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子非魚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閱讀|精進權力

子非魚
·
·
史丹佛教授的7大權力法則,帶你突破框架,取得優勢,成功完成目標

📘閱讀書名

精進權力:史丹佛教授的7大權力法則,帶你突破框架,取得優勢,成功完成目標


📖閱讀筆記

前言 權力、做完事情和職涯成就

■ 權力是用途廣大的工具

權力的最基本概念就是,它是一種工具。如同大多數的工具,一旦精準掌握了權力,就能用來完成好事、駭人聽聞的壞事,以及所有介於好與壞之間的事情。重點是:不要將你對「權力」本身的反應,與對別人如何又為何使用權力的反應混為一談,尤其是在別人用權力成功對付你的情況下。不要怨恨在社交生活中不可避免、無所不在的權力,而是要征服權力。

■ 學習權力的階段

  1. 否認:想辦法否認這些想法是正確的。

  2. 憤怒:人們不想聽見不想聽到的事情,只有寥寥幾人會感謝你告訴他們殘酷的事實,

  3. 悲傷:意識到權力法則是真實的,發現我熟讀社會科學研究文獻、了解組織行為的一些事,大家又覺得不太高興。我常常聽到「鬱悶」這個詞。

  4. 接受:如果我成功了,悲傷就會轉變成接受,但是我當然不總是能成功。有個方法能夠更快速輕鬆地達到權力的接受階段:少一點評判。


法則一 不要成為自己的阻礙

征服冒名頂替症候群,避開自我貶低的說法,用積極正面的詞彙描述自己,是獲得權力與成功的關鍵。

■ 願意不擇手段——別逃避權力

「願意不擇手段」的重點之一,就是即便遭遇反對、批評、障礙、挫折和失敗,都願意繼續努力追求權力、貫徹到底。因為困難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相信「堅持」和「彈性」這兩個特質——也就是堅持目標、同時保持理智,懂得在必要時變換策略或作法,將決定一個人能否成功掌握權力。

■ 「真誠」的詛咒

權力法則是不會要求你改變個性的。追求權力的技巧和行為,就只是在情況所需下選擇去學習和練習的技巧與行為,做這些事情不一定會影響你的本質或個性。你可以增加帶有策略性質的社交活動,但是不一定要過於汲汲營營地拓展人脈。即使你沒有自信,也可以展現出有信心的樣子。只要你不阻礙自己,不管你是什麼樣的人,都可以學習和實踐那些可以增加權力的事情。

結合動機認知研究和人們辨別謊言的差勁能力,就會發現別人其實很難察覺我們不真誠的行為,就算被發現了,可能也只會受到一點懲罰,甚至完全不會受到制裁。

■ 「好感」悖論

假如你的目標是讓別人喜歡自己,將會遇到一個問題:你可能會看起來不夠稱職能幹。

研究人員發現:人們會擔心表現出友善的子,可能會將維持和諧看得比追求職涯發展重要,因而犧牲掉一些正向的職業發展氣勢。


法則二 打破規則

■ 打破規則為何可以創造權力,又是如何發生?

想憑藉打破規則和違反社會規範建立權力,基本上就是要做出與眾不同且超乎預期的行為。最重要的是,打破規則需要主動和實際去做。

違反規範、規則和社會傳統,可以讓打破規則的人看起來更有權力,從而建立起自己的權力。

打破規則的另一個優勢就是,規則和規範往往是對有權力制訂的人有利,也就是掌權者,這一點應該絲毫不令人意外。既然規則是別人訂定來讓你處於劣勢的,那何必要遵守?

■ 兩難困境:要合群融入還是鶴立雞群?

