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長週記 20240331|紐約推廣藺草產業

苑裡鎮長劉育育
·
·
IPFS
·
感謝 外交部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ROC(Taiwan) 婦權基金會暨台灣國家婦女館 與 Impact Hub Taipei / 社會影響力製造所的安排與邀請,我們得以在3月10日前往紐約,把苑裡在地藺草產業帶到國際上,成功的外交,也在3月23日把紐約認識的友人帶回苑裡。這一週,我就是要跟大家分享這個讓我非常感動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苑裡鎮長劉育育。

在前兩週,我跟大家說,請給我多一點的時間,我一定會寫出前往 #紐約 推廣藺草產業的週記,與大家分享。現在,它與本週的週記一同上線了!

感謝 外交部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ROC(Taiwan) 婦權基金會暨台灣國家婦女館Impact Hub Taipei / 社會影響力製造所的安排與邀請,我們得以在3月10日前往紐約,把苑裡在地藺草產業帶到國際上,成功的外交,也在3月23日把紐約認識的友人帶回苑裡。這一週,我就是要跟大家分享這個讓我非常感動的故事。

先說我的感想:對我來說,苑裡的藺草產業,不僅僅是一種 #編織的手藝 ,它同時也展現鄉村人際關係的緊密 #編織 的紋路。

一項藺草工藝品的誕生,包含了種植藺草的農民、編織者(以婦女為主)與販售藺草製品的店家,以及許許多多與藺草製程有關的職人。我們所編織的,不僅僅是一頂帽子或草蓆,而是地方的從業者人際網絡與經濟收入,我們所編織的,就是苑裡這個地方本身。

現在,隨著這趟紐約行程,我們所編織的面向,又更加廣闊,加入了我們在紐約認識的朋友們,一起進入這個編織的網絡裡,串起彼此的故事。

在飛離國門、降落紐約之後,我與苑裡掀海風的共同創辦人秀芃馬不停蹄地來到外交部籌辦的 #台灣文化之夜 活動現場,與辛苦的外交部、 Taiwan in New York 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同仁一同準備、反覆演練,就是希望可以將最好的一面,呈現給各國嘉賓。

必須說明一下的是,我們之所以會受邀到 #台灣文化之夜 展出,是因為第68屆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大會(The Commission on the Status of Women, CSW))於3月11日至22日在紐約舉行,外交部與婦權會等非政府組織合作,邀請民間團體於大會期間在紐約舉辦 #台灣性別平等週 (Taiwan Gender Equality Week, TGEW) 系列活動。

為呼應本屆大會主題,外交部今年安排的活動,都是從文化角度出發,展現台灣推動 #婦女賦權#性別平權 的成果,並呈現女性突破傳統框架、帶領產業創新及經濟發展的努力與貢獻。

在苑裡,許多阿姨們都會用藺草編織來賺取家用或外快。因為藺草編織工作享有 #彈性工時 的特性,她們可以趁著家務空檔、兒孫上學的時間來勞動,增加自身經濟自主性,也維持了農村經濟的韌性。

因此,這與本屆大會的主題,是非常緊密扣合的。

在現場,我們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嘉賓相遇與深度交流,也收到許多有意思的意見。包括美國前國務院全球婦女議題無任所大使Kelley Currie,給我們許許多多的鼓勵;

友邦的史瓦帝尼王國副總理Thulisile Dladla、馬紹爾群島共和國駐聯合國常任代表Amatlain Elizabeth Kabua,讓我感受到來自邦交國女性政治人物的溫暖;

同時還有各界優秀的人權行動者,國際立即行動執行長Maria Sjödin、國際女法律人聯盟副主席Denise Scotto,以及同樣來自台灣的金融研訓院院長黃崇哲。

面對這些外賓、大使,作為台灣文化代表之一的苑裡掀海風秀芃邀請我,直接現場示範編織,讓大家了解藺草工藝的奧妙。

另外,現場也展示台灣藺草學會、新復社區發展協會、振發帽蓆行、美田帽蓆行、見成帽蓆行、藺子和個別藺草編織師傅的作品。在苑裡的展示品當中,有一幅藺草編織的台灣地圖,以手工編織出「苑裡」兩個字,讓現場來賓都十分好奇,知道「苑裡」與藺草工藝品的意義後,更是讚嘆不已。

