美國外,當時也接受國際組織的援助。每年接受相當於1億元的外國援助,這對台灣的基礎建設有極大的幫助,創造經濟奇蹟。也讓台灣在1959年第一次前往越南西貢(現更名為胡志明市),給予當地農業技術指導,從被援助搖身成為給予援助的國家。
- 開發援助
北半球國家的政府用國民繳納的稅金,支援南半球國家的發展。北半球國家透過開發援助,協助南半球國家建造自來水衛生設施或學校,並給予經濟成長的資本,且傳授知識。開發援助從富有的人、地區、國家取得稅金,再次財富分配給貧窮的人、地區和國家。全球傳染病或地球暖化的氣候變化等地球問題,即是由國際社會來共同因應。
先進國應減少帶給窮國負擔的「借錢」開發援助,或是只對先進國有利的「附加條件」開發援助。應該站在窮國的立場,思考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增加無條件提供的開發援助。培養窮國政府無需外國幫助,就能自行照顧國民的力量和能力,增加這種開發援助,也要解決成為成為窮國絆腳石的重大負債和醜陋的負債問題。
在這過程中向大家透明公開開發援助的過程,是重要的。這樣一來才能檢視國際金融組織是否提出不當要求、窮國領袖是否將開發援助用於個人私利。為了能有好的開發援助,最重要的全民的監督力量。
援助國家過度炫耀,贈送了別人不需要的東西,還四處誇耀自己幫了忙,偶爾也以為自己的經驗就代表一切,不考慮援助國的情況,隨便教導他人。那麼得到援助的人也不會太開心,只能算是先進國的「對得起良心」「炫耀式援助」。
北半球國家不應像發生車禍後,給予受害者賠償金的方式,給予南半球國家開發援助,而是要打造出讓北半球和南半球能公平競爭的世界經濟和貿易結構。流向南半球的金錢當中,開發援助只佔了15%,北半球企業在南半球興建工廠的直接投資、南半球人民將國外賺的錢匯給家人的匯款的佔的比例更高。
他們需要的不是前往糧食配給所得到的一碗粥,最根本的是不要搶奪或破壞他們本來擁有的生活基地。停止在貧窮國家建設水庫,不要將他們驅離歷代居住的土地,應要阻止將水庫生產的電力不給窮人使用,反而輸出到國外這樣的情形。
- 糧食主權
以目前地球農業生產量,足夠全世界人口兩倍將近120億人口食用。即使有充足的糧食,然而無法平均分配給每個人的分配結構,成了問題。這稱為「世界糧食體系的問題」。給予自己國家農夫大量的補助金、生產便宜糧食的先進國、站在同一邊的國際金融組織,還有先進國所有農業企業,為了自身利益,掌控了世界的糧食分配。
一個國家穩定生產,讓國民得以食用健康、適合該國文化的食物。
假設貧窮的南半球農民們擁有自己的土地權利,不用前往大地主的農場,領取微薄的工資種植出口到北半球的可可、咖啡、棉花,而是在自己的土地上,種植可以餵飽自己家人和鄰居的穀物,那麼挨餓的人就會大量減少。農民擁有農地的權利,這是農業發展出發點。
除了土地權利外,還需要挑選耕作的種子和肥料,決定耕作方式的權利。
用原生地種子耕作,用大自然取得的有機肥料施肥。不僅耕作不用花太多成本,還能種植出更適合該地區環境的穀物。
*讓農業技術普及
撒哈拉沙漠南方的非洲全球農田只有4%具備引水灌溉的設施。
可安全保存收成穀物的倉庫和技術也相當不足,研究指出1/4至1/2再端到餐桌前就已損壞或被害蟲或黴菌汙染。
不須高額費用又有用的農業技術更加普及。在電力不足的地方用腳踏式幫浦將地底的水引出,或是用太陽能的穀物乾燥設施等。
日本貢獻農業研發成果,1990年代研發培育出的非洲新稻,即使沒有大量灌溉用水也能耕種,屬於非常耐旱的品種,而且產量豐碩讓【稻米】變得更普及。
*共享餐桌
世界上有人「吃不飽」,而有人卻「吃太飽」,這兩種人都是不健康的狀態。假如能夠讓他們一起共享食物,就可以一次解決兩個問題了。
共享餐桌Table For TWO組織,每用一份指定餐點,便有20日圓捐給開發中國家,為兒童提供一份營養午餐。這些指定餐點都屬於低熱量的健康飲食。
*校園營養午餐計畫
企業結合核心本業 幫學校改善營養午餐
在越南隨經濟成長,在都市裡的孩子吃飽不成問題,出在食物的「質」,面臨營養不良的威脅。食品業者在當地啟動一個協助學校改善膳食的計畫,屬於推廣業務的一環。越多學校參與就越多人熟悉他們的產品,這些人都成為未來的潛在客戶。雙方面互惠互利的機制會比單方面的付出,走得更久更遠。
*寺廟零食俱樂部,將食物、零食送往有需要的地方
