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何走线美国?

矮马去哪
·
(修改过)
·
IPFS
“中国人有钱,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什么(你们)还要来这里?”

在看一部讲中国人在美墨边境走线故事的纪录片,驱使我看下去的是一股难以名状的悲伤:从摄制组到边境周边的居民,很多人都想搞清楚一个问题,“中国人有钱,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什么(你们)还要来这里?”

穿越美墨边境,需要在热带雨林走一条徒步五天的路线,除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作为一片无政府地带,这里还常年被各种毒枭势力盘踞,勒索、抢劫、强奸、谋杀,走线者冒的都是实实在在的生命危险。但出现在镜头里的好多中国家庭,看上去丝毫没有长途徒步的经历,ta们搞不清楚什么样的食物适合野外吃,也不会挑选合适的徒步鞋,就这样凭着一股天真的乐观劲儿,上路了。

在边境附近工作的一个志愿者说,近年来50%的走线者都是中国人,而中国人的特点是,“他们不会在野外生存,他们看上去都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他们来自一个有秩序的世界,但现在他们将踏入的是一个无序的世界。”

对于很多出现在镜头里的那些中国人而言,这次走线,是他们人生第一次出国。仅仅凭着对遥远的美国梦的憧憬,他们就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出发了。走线的旅费需要十几万人民币,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有人付出了大半辈子的积蓄,也有人透支了大量信用卡和贷款。所以,一个人需要在此前的人生里究竟经历什么,才会生出这般破釜沉舟的决心来?

但翻越国境线,抵达另一端的美国时,等待ta们的又真的是天堂吗?有个独自一人走线的56岁大姐,她曾自述,她出走是因为这把年纪在国内找不到任何工作,所以想要闯一把,毕竟在美国只要肯干还有机会赚钱。但当她真的踏上美国国土,见到美国凋敝的小镇时,记者问她:“你觉得这像美国吗?”她说:“不像,像没走出中国一样。”

虽然大家都在说“润”,但这个字眼对不同阶级的人而言份量是那么的不同,金钱塑造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还有信息壁垒和认知差异。中产们可以通过旅游、留学获得的认知,对这群人而言,却要冒着生命危险才能理解一二。虽说人生无限开阔,但试错成本显然不平等地分布在以阶级、种族、性别为划分的不同人群上(种族在走线者内部也划出区隔,中国人有钱,出得起诸如20美金/人的大巴费用,可以尽快抵达终点,而掏不出这笔钱的南美人,只能每到一地都滞留数周,靠打工攒路费)。

有时候,横看竖看,这世界真的是好残酷。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