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讀書獲取正能量

去年年底,公司請來一個醫療工作者分享關於情商 (Emotional Intelligence / Emotional Quotient, EQ) 方面的知識
情商
情商開始廣泛為人所認識,相信是始於九十年代,智商(Intelligent Quotient)在當時已經廣為大眾所認識和使用。
美國心理學家Daniel Goleman寫了一本名為Emotional Intelligence 的書,並於1995年發行。書本長據紐約時報暢銷書榜一年半的時間,情商這個概念從此慢慢進入普羅大眾的視野。
情商簡單來說就是指人在情緒、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現在網上的資料還挺多的,也可以讀一下Daniel Goleman 的暢銷書,MM就不在這裡詳述了。
文字和情緒管理
醫療人員在分享中提及到一個人掌握的詞彙量跟情緒管理的關係。
研究觀察發現,一個能夠詳細而且準確描述情緒的人,更能管理好情緒,心理健康也更好,換句話說,擁有更豐富的詞彙,情緒管理能力更高。
多讀多寫就是豐富詞彙加強運用文字能力的法門,這令MM想到了:
這不是在說文人作家的情緒管理能力一般都比較優秀嗎?
這不是也在說勤讀書帶來的好處嗎?
這不也是在鼓勵我們平常多讀書、多寫嗎?
一個短網課
最近又上了一個短網課,課程內容圍繞這幾年全球性的巨大生活變動和對應策略,其中提及到put words to the emotions作為管理情緒的方法。
Put words to the emotions其實就是說用文字描述情緒,這個跟去年以情商為題的分享會上分享的情緒管理策略同出一轍,網課並有比較詳細的科學解釋。
情緒管理的科學原理
Amygdala 是人腦負責情緒的杏仁體。突如其來的劇烈情緒波動會引致一種稱為amygdala hijack 的人體反應。
Amygdala hijack最大的問題是會下意識引發非理智的決定和行動,從而導致錯誤的決定和做出非理性行為。
而能夠適當運用文字描述情緒這個簡單方法,卻可以有效把杏仁體恢復原來的狀態,平復心情,讓理性回歸主導的角色。
看來多讀書寫作真的有益身心。
文字和藝術的反思
音樂家、畫家和其他領域的藝術家,都擅於以音樂、繪畫或其他的媒體形式表達情感,那麼他們的情緒管理能力是不是應該也比較高呢?
而藝術是否也是一劑調節情緒的良藥?
那麼平常滔滔不絕的高管又如何?
這些都值得我們細想。
不過減少埋頭苦幹,多讀書、多寫作、多欣賞藝術,總是沒錯。
感謝閱讀分享學習所得和生活感悟記錄。
原文發佈於MM Bite-size Learning 網站, 並同時發佈於Potato Media和方格子。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