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涯是學涯 不用想說浪費時間白費功夫
學涯是學涯、職涯是職涯
兩者關聯度低
現在世界變化快,僱用任何人才,都需要重新培養,不用擔心硬技能
「這時代最重要的能力是學習領先,而非經驗領先」~IPCP創辦人.Qmei
—
根深蒂固的員工思維,教育制度把我們教成員工
不懂的新鮮人會以為 學的東西,是價值,覺得老闆需要,卻被認為自大自以為是
知道與不知道的境界
-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自以為是
- 隱約知道不知道卻需要賺錢,又沒辦法學習,需要即戰力
- 知道自己不知道→學涯落差,職涯是職涯。知道不足去補強,但不用刻意害怕
可以做一點試驗,看看社會需要什麼,可以怎麼結合,試著把他用出來
把學涯跟職涯分開來看,才能更謙虛、不自大
就不會那麼在意 「努力學習怎麼跟收入不成正比」「跟世俗成功的想法不直接相關」
進而陷入「那我之前的努力算什麼」「 我還要努力嗎」
久而久之就覺得所有事情都提不起勁 甚至害怕繼續突破的想法
「我就不要期待了反正期待越大,失望越大 失落感越重」
會開始放下,不再憂慮的不再抱怨
學完後、拿到證照(有了專業)後,怎麼進入市場是一門「專業」,這麼想的話是不是就不一樣了呢(知識、證照要進到市場,還有要學習的一段路)
學習是開心、是興趣、是對求知的慾望
對廣大世界的探索
-
大學花了這麼多時間,但也是有學到東西
不用想說浪費時間、耗損時間
「即使走了遠路,也沒有一件是白費功夫的
所以即使走一下歧路,繞一下遠路不是也很好嗎?
不要急躁
去挑戰各種各樣的事物 熱衷於其中」~一公升的眼淚
大學是個衡量參考值,可能表示你對學習負責
-
學習是用「做生意」的想法去想的話,那麼你的思路就不一樣,你會去思考這個可以怎麼放到市場
- 「主動了解」跟「被動接收」的差別
老板思維,做生意的角度在做
所有人都是飲料店 加盟 只會變成MEE TOO產業
增加附加價值 就會增加市場 得到藍海
做比它好 就是紅海
世上沒有絕對專家 只有「相對專家」
90分教70分卓越
70分教50分專業
50分30分進步
30分教0分起步
如果把學習,用成績比較、社會普遍高薪來看,學英文可以到外商工作很重要
等等「外力」誘因來看,又會變成填鴨式,要快、要趕快就業
一邊是用「胡蘿蔔」引起興趣,一邊又拿「槌子」強制應試,用同一種標準來看待
就像柯p講的,如果要培育創新人才,那麽整個教育體系的制度要整個改掉
—
大學不是職業學習所
學生思維裡頭的「保持學習」並沒有問題,但是問題就出在「學習的方法」已經跟在學校裡頭完全不同了。
首先,第一點我們要認知的是:
你要學習,先告訴老闆,他能獲得什麼?公司不是學校、 老闆不是老師
「職場上的博弈關係」
你若有所求,你必須先懂得去「交換」,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
*員工在想 : 過去現在
過去多好,學生時期多棒,那間公司不錯,再去想自己現在遇到什麼問題,未來想要去什麼樣的工作
*主管在想 : 現在未來
看向未來,不要再停在過去了!
那是員工思維
人生有高有低
在低點時就想著快要到高點
一直保有熱情、熱火
一直持續下去
先想著「不是直線」會較好過
就像柯p在影片中提到的,18歲人生高峰,讓孩子贏在18歲
但目前教育越教越難,彷彿會了這些,出校門有人等你,是直線的
思想轉不過來(學涯是學涯 職涯是職涯)
停留在過去輝煌的時刻,走不到未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