我們面臨的兩難困境是一方面想要融入群體、得到別人的接納,不想因為違反社會規範遭到排斥,但是一方面又想要脫穎而出。如果太完美地融入群眾就會顯得平淡無奇,無法與其他要競爭升職的人區別開來。人們也想要表現突出,而想要表現突出,顧名思義就是要與眾不同。

雖然有無數股力量迫使我們遵循規則和從眾,但是許多邁向權力的道路卻是要我們拋棄別人的期待,忽略傳統規範和打破規則——只有一條規則除外,就是本章說的「打破規則」。


法則三 展現有權力的模樣

■ 了解真正的聽眾是誰,以及他們想要或需要從你身上得到什麼

某些情緒會傳達出力量,其他情緒卻不見得會。因此,傳達有權力的情感,避免表現出降低自己地位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說到這一點,許多人認為有一個觀點是十分違反直覺的,那就是「憤怒可以表達權力」,即便是(或者說尤其是)有人犯了錯或做出瀆職行為,表達憤怒往往才是展現權力的明智之舉。相較之下,流露悲傷、懊悔和歉意所展現的權力感比較低,因此在必須展現權力和才幹的情況下,最好避免出現以上三種情緒,而必須展現權力的情況其實比大多數人想像中來得頻繁。

■ 有權力的發言,有權力的用詞

展現權力的發言有幾個特色:

  • 第一點是簡潔有力。

  • 第二個特徵,就是不使用委婉的詞彙,例如「算是」和「有點」,也要減少使用「嗯」或「呃」之類含糊的字詞,以及少用敬語。

  • 展現權力的發言者會給出說法,而非提出問題。

  • 展現權力的發言會不斷重複想法與主題。


法則四 建立有權力的個人品牌

■ 創造一套敘事,然後不斷重複

所有人都需要品牌。你的任務是:用三言兩語描述你自己和你的成就,其中要包含你的專業和經驗(你做過的事情),再與你的個人故事互相結合。

■ 盡可能去做各式各樣的事情讓自己出名

  • Podcast

  • 寫書

  • 在會議上發言,或自己舉辦會議

■ 願意訴說你的故事

許多人,尤其是女性和那些成長背景教導他們要謙遜的人,都很抗拒去做類似自我推銷的事情。問題是,如果你不訴說自己的故事,就不能確定其他人或組織裡其他同事會不會看見你的成就。


法則五 持續不懈地拓展人脈

■ 花費足夠的時間與(有用的)人互動

社會關係對於職涯是否成功,還有培養完成工作的能力來說至關重要。由於很多人不喜歡經營人脈,再加上對於策略性的社交感到不自在,因此他們打算如何運用時間、或選擇與讓共度時間,就變得非常重要。

■ 經營人脈的四大基本原則

  1. 建立「弱連結」

  2. 成為中間人

  3. 成為中心點

  4. 為其他人創造價值

■ 拓展人脈的時間管理

相較於位在人脈中心的人,他們會花更多時間與交友圈外圍的人相處,與有距離的人相處的時間也比親近的人來得長。


法則六 運用你的權力

首先,一個人上任新的職位後,可以趕在對手聯手起來對付他之前,利用所謂的蜜月期完成許多事情。其中包括可以幫助他們鞏固權力的成就,以及做出改變將自己的權力化為制度。

其次,敵人通常會存在得比較久,而且敵人心懷怨恨的時間,總是比朋友記得恩惠的時間來得長。從實際層面來看,這表示當一個人擔任某個職位的時間越久,累積的敵人就會越多,地位就會變得更搖搖欲墜,到時候想完成事情的困難度就會更高。因為一個人身居權力大位的時間有限,所以必須快一點完成想做的事情。

當組織的本質不斷趨向政治化,代表著領導人的任期將逐漸縮短。

權力並非什麼稀有珍貴的資源,不會因為不斷使用而消耗。相反地,一個人越常運用自己的權力做事情,例如建構他們周邊的世界,以有助於自身和目標的方式,改變與他們共事以及為他們工作的人,這些作為反而會讓他們擁有更多權力。運用權力就是在告訴其他人你有權力,因為人往往會受到權力吸引,所以你一旦運用了權力,展現你有權力的一面,就能累積更多盟友。

■ 利用權力快速完成事情

成功運用權力做出改變可以增加上位者的權力,遲遲不運用權力或什麼都不做,只會讓現狀繼續維持,權力也將因此逐漸減少。

■ 利用權力增加支持者和剷除對手

「人事調動」會對你的權力產生兩個正面影響。首先,組織裡將會有觀點一致的員工,而且有充足的能力可以有效率地執行任務,績效提升之後就能幫助你鞏固權力。其次,在一般來說很棘手又有政治敏感的局面中,你將有盟友與你一起打天下。