每7個日本兒童中,就有1人處於貧困狀態。
除了透過「供品」提供食物援助外,也可以和不同性質的民間慈善團體共同合作,給予弱勢貧困者最實際又需要的幫助。由寺方肩負起「後方支援」的任務,讓民間團體擔任「前線直接支線」的援助角色。
- 台灣農業
數百年了,台灣始終種植無法跟土地、氣候相結合的溫帶作物。事實上,我們該種植符合土地及氣候的物種,並與精細研發才是。
農民是社會變遷中最緩慢改變的族群
對現今社會偏重以經濟角度衡量事物冷眼觀察,始終關注腳下的土地以及頭頂一片天空;和自己家鄉的環境緊密結合。
現今全球人吃癮的咖啡、茶葉、香菸、酒類等,都是經由數百、千年來,不斷地試驗,才有今天的品系及食用方法的產生。
台灣近四百年,檳榔還維持在原始食法,從未有明顯改進;龍眼停滯在傳統製作或利用,似乎未有新創或研發。
數十年來台灣可算是全球最大的實驗室,無論什麼新發現,別的國家都審慎引進作試驗,而不輕易做推廣。
台灣一旦引進,馬上同時試驗與推廣,卻欠缺系統化的整理、檢討或列管,究竟諾大的觀念、產品,對社會、人民的影響是何?正負面的結果為何?都不清楚。
台灣社會或文化大分為顯性與隱性,隱性的民間只能自求多福,欠缺足夠的學理研究與長期的追蹤探討。例年來的龐多試驗,正是在地最佳的社會、文化、科技的資產,卻乏人重視。
若能扭轉漠視土地的心態,改採認同且投注更多的心力,不出數年,必可產生耀眼亮眼的相當成果。
- 台灣糧食問題
2019環保署資料顯示,全國廚餘回收量逾49萬公噸,用廚餘桶堆疊起來大約是1萬1300做台北101大樓的高度,大量的食物廢棄物除了會產生廚餘、溫室氣體排放等環境問題,也是一種資源浪費。台灣在食物資源上並不缺乏,而是過多的資源無法被平均分配。
衛福部統計2019年台灣第四季低收入戶共有14萬4863人,有53%弱勢兒童長期缺乏食物;84%弱勢兒童常以罐頭、泡麵、餅乾、糖果充飢;27%的弱勢兒童沒有天天吃早餐;14%弱勢兒童沒有天天吃晚餐。一天內台灣獨居老人接受餐飲服務共279萬多人。
台灣社會最缺乏的不是食物,而是缺少途徑傳遞資源到這些有困難的人手中,例如兒童、街友、老年人或偏鄉地區等弱勢族群。
食物浪費
「支持醜蔬果」,樣貌醜陋外觀不討喜的蔬果,常因為沒有通路販售,只能由農民自行吸收,任其在產地腐爛造成食物浪費。但醜蔬果與漂亮蔬果一樣有著相同的新鮮度、口感與營養價值。根據聯合國統計,全球有1/3的食物遭到浪費或損壞,其中有54%的糧食沒有機會從產地到達餐桌。認識醜蔬果的價值,採取購買的行動,是改變這現象的唯一途徑。
除了減少浪費也能夠形成一股支持的力量讓土地友善的農民,有能力繼續採取有機、無毒的作法,或減少噴灑農藥與施用化肥的量,在食安方面形成良性循環,創造農民、土地、消費者三贏的局面。
全球有1/3的食物被浪費掉,碳排量高達44萬噸,食物浪費不僅造成大量經濟損失和龐大的環境成本,也加劇地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危機。
兼顧農民利益,並能建立農業自然生態體系使環境所受衝擊減最小,稱為「永續農業」。面對生產系統與消費選擇,你會如何選擇呢?在農耕的過程中,兼顧維護自然生態環境與土讓生產力,使用尊重自然之農耕法;企業大規模生產,卻價格低廉,讓所有人都買得起,但對自然環境會造成危害。
氣候變遷調適下台灣糧食自主安全
農業是重要的產業,也是高風險的產業。不論農藥、化肥、或有機肥上對生態與水源的影響,尤其是超限利用的山地農業之影響更大,加上農業從業人員的健康影響、乃至產銷物流可能產生的浪費和無處可去就地燃燒的農棄物,也成為這片土地上的考驗。
配合農業調適,首要是節水,短期推廣管路灌溉系統,中期加強引水蓄水系統,長期則是布建智慧灌溉系統,精準調控作物用水的需求。
台灣過去25年所損失之農作(86至110)平均106億元,近15年(96至110年)平均121億元,雖然有週期波動,但高峰值越來越高。台灣農業向來的優勢即農業技術的開發、種源保存及抗逆境減災技術,配合中央氣象局、國家災害防救中心,建構農業災害通報系統,包括災前教育訓練、農業氣象站的建置以及災害通報APP;災中針對作物災害警戒區以及災後復原技術,並預測未來作物未來情境產量推估。如果未來持續高溫,作物可能需要往高山栽種,或者異地種植,推動農業保險,有效減輕災損的衝擊,這些都可能是未來氣候變遷,對於國土規劃、水土保持、土地利用的挑戰。
