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揚:從1754到1815年:英法美三國恩仇錄
與英法這兩個超級大國相比,獨立前後的美國尚屬於沒有什麼國際話語權的弱國,但卻成為了那個時代牽動世界局勢的特殊存在。說美國有多重要吧,美國獨立只是英法爭奪世界主導權中的一個插曲;說美國無足輕重吧,獨立戰爭卻又成為了英法爭霸中的一個重要變量,乃至攪亂了整個故事結局。
【沒有七年戰爭,就沒有獨立戰爭】
先從前戲說起。
1754年,歐洲列強間爆發了「七年戰爭」,這可以視作人類歷史上第一場「世界大戰」。在歐洲戰場上,參戰主角很多,乃至淹沒了真正大佬英國和法國的風采;但在「七年戰爭」的另外兩大戰場——印度和北美上,英法的纏鬥卻是再也明白不過地顯示出了這場戰爭的性質:英法爭霸。
英國當時的表現非常雞賊,幾乎將歐洲戰場全然拋給了自己唯一的盟友普魯士,坐視腓特烈大帝絕望地掙扎於法國、奧地利、俄國和瑞典聯軍的汪洋大海之中,自己卻將主要精力投入到搶奪法國的海外殖民地之上。
北美戰場的確是一個次要戰場,比如對法國而言,但英國卻將它作為主要戰場來經營,那麼戰爭的結果也就沒有什麼懸念了。1760年9月,英軍攻克了蒙特利爾,法屬加拿大的遼闊地區從此易主。而在1763年簽訂的《巴黎和約》中,法國在談判桌上徹底確認了自己與加拿大的永別。
而英國則由此走上了帝國生涯的第一次巔峰。
可是,這和美國有啥關係呢?畢竟,此時離美國獨立戰爭爆發尚有12年。
可以明確說,沒有七年戰爭,沒有英國從法國手裡奪下加拿大,美國獨立至少要延遲數十年。
第一,同樣夢想一統整個北美的法國曾是北美殖民地的巨大威脅,宗主國英國實際上充當著北美的保護傘。當法國被逐出加拿大之後,對北美而言,英國已失去了利用價值。
第二,當英國控制了整個北美之後,殖民地人民(比如說華盛頓)的胃口也見長,希望能夠分享戰果,進一步擴張殖民地,但英國人或許是出於保護印第安人原住民的「高尚理由」,拒絕了殖民地民眾的要求,引起了當地的強烈不滿。
第三,在七年戰爭中,作為英軍的輔助部隊,殖民地民兵在戰爭中得到了很大鍛鍊,比如說華盛頓,從一個戰場上的新丁成長為游擊戰的老手。
最後一點,這才是最重要的。我們現在都知道,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直接原因,就是英國向北美殖民地徵收著名的印花稅。但英國人為啥莫名奇妙地突然徵收這筆新稅呢?
答案是,英國人在七年戰爭中花了太多錢,想找北美人一起來分擔。平心而論,這個要求太正當不過了,英國人為了北美殖民地的生存同法國人浴血奮戰,又出人又出錢,作為直接受益者的北美殖民地自然應該分擔一部分軍費。但問題是,北美殖民地就是拒絕了,而且抓住了宗主國的一大程序性漏洞,「無代表,不納稅」。
於是,七年戰爭就這樣間接地且直接地引發了美國獨立戰爭。
【沒有法國的參戰,獨立戰爭贏不了】
美國獨立戰爭的爆發是「全球化」的,而美國最後的勝利則更是「全球化」的。
初中歷史教科書告訴我們,1777年的薩拉托加大捷是獨立戰爭中最重要的戰役,就好像二戰中的斯大林格勒戰役一樣,最終決定了戰爭大勢的走向。
薩拉托加大捷當然是場很重要的戰役,殖民地軍隊也的確在這場戰役中大勝英軍。但從純軍事觀點來看,這場勝利可能更像抗戰中的台兒莊大捷,遠遠沒有改變戰爭中英強美弱的局面,戰後沒多久華盛頓的大陸軍反而變得更加萎縮。用丘吉爾在《英語民族史》中的說法就是,這是場「無足輕重」的戰役。
但不談軍事,從政治特別是外交上來看,薩拉托加大捷則可以說太重要了。因為,法國人來了。
丟掉加拿大之後,法國人一直對英國耿耿於懷,因此當獨立戰爭爆發後,法國人自然是有種「報應來了」的快感。不過,戰爭初期,法國人基本上還是在原則上處於中立國的狀態,在私下裡不僅給北美提供武器,而且還派出了抗英援美的「志願軍」。此時戰爭的狀態像極了二戰初期。英國被德國打得奄奄一息,美國雖然是中立狀態,但卻在一旁充當「民主國家的軍火庫」。
法國此時沒有公開對英宣戰的一大原因是,對北美殖民地的實力仍然抱懷疑態度,怕它是扶不起的阿斗,不相信這個「弱國」可以抵抗住英國的兵鋒。
而正是薩拉托加大捷,讓法國人第一次對北美大陸軍刮目相看。1778年2月6日,當路易十六聽說了薩拉托加的消息之後,便立即決定與北美正式結盟,聯手抗英。
