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商業模式探討7——Dcard案例分析
Dcard是由(當時的)台大學生,在自己的課程作業上發展出來的社交平台,2011年上線。
前期只開放大學生註冊(最早只開放台灣大學和政治大學),後續的開放過程是一波一波的,每一波公布數間大專院校。直到現在都還沒「完全開放註冊」。即使可以隨便用一個信箱註冊,但在「驗證學校」之前,是不能發文和參加「抽卡」的。如果只是瀏覽內容,就連帳號都不用註冊。 所以沒驗證跟沒註冊,其實差不多。
目前Dcard的主要功能可以分成兩大類:匿名交友(抽卡)、論壇
Dcard 的創辦人在做這個平台的初衷(他本人真的就是典型的宅宅,台大資管系),其實是交友,因此其最特別的功能「抽卡」,指的是每天午夜12點,每個使用者會得到一張「卡」,這張卡是另一位使用者,要雙方在24小時內各自都按下「對對方有興趣」後,才能開啟私訊功能。
後來隨著使用者人數增加,論壇才逐漸蓬勃,並開啟不同主題的話題看板。
一些關於Dcard 的基本資料:
每月不重複訪客800萬
註冊人數超過100萬
每10秒產生一篇文章
在12-24歲的使用者,有48%曾造訪過Dcard,僅次於 Facebook、LINE、Youtube、Instagram 和 PTT
Dcard 規模成長後,不斷被拿來和PTT比較,但多對 Dcard 持負面態度,認為Dcard的內容只是大學生的無聊日常,甚至被戲稱為「低能卡」。(不過PTT最早應該也是以校園聯誼性質為主,不過在族群上應該更侷限在台大校內,因為當時各校都有自己的BBS站。)
Dcard 團隊蠻常到校園演講,但媒體的專訪並不多,近期比較完整的是數位時代今年5月做的這篇 。
因為團隊的創辦人是我高中隔壁班的同學(但高中時完全不熟),大約一年多前特別約出來聊天,當時他有提到 Dcard 正在嘗試進軍北京,他當時的判斷是中國並沒有類似的專門針對大學生的平台(不曉得現在還是不是這樣?)
商業模式主要也是建立在廣告上,除了基本的 google 聯播廣告,有時在「留言區」也會出現以留言形式出現的廣告文。另一個比較特別的營收來源是,由於 Dcard 上有很多大學生活的逸聞趣事,三立電視台在2016年跟Dcard正式合作,將Dcard上兩部比較紅的故事改編成網路電視劇,不過到現在也只看到這麼一次合作而已。
創辦人也有提到,Dcard上一定數量會寫文章的人,有想要好好培育這些人,但目前還沒看到比較特別的規劃。Dcard 目前也還沒出現「名人」,像是 PTT 的四叉貓、蘇美、哆啦王、Z9等等,但這應該只是遲早的事。而且這應該也跟Dcard的暱稱設定有關,雖然現在開放自己設定暱稱(例如 chan),但以前是只會顯示「校名+系名」,現在則是讓使用者自己選擇要顯示哪一種。
當時到他們辦公室參觀,整個團隊大約接近30人,多是技術人員,負責「經營內容」的只有1-2位。
Dcard的使用年齡層真的是偏低,Dcard上線時(2011下半年)是我剛升大四的時候,所以Dcard後來發展時,我已經離開大學生身份了。當時才大一、大二的人,可視為第一批Dcard使用者,現在大約大學畢業2年多、24歲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