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鳴個喇叭緬甸街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懂吃懂滋緬甸街:融合印度風味的緬甸街經典炸物— 炸咖哩餃 samosa

鳴個喇叭緬甸街
·
·
炸咖哩餃三角形的外型,炸到金黃酥脆的外皮,包裹著香糯的內餡,一口咬下最先感受到的是咖哩與洋蔥的完美結合,接著是香糯的馬鈴薯與絞肉的滿足感,加上外皮的酥脆,口感十分有層次。內餡的變化非常多樣,有的會加肉,有的不會,基本一定會有的是:馬鈴薯、洋蔥、薑黃、Masala ,其他食材及香料則是會根據媽媽或廚師們的喜好添加。

緬甸眾多小吃當中,炸物(Akyaw Sone)非常受歡迎,街頭常常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炸物攤、炸洋蔥、各種不同口味不同形式的炸豆餅、炸豆粉、炸芭蕉、炸咖哩餃、各種你想得到的、想不到的都可以炸。不論是當零嘴直接吃,還是蘸酸辣的醬汁或是涼拌後吃,都超涮嘴讓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

在華新街市場當中也有隱藏的緬甸炸物專賣攤。這些炸物當中,今天我們要來介紹其中一項特別的炸物—「炸咖哩餃」(စမူဆာ)。

炸咖哩餃(စမူဆာ)在緬甸很受歡迎,大人小孩都喜歡。緬甸的炸咖哩餃最早是由印度帶進來的,不管是在印度還是緬甸,當地人都稱它叫做:「沙穆薩samosa」。而來到台灣之後,它跟許多緬甸移民一樣,也取了一個中文名字叫做:「炸金三角」或「炸咖哩餃」。

炸咖哩餃三角形的外型,炸到金黃酥脆的外皮,包裹著香糯的內餡,一口咬下最先感受到的是咖哩與洋蔥的完美結合,接著是香糯的馬鈴薯與絞肉的滿足感,加上外皮的酥脆,口感十分有層次。內餡的變化非常多樣,有的會加肉,有的不會,基本一定會有的是:馬鈴薯、洋蔥、薑黃、Masala ,其他食材及香料則是會根據媽媽或廚師們的喜好添加。

在緬甸的生活,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端看每個人追求的生活與價值。有人尋找飛黃騰達的商機,也有人求一個安穩度日。隻身一人帶上一個小火爐再帶上一口鍋子及食材,沿街就能賣起炸物賺錢養活一家人。

在今年二月因為緬甸發生政變,人們走上街頭抗議,很多店家也為了聲援抗議的人們,主動提供免費的食物和水,讓大家充飢。其中也包含了原本生活就困苦,生意利潤也不多的街頭小販,他們捨棄了賺錢的機會,將原本要販賣的食物通通捐給抗議的人們,以免讓長時間在街頭吶喊的大家挨餓無力,這一幕感動了許多人。


#緬甸街防疫大廚:炸咖哩餃】

::: 材料 :::

1.馬鈴薯2顆 去皮蒸熟後切碎備用

2.絞肉 250克 以少許醬油、薑汁抓醃備用 (可以個人喜好選擇肉的種類)

3.洋蔥1顆 去皮切碎備用

4.薄荷葉 依個人喜好 ,略切碎備用

5.薑黃粉 15克

6.辣椒粉 20克

7.Masala 10克

8.太白粉 少許 加水調成麵糊備用

9.潤餅皮 約半斤


::: 做法 ::::

1. 熱油將薑黃粉爆香,再加入洋蔥炒出香氣,加入絞肉拌炒

2. 依序加入馬鈴薯、Masala、辣椒粉拌炒,炒出香氣之後加入薄荷葉稍微拌炒後即可熄火。

3. 待炒熟的餡料微涼之後,拿出潤餅皮,摺三分之一後放入適量的餡料,將左右多餘的潤餅皮對摺,以太白粉水沾濕封口處加以封口。

4. 另起油炸鍋,將包好的斯姆薩放入油鍋內炸,油量需蓋過沙穆薩,油炸至金黃色即可。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