此時正處於絕境之中的華盛頓的心情,應該就如蔣介石和丘吉爾聽說了珍珠港事變爆發後的一般狂喜吧。
從法國參戰起,美國獨立戰爭的性質就變成了一場爭霸的世界大戰,而戰爭主角也變成了英國和法國。
在此前的戰爭中,北美一方最大的劣勢是英國海軍完全掌握了制海權,在大西洋沿岸如入無人之境。可這一切在法國海軍參戰之後就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更關鍵的是,英法海戰不僅僅發生在北美,也發生在英吉利海峽。更誇張的是,英國陸軍也被牽制在本土,隨時準備保衛英倫三島。
法國參戰後的第二年,英國人又遭受了一次新的打擊,西班牙也對英宣戰了。很快,西班牙就趁勢包圍了直布羅陀的英軍,在北美又做出了一副隨時入侵英國佔領下的佛羅里達的樣子。
美國獨立戰爭進一步顯露出了世界大戰的態勢。甚至可以這麼說,此時的北美戰場只是這場戰爭中的一個戰場而已。
1781年,美國獨立戰爭終於迎來了真正具有決定性的戰役:約克鎮戰役。不過,這場戰役的主角卻不是華盛頓的大陸軍。從雙方的參戰陸軍軍力來看,法國正規軍(8800)的數量甚至超過了大陸軍(8000)。更何況,這場戰爭的另外一大主力是人數達到一萬多人的法國海軍。
在法美聯軍的絕對優勢兵力的包圍下,英軍最終於1781年10月在約克鎮宣佈投降。實際上,這也算是美國獨立戰爭中的最後一場大戰,英國至此已喪失了繼續將戰爭打下去的能力。
兩年後,也就是1783年9月,英國被迫同法美兩國在凡爾賽媾和,正式承認美國獨立。
【沒有獨立戰爭,就沒有法國大革命】
法國在美國獨立戰爭中的勝利,報了七年戰爭負於英國的一箭之仇。但路易十六很快就發現,法國破產了。
正如萬曆年間的援朝戰爭抽乾了大明國庫一樣,法國的這次「義舉」也讓波旁王朝債台高築。而後的故事我們就更熟悉了,路易十六因為沒錢被迫召開三級會議,而後直接於1789年引發了法國大革命。此時,離美國獨立戰爭的結束尚不足六年。可以說,是美國間接「害死了」恩人路易十六。
就獨立戰爭與法國大革命的因果關係,嚴格說來,還不光是錢的原因。獨立戰爭也給法國帶去了「自由」「平等」這些充滿魅惑力的新奇字眼,法國人也不可避免地開始「以美為師」,思考自己的未來。
與美國獨立戰爭一樣,法國大革命也是一場「全球化」的事件。1793年,當法國新政府帶著革命的威勢橫掃歐洲之時,不會坐視法國坐大的英國也參戰了。在美國獨立戰爭結束僅10年後,故事又再次切換到了「英法爭霸」這個經典頻道。
隨著拿破侖的上台,這場戰爭一打就是二十多年。1812年,這則連環故事的主力配角——美國又一次捲入了進來。
故事的脈絡依然讓我們很似曾相識。英國在戰爭中封鎖了法國的港口,試圖對法國進行貿易絞殺。一直和「恩人」法國保持著密切聯繫的美國要求接觸貿易封鎖,英國不允,美國遂於1812年6月18日對英宣戰。值得注意的是,這恰恰是在法國出兵俄羅斯帝國的前幾天。
這在歷史上被稱為「第二次美國獨立戰爭」或「第二次美英戰爭」。但一如既往的是,這又是一次英法世界大戰中的「分支戰場」,故事依然老套,英法在爭霸,美國在龍套。
但在客觀上,美國此時的參戰也算報答了法國在獨立戰爭中的援助,在北美戰場上默默地為拿破侖作出了貢獻。
在這次戰爭中,英國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歐洲戰場,北美戰場只能用「偏師」來應付。一開始美國的胃口也很大,試圖一口氣吞併加拿大,將英國勢力徹底逐出美洲大陸。但此時的美國連英國的小部隊都招架不住,甚至在1814年連首都華盛頓都丟給了英軍,還被放了一場大火,也就是著名的「華盛頓大火」。
這場戰爭的結果是,由於英國無心戀戰,英美最終打了個平手,邊界恢復原狀。
當然,對於美國來說最失敗的是,它的參戰基本沒對法國最終的戰敗起到什麼力挽狂瀾的作用。
從1754到1815年,從七年戰爭、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到拿破侖戰爭,美國(北美殖民地)始終作為一個重要配角穿梭於英法爭霸這盤大棋之中,每一個場景都是「全球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