- 食農教育
在台灣在賣場或便利商店,很容易就能買到進口的廉宜食材,但這些精美包裝或遠渡重洋的產品,卻無從追朔它成長的歷程與照顧他的農人。
當農產品成為商品,你我都不認識在產地耕耘的農夫,農夫也不知道他的菜賣給了誰。當這層連結被蒙蔽後,彼此的責任與感情也都消失,生產與消費關係斷裂。
市場機制夾殺,中盤商低價收購,市場收購重視外表、無視農業用藥與否的邏輯;高價有機品卻無法回饋給農友。
把產地與餐桌的距離縮短,當令、在地的蔬果是和土地最直接的連結,和生產者的關係也變得更緊密也更溫暖。
現今專業分工的社會,透過金錢可以交換許多東西,但同時也把許多無形的價值「外包」,例如教育、飲食、餐桌上的互動等。雖然便利卻也剝奪了對生活的細膩感受與品味養成。
台灣糧食自給率不到三成,耕作人越來越少,本土糧食收穫率下降,在消費選擇上鼓勵務農者、提高台灣本土小麥的自給率,讓糧食自給率不要掉太快。
法國料理是尊重土地、尊重風土;友善土地和健康食物的重要性,尊重農人、糧食和土地,開啟消費的正向力。
根據國際衛生組織調查,世界上肥胖情況與1980年代相比已嚴重雙倍,35%成年人過重,11%成年人有不健康的肥胖現象。目前全球有超過4200萬的5歲以下孩童過重及肥胖。人類歷史上,甚至首次出現過重人口多於過輕人口的情況。
當食物成為商品,黑心案例舉世皆然,就連英國也歷經各種食品安全事件。1756年大倫敦麵包醜聞,多間大型烘焙坊坦承為增加產量、降低成本,在麵包中加入粉筆灰、明礬、石灰及動物骨灰等添加物,由於產品銷售幾乎涵蓋全倫敦,當時對社會造成很大的震撼,在此之後英國才開始制定較嚴謹的食品安全法規。不過再多的法規演進也抵不過食品加工技術的更迭,在食品市場高度工業化,為了未來世代的人與環境,必須要有背水一戰的決心。
層出不窮的食安問題,從產地到餐桌上歷程,食物產銷履歷(生長、採收和生產過程),加工食品製作過程的探究,在採購時要注意什麼內容來維持飲食的營養。
學習食物應該如何料理、如何販售、如何享受,學會辨識食品的食物,拒絕廣告的洗腦,拒絕跨國業者操弄我們對食物的選擇,學會破解食品業者的行銷手段。
身為消費者的我們,作為監督食品業者的角色,若食品製程很複雜無法回頭追朔時,應可避免購買「加工食品」,因為規模越大、越複雜的食物流程,更可能存在各個層面的剝削。
當理想遇上現實的商業世界,每一步都是考驗。目前台灣有各式各樣的組織力推飲食教育,像是「直接跟農夫買」、「社區菜市場」、「鄰鄉良食」、「厚生市集」等,針對不同議題做教育推廣與媒合,打造綠色飲食生態系。
結語
2000-2015進行了15年的「千禧年發展目標」世界貧困和飢荒幾乎減少了一半。但只靠這些不夠,有錢人和窮人的差距相當大。人口激增,為了取得有限資源,不斷有衝突發生,爭奪能源、糧食、水和海洋資源等情形只會越演越烈。
繼千禧年發展目標後,新目標「可永續發展的目標(SDGS)」,思考根本性變化的時刻,不僅是經濟成長,氣候變化和地球、人權和和平也要一併考量。17個目標和169個小目標,是人類遠大的目標。
2030前全世界的絕對貧窮全部消除,減少世界上的不平等,擴充至北半球和南半球一起分享工作機會,共同保護能源、水、糧食、海洋等資源;並超脫富國幫助窮國而是全世界所有國家一起共同努力!
目標2消除飢餓,不僅探討關心有沒有「吃飽」問題,還需要關心食物「如何」種、「在哪」種,關心人們有沒有吃到優質、乾淨、公平的食物,想要吃得健康,除了好不好吃外更要去理解、追朔食物走過得路徑,從餐桌、市場、大賣場一路回到世界農場。讓生產糧食的生產力與收入加倍,維護生態系統,打造可永續發展的糧食生產系統,也是目標2消除飢餓的執行細項。
面對自然資源持續消耗、人口持續成長的未來,到2050年全世界農業產量勢必達到現在的兩倍。農業必須找到強化土地、水源等資源利用效益的方式,而非無止境地消耗自然資源。
就算過得再好的國家,也無法打造出可獨自延續的世界。國與國之間要成為彼此的同伴。
這世界很大不停變動而且運作複雜。找出別人做選擇的理由,改變他們就要思考如何改變他們的誘因。扭轉刻板印象,對當代問題影響進行批判性思考。
了解是為了知道自己的位置,比較後分析做出正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