與我們同台的其他團體,原住民代表林春鳳以歌聲展現台灣的深厚文化底蘊;隆元茶莊以宜蘭本地製茶工藝讓大家印象深刻;或者像洪新富大師,以紙雕呈現台灣的黑熊、石虎等野生保育動物,呈現台灣的生態多元性。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現場這些來自台灣的團隊,不只推廣自家的工藝,也有互相支持的默契與友誼。謝謝洪新富大師現場戴上藺草帽推廣紙雕、隆元茶莊的茶師們也用了苑裡師傅特製的藺編茶席,招待外賓,更添台灣文化獨特的個性。

我們所希望的,當然是透過藺草,可以讓更多人理解台灣、甚至到訪台灣。而這個夢想,很快就成真了。

透過外交部的安排,我們認識了 #雲海嚴選 這個品牌,是兩位在紐約布魯克林販售台灣物產的年輕女性所成立的台灣文化柑仔店。

我很佩服她們在紐約創業、向美國人推廣台灣物產的創意與勇氣,其中的一位台美人二代的Lisa Cheng Smith,雖然華文還有些不流利,但對苑裡的藺草很有興趣,特別跑來文化之夜與我相談甚歡,也很用心地跟我認識編織的台語用詞。在熱烈的交流中,她恰好說隔週要回來台灣,我們就趁勢邀請她來苑裡走走。

上週日,Lisa 如約來到苑裡,我們精心策劃了一趟 #藺草之旅 從參訪藺草田開始,拜訪擅長藺草編織的阿嬤,以及街道上的各種藺草工藝老店。負責編織的阿嬤們,不但展現了精湛的手藝,也溫暖地接待了這位遠方來的客人,把她當成孫女一樣來照顧、迎接,讓她非常非常感動。

而Lisa造訪的那一天,恰好也是白沙屯媽祖與山邊媽祖回鑾經過苑裡的日子。我們也把握機會,邀她一同參與,體會到了台灣社會對媽祖虔敬的心情,也感受到香燈腳互相扶持的熱情

這就是我所說的,藺草編織所編織的人際網絡,以及藺草串起的跨國界友誼。很多現場工作人員都私下說,聽說鎮長親自來到紐約推廣小鎮工藝,覺得非常感動、感受到我們的拼勁與誠意,才讓我們交到了更多朋友。聽到這樣的話,我覺得所有在旅途上的辛勞、波折,都值得了。

除了藺草之外,我也把鎮刊翻譯成英文,跟大家交流,讓大家更認識我們這個小鎮。在翻譯鎮刊的過程,我其實有很深刻的感受:

翻譯,不是簡單的中翻英。必須要從外國人角度,對於鎮刊的內容情節,多增加一些解釋與說明。

譬如說,像「清潔隊收運」、「春季法會」、「各項鎮內大小工程」與「老人福利」這樣的題目,別說是苑裡人,所有台灣人都是一看就懂,但外國人就需要更多的背景知識、對台灣體制有更多的認知,才能理解我們到底在說些什麼。

我們要如何讓一個小鎮、一個Town Hall的治理經驗成為全世界可以參考的座標?如何傳遞苑裡經驗背後的民主價值?這不只是語言的翻譯,也是經驗與價值的轉譯。這個過程讓我深深體會到,要跟國際接軌,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跨越台美文化與歷史的差異,以國際視野回顧自己的工作成果,才能成功編織這個網絡。「越在地,越國際;越國際,越在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其實非常困難,在這一趟紐約行,我們盡力來跨越它。也與大家分享。

我也相信,台灣的368鄉鎮物產,其實有非常多可以協助台灣的外交走出去的好案例,讓地方經驗成我們的國際軟實力,這個方向是大有可為的。鎮長在公務體系的位階中,雖然不是傳統認知的外交部門,但依然可以發揮很大的力量。

很驕傲苑裡可以為台灣多做一點事情,也很開心我在這其中可以扮演鎮長的角色。未來的日子裡,我會繼續落實當初的競選政見,把苑裡藺草工藝推廣給全世界,繼續發光發熱!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