另外一個方法,是把「有問題的人」換到另一個甚至是更好的職位,讓他們遠離可以製造麻煩的環境,你還會因為幫助他們升職而得到感謝。我把這種方法稱為「策略性轉職」。

■ 利用權力來建立「延續權力」的結構

  1. 設置雙重投票機制,讓自己手上的股票擁有更多治理權。

  2. 同時擔任執行長和董事長。

  3. 確保沒有可能的接班人出現。

  4. 身兼多種相互重疊的角色。


法則七 成功(幾乎)可以解釋一切——這是最重要的法則

■ 人們擔心遵循權力法則的後果

總之,第七法則就是權力和隨權力而來的聲望,可以解釋你所做的絕大部分事情。其中的道理可想而知:你的任務就是取得權力,當你一旦取得權力,多半都能牢牢握在手中。

■ 大部分的社會過程會讓優勢維持一致或加強,而不是產生改變

本質上,馬太效應描述的正是累積優勢的過程。「訓練有素的能力、結構位置和可用資源,這些相對優勢會讓後續的優勢不斷增加,使得科學領域(如同社會生活中其他領域)的『富人』與『窮人』差距越來越大。」

■ 權力和財富保護犯錯者的案例

如果你很成功、富有、有權力,又有許多有錢有權的朋友,也就是擁有很好的人脈,你的成功和人脈就有可能(注意,我說的是有可能,不是一定)可以保住你的權力和面子,不管你做了什麼事情。簡而言之,一旦你爬上金字塔頂端了,你在邁向權力的道路上做過的事情就會被人遺忘或得到原諒,或兩者都是。

■ 動機認知提供了忽視不當行為的機制

人一旦獲得財富、名聲、地位或權力(這幾件事理論上是不同的概念,但是經常伴隨出現,所以意義上沒有太大區別),人們對於認知一致的傾向就會自動歸因,從而鞏固對那個人的權力、影響力、才智等等所抱持的信念,由此產生自我鞏固的循環。

社會心理學家梅爾文·勒納提出的「公正世界謬誤」指出,相信世界是公正的會讓人們認為一切是可預測、可掌控的。人們喜歡確定的感覺,也喜歡自己對周遭環境產生的影響。相信公正世界的意義在於:遵循規則就會榮華富貴,打破規則或法律就會受苦受難。

有些人沒有意識到的是,這套邏輯反過來也能運作。人們相信自己能得到應得的東西,背後隱含的另一層意思則是:遭遇挫折或失敗的人,想必是做了什麼壞事才會自食惡果。這樣的想法可能會變成檢討受害者。相反地,得到榮華富貴的人大概都是非常值得擁有這樣的好運,人們追求這種對於好運和壞運的解釋,就會延伸成所有結果都只是機率問題。

■ 動機認知的例子:道德合理化

  • 道德合理化

道德合理化是指:人們重新定義和建構其他人做出的不道德行為,策略包括「一:重新定義有害行為;二:盡量縮小肇事者在傷害行為中扮演的角色;三:淡化或扭轉肇事者造成的傷害;四:將受害者妖魔化或變成眾矢之的」。道德合理化的過程讓人們重新定義行為者,認為他們其實沒有那麼壞,或是認為真的不是他們的錯,因而讓人們可以繼續與犯錯者保持連結。

  • 道德脫鉤

三位行銷學者在文獻中提出另一個解決不一致的方法,那就是道德脫鉤。道德脫鉤是指「一種心理學上的分離過程,顧客(和其他人)會選擇性地區分對道德的評價與對表現的評價。」

最根本的重點是:人們有很多方法可以在認知層面上重新定義和重新評估某個情境的價值,讓自己在有利益的情況下持續與有問題的掌權者結盟,同時維護自己的道德操守。

■ 靠近權力和成功的渴望會影響人們與掌權者的關係

人們會受到掌權者與成功的人吸引,他們會去尋找並且想盡辦法靠近既有權力又成功的人。於是,他們先前與其他人的關係和對他人的評價就會改變,以此來配合他們想要與成功的掌權者親近和交流的渴望。其中的意義在於:一旦有人取得權力、地位、財富,人們就會轉變自己的態度和行為達到兩個目的,其一就是與權力一致,其二是與靠近掌權者的渴望一致。

