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Buan 月亮說話 月亮曆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色盲種族主義——偽中立的現象與危機

Buan 月亮說話 月亮曆
·
·
要消除種族主義與種族歧視,我們必須先理解,台灣社會對原住民族歷史境遇並未充分認知——結構性歧視持續塑造的階級不平等與地位落差,不只表現在土地與歷史正義的缺席,也實實在在地反映在原住民族人健康不平等與社經地位差距上。
月亮製圖:https://reurl.cc/OpV4AR

色盲種族主義(colorblind racism)是社會學家Eduardo Bonilla-Silva提出的說法,呼應美國社會民權運動「不看膚色只看人」的社會風氣,指出此種色盲促使人權與歷史進步的觀點,其實未真正消除種族主義的基礎。根據陳婉容、朱孝文文章整理,色盲種族主義有幾個特徵:

一、種族主義言論與行為越來越隱微,媒體多數對於黑人運動員的描述傾向於天生神力,而對白人運動員的形容則是懂得運用策略與技巧。

二、白人也開始說自己遭遇「逆向歧視」,比如近年對於黑人優待入學政策,白人會跳出來說自己不公平,但忽略了黑人社群的受迫處境,也不理解積極平權措施的內涵。

三、政策似乎種族中立,但實際上仍顯示出種族差別待遇,比如美國前總統川普的食物券派發原則使三百萬美國人領不到食物券,其中大多數黑人社群都受到打擊,但是政策本身並無提及種族字眼。

四、種族歧視的機制變得難以辨識,美國奴隸制已廢除,似乎對黑人無歧視,黑人可參與民主機制,產生「國家對黑人社群已經很公平」的錯覺。

五、種族隔離時代行為仍會以其他方式再現,美國房仲業者不願意帶黑人看房,警察仍會針對黑人進行暴力濫捕,有毒廢料場會設在有色人種社區。


我們將目光拉回台灣,的確,台灣社會並未經歷大規模的種族隔離與奴隸制度,但很不幸的,篤信種族中立的現象,種族主義行為跟言論仍舊發生在台灣。最明顯的一個例子,當然就是運動:

「流著阿里山鄒族血液的潘向挺,原住民天然的自信與樂天全寫在臉上。」

「和多數原住民一樣,來自偏鄉的他帶著相對出色的身體條件,自小便投入了體育運動,跟著家庭發展,就近就讀了富田國小,也因此開始了吳俊偉的棒球路。」

「帶著善於運動的原住民血統,親戚當中更曾有馬拉松國手的經歷加持,使得歐晉的體育天賦備受外界期待…。」

「高龍偉說,近年東體資源增加,常到外地比賽,選手視野大不同,陣中原住民選手居多,生性樂天不夠積極,東部待久會安逸缺乏企圖心,特別找非原住民球員進來刺激他們。」


主流媒體不必在報導中提及「漢族/非原民」標籤的原因,第一,媒體報導取採角度更傾向刻板印象與台灣社會對原住民族身體與運動能力的神秘連結;第二,媒體並未認識族群多元平等的事實,未曾建立族群多元觀點的報導原則,仍然站在「我族」的角度,因此自然不必於報導中提及自身;第三,過去在國語(漢語)報導正統性的要求之下,即便並非出於刻意(結構上並未刻意排除原住民),主流媒體仍然以漢人掌握詮釋權與話語權,也助長文化性種族主義持續盤根生長。

陳子軒曾撰文指出媒體轉播運動可以跳出國語窠臼,加入其他族群語言突破國語(漢語)長期占據主聲道的語言政治結構:「是的,自日本殖民時期以降,棒球從來就是這島嶼的統治者用以『馴化』原住民的工具,高砂、嘉農、紅葉皆然,但是身為漢人的我們,可以將話語權試著還給在這領域中如此強韌而美麗存在的原住民族。」

所以,我們不是無法想像族群平等與多元的報導,只是未曾認真實踐

反過來說,我們想請大家注意這些種族主義的反動修辭,並非都以激烈的種族主義面貌出現——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在接受阿滴採訪時說「母語想講隨時都可以講」堪為溫和種族主義的代表之一,表面上不偏袒國語(漢語)或排擠原住民族語,但實際上透過政策資源分配,就是剝奪原住民族語言權的生存空間與差別待遇。要消除種族主義與種族歧視,我們必須先理解,台灣社會對原住民族歷史境遇並未充分認知——結構性歧視持續塑造的階級不平等與地位落差,不只表現在土地與歷史正義的缺席,也實實在在地反映在原住民族人健康不平等與社經地位差距上。打破偽中立的結構性歧視迷障,也才能真正實踐原住民族獨立平等與自由。




歡迎追蹤分享,自由留言討論。

Buan月亮說話臉書

Buan月亮說話Instagram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