■ 擁有權力的人可以書寫和創造歷史

掌權者自己撰寫歷史,就能強調生涯中最光輝燦爛的事蹟,打造出美好的形象,同時忽略那些會讓自己形象受到打擊的事件。如果他們成功讓自己的故事廣為流傳,那就會成為他們一生的「正版」故事,如此一來便能進一步鞏固手中的權力。

■ 萬物皆可賣——連尊敬也是

權力通常與財富有關聯,但是即使沒有財富,還是可以利用與權力相關的地位和名望來產生財富。那些資源可以做為禮物,贈送給名聲響亮、地位又高的非營利組織,來「購買」社會地位和合法性。名字出現在合法又有地位的組織中,或者與組織有所關聯,都能幫助捐贈者得到尊敬與體面。「以個人名義捐款」毫不意外地成為富人經常採取的策略,確保自己獲得有利的名聲,讓別人忽略或遺忘自己的不當行為。

■ 權力的一些啟示

勝利(以本書來說就是攀上權力大位)之所以是「唯一重要的事」,是因為勝利還有隨之而來的權力、地位和財富,讓大部分的事情都變得不重要或不相關了。

這不表示掌權者就不會跌落神壇,但是他們有能力與地位較高的組織保持連結,也能確保當他們的故事傳播出去時,可以有效擦亮自己的招牌,再加上一致效應的推波助瀾,讓人們會想辦法合理化和推崇掌權者的行為,因此權力可以讓權力自行延續下去。


📝閱讀心得

此書提出了權力七法則:

  • 法則一:不要成為自己的阻礙

  • 法則二:打破規則

  • 法則三:展現有權力的模樣

  • 法則四:建立有權力的個人品牌

  • 法則五:持續不懈地拓展人脈

  • 法則六:運用你的權力

  • 法則七:成功(幾乎)可以解釋一切──這是最重要的法則


這本書寫在《權力》之後,不過我《權力》還沒看,《謙遜》也還在圖書館排隊中,這兩本一起讀應該非常有趣。

法則三:展現有權力的模樣。也提及了《姿勢決定你是誰》,這塊其實有儀態課程稱為「形象管理顧問」的培訓。

法則五:持續不懈地拓展人脈。提到了弱連結,簡言之,就是交集不多的人往往是機會的來源。不過在《心理摩擦力》一書中也提到:

儘管多元化的好處很多,但我們對熟悉事物的偏好,卻使人去找跟自己相似的人建立關係,這個現象被社會學家稱作同類交往,意即物以類聚。我們這麼做是因為感覺比較舒服,我們比較容易相信跟自己想法相同的人。—《心理摩擦力》〈慣性〉

也就是說,想持續不懈地拓展人脈,但知道卻做不到,是尚有慣性的「同類交往」與惰性的「接近原則」需克服。

通常我們會認為自己交朋友是根據品德、能力和共同經歷等實質標準,但實際上,友誼多半是因為便利和機遇而形成的,學者稱之為接近原則。接近原則的概念指出,友誼取決於便利性的程度,大得令人吃驚。—《心理摩擦力》〈惰性〉

而我認為本書最大亮點,就是在法則六與七了,法則六:運用你的權力。提到:

從實際層面來看,這表示當一個人擔任某個職位的時間越久,累積的敵人就會越多,地位就會變得更搖搖欲墜,到時候想完成事情的困難度就會更高。因為一個人身居權力大位的時間有限,所以必須快一點完成想做的事情。

換句話說,取得權力之路必須不斷更換位置,因為一旦停留在某個職位越久,累積的敵人越多,但從《彼得原理》可知:每一個人都會晉升到他無法勝任的工作職位為止。這之中的「無法勝任」,在高階職位中應該指的就是本書所謂的「權力技巧」,我們也知道善於social的比較容易升遷,但如果道德感很強或技術派的人升遷,很容易就卡住不動了,並且時間一久往往是焦頭爛額,對上對下裡外不是人,這是沒有善用權力的結果。

法則七:成功(幾乎)可以解釋一切──這是最重要的法則。這章提到只要成功,幾乎可以義正詞嚴。例如先斬後奏,反而能呈現氣魄。又例如付錢違法,雖然看起來囂張,不過確實展現權力,而且打破規則,違法變成有價才能執行。換句話說,例如違反勞基法,罰款幾萬,對展現權力的公司而言,不過就是定期的「違法費」。有篇短文寫到:

錢多的,買幾間房子加價賣出去,那叫房地產投資,不犯法。

錢少的,幾張火車票加賣出去,那叫黃牛,犯法了。

錢多的包養女子365天叫包二奶,是生活作風,是道德方面的問題。

錢少的包養女子一小時,叫嫖客,違法了,罰款加坐牢。

錢多的,買股票買期貨,一天輸贏數千百萬叫理財投資。

錢少的,打打牌,一天輸贏幾百幾千的,這叫賭博,犯罪了,拘留罰款加前科。

結論:法律與社會局管治,主要是針對社會底層人。。。千萬要作有錢人。

另外馬太效應會讓權力累積,權力會在階級中鞏固資源,成功也能使在邁向權力的道路上做過的事情被人遺忘或得到原諒,尤有甚者:

相信公正世界的意義在於:遵循規則就會榮華富貴,打破規則或法律就會受苦受難。有些人沒有意識到的是,這套邏輯反過來也能運作。人們相信自己能得到應得的東西,背後隱含的另一層意思則是:遭遇挫折或失敗的人,想必是做了什麼壞事才會自食惡果。這樣的想法可能會變成檢討受害者。

這段提到了普世價值的弊病,普世價值認為:成功就是因為做了某些好事,而如果失敗,想必是做了什麼壞事。努力就能成功,沒成功是因為不夠努力。這種想法會成為檢討受害者、被壓迫者與失敗者。這引出了公關公司常用的技巧:

  • 道德合理化

    • 一:重新定義有害行為

    • 二:盡量縮小肇事者在傷害行為中扮演的角色

    • 三:淡化或扭轉肇事者造成的傷害

    • 四:將受害者妖魔化或變成眾矢之的

  • 道德脫鉤

    • 一種心理學上的分離過程,顧客(和其他人)會選擇性地區分對道德的評價與對表現的評價。

這可以在宗教、政治的性騷擾、性侵事件、大麻事件等等看到其身影,「我犯了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她有精神疾病」、「會不會做菜與道德無關」、「大麻在其他國家合法,是台灣太落後」等等,這是利用普世道德觀、趨炎附勢等特性與對成功者的一致性合理化,來洗風向。記得以前讀過本《有毒污泥愛你好》在專講此事。

以上是此書的一些內容,以下話鋒一轉,對我而言,我是非常不喜歡爾虞我詐的職場,我也一律拒絕升遷,不過讀完此書後,反思這算是否定權力技巧嗎?

有一次第歐根尼正在曬太陽,這時亞歷山大大帝前來拜訪他,問他需要什麼,並保證會兌現他的願望。第歐根尼回答道:「我希望你閃到一邊去,不要遮住我的陽光。」

這點讓我想到余教授所說,一位修行者是反社會的。修行的起步是厭倦紅塵俗世,自願簡樸是反社會的,因為你沒有保持焦慮來讓社會持續運轉。而這點恰好符合「法則二:打破規則」。間接的,自願簡樸能呈現出「法則三:展現有權力的模樣」,與「法則四:建立有權力的個人品牌」。

就如現在許多呈現極簡生活來打造自己品牌、展現權力。有一說是第歐根尼只是在展現行為藝術,因為如果真的想如此生活,並不需要刻意活在城市讓人看見,第歐根尼只是在建立個人品牌傳達自己思想。

換句話說,「對權力沒興趣」、「對財富沒興趣」、「對欲望沒興趣」似乎也會產生權力,這或許是符合「法則二:打破規則」打破普世價值觀的緣故。躺平族自願降低生活水平是否符合權力法則呢?頂客族主動不生育是否也符合權力法則呢?我覺得這點值得玩味。


📚延伸閱讀

  • 權力(二版):史丹佛大師的經典課

  • 洞悉人性與現實的366權力法則:掌握權位、料敵、專業、遊說、謀略的每日思索,戒斷有毒信念與虛妄想像

  • 人性18法則:認識自己、透視他人,解碼人類行為第一專書

  • 謙遜:讓自己從自戀世界的陷阱中解放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