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酷與溫柔,遊戲和造遊戲的人

野生良心
·
·
IPFS
·
……最開始我們都是在一個混沌中描繪出輪廓,再添加細節,而這樣的設計對這一過程進行了最大的還原和模擬,它是在創造一個集體環境一起面對未知。殘酷共學相反,是一種從確定性出發的設計。

一個多月前,我在 LXDAO 論壇上看到這個帖子。最開始有些抗拒,原因如下:

  1. 生活已經很殘酷,我不喜歡殘酷。

  2. 我不喜歡殘酷共學。學習本來就殘酷,殘酷共學加倍殘酷。生活也殘酷,三重殘酷。

  3. 裡面的規則讓人覺得不近人情,我更傾向於那種包容性強的,累了能劃劃水的”共“。

  4. “殘酷共學”只試驗過一次,它的情境也比較特殊——以太坊協議共學有一套現成資源(當然這裡有一個假設:它的權威性基本沒有爭議),參與者都是動機與學習能力都強的以太坊協議愛好者。這兩點要求並不容易滿足(具有權威性的資源和積極的參與者),它又如何能推廣開呢?

我猜殘酷共學來自於坎昆升級,但沒有問過 Bruce。眾所周知他是拼音大師,因為去年我加入了良心 DAO,今年在藍翔 DAO。而據說明年,大家都會成為光榮的老鄉 DAO 一員。

但意外的是,在帖子最下方列出的參考文獻裡,我看到 706 的共學設計理念和操作手冊。

打開共學小組手冊,裡面的內容讓我很驚喜,作者是陳彬華,我聽說過他的”行動研究所“公眾號,以及發起和參與的工作坊、社會行動。他曾經考研人類學,後來在海外讀社會工作。而 706 共學文檔中的很多想法讓我感到親近,和”殘酷共學“在氣質上很不相同。

一邊是殘酷,一邊是溫柔

這個 Github 倉庫中的英語殘酷共學是 LXDAO 裡第一個面向社區正式宣發的第一個共學項目。其中對於它的描述是這樣的:

“什麼是「殘酷共學」(Intensive CoLearning)?

你必須每天圍繞某個「共學主題」進行學習,每週只有兩次請假機會,通常每天至少需要花費半個小時(最好一個小時)來學習。

你必須提交你的學習證明(按照共學內容設計)到這個「倉庫」來證明你今天學習了。

如果你沒有完成上面兩點,你會立刻被踢掉並且標記為失敗。

每期殘酷共學以 4 周為一個週期,第一週為共學啟動報名和熟悉共學規則,第二週到第四周將正式啟動共學,為期 21 天,中途不得加入。

共學方向包括不限於:英語、以太坊、Web3 技術、DAO、加密思潮等,自由自主發起。內容包括不限於:視頻、書籍、文章、實戰。

報名方式是完全基於 GitHub 的流程,通過提交 PR 進行申請,合併 PR 之後擁有更新權限,更新到自己的 Markdown 筆記下面。如果你不熟悉 GitHub 和 Git 的操作,請先自行學習。通常還會有一個小型的 TG 交流群方便交流。”

對於你在英語殘酷共學中應該做什麼、整個共學的時間線、報名方式、進入與退出的規則,這裡有明確的表述。

而 706 共學小組手冊的“零、共學小組的原則”中這樣寫道:

“共學小組是三位及以上行動者在持續行動的過程中,利用團體過程學習、批判反思彼此經驗和其它材料的團體形式。共學小組的最終目的是行動者個人的全面發展、行動的持續發展和社會的變革“。

接著手冊分別詳述了共學小組的三個原則:集體的、解放的、歷程的。下面是“集體的”原則中的第一段話:

“共學行動小組的“共學”(collective learning/Learning Together)是共學小組在認識論和價值觀上的承諾。共學是對話的過程,在平等的對話中,我們能夠創造新的、實踐的、解放的知識。”

其它兩段也是類似的描述:沒有具體的“信息”,更多是價值表達,而留下了具體的操作空間。即使是關於招募的信息,也保留了調整空間。最詳細的信息——

電子表單可以涵蓋的內容有:
基本信息(姓名、所在地、微信號、手機號、郵箱)
自我介紹、每週可為共學付出的時間
為什麼希望參與這次共學
對共學的期待是什麼(希望在共學中獲得什麼)
可以在共學中貢獻什麼
“其它還有什麼想說的”

這與“殘酷共學”的招募方式有著相似的細顆粒度,做微小改動即可——在 Github 分叉源倉庫,根據模板添加自己的信息,合併 PR,報名成功。但“殘酷共學”的每一個環節都這樣清晰。

如果前者是殘酷,後者就是溫柔。或者說,前者是剛性的,後者更靈活。

剛性並非不好,在 Bruce 的帖子下面,有參與過以太坊協議共學的小夥伴對於這次“殘酷共學”的回顧,評價很不錯。而 706 共學,K(uncommons)曾開玩笑說是國內共學的天花板。那我們先把這兩個例子各自往兩端推一下,嘗試抽象出兩種共學原型——殘酷共學和溫柔共學。

下面是通過啟發式的思考而對兩種模式特徵的歸納。

在殘酷共學中:(1)在某個時間段內有明確的學習要求和懲罰機制;(2)整個共學設計是高度結構化的:週期固定、平臺統一;(3)更多使用負性激勵:如質押、嚴格的進入和淘汰機制等;(4)根據公開打卡等制度,共學者之間有一種競爭關係,且能夠相互監督。

在溫柔共學中:(1)更具靈活性,鼓勵探索;(2)注重共學過程中的個人與集體成長,而非特定知識的掌握;(3)更多關注學習者內在動機的維持與長期的探索;(4)共學者集體所發展的是一種支持性的、互惠性的、非正式的關係。

作為一個聽到“殘酷”會有點頭疼的人,我的問題是,殘酷共學為什麼有效?

又一次,啟發法告訴我,是其中游戲化的設計。

什麼是遊戲化的設計?

什麼是遊戲?我找到了 Katie Seaborn 和 Deborah I. Fels 在 2014 年的論文《理論與行動中的遊戲化:一個評述》(Gamification in theory and action: A survey)。 這篇文章專門探討了遊戲化(Gamification)概念,包括評估“遊戲化”是否是一個獨特的術語,對已有的“遊戲化”研究的綜述,以及探索“遊戲化”理論和應用之間的聯繫。

在描述對於學術界對“遊戲化“的概念化嘗試之後,Katie 和 Deborah得出了一個對於遊戲化的近似於共識的定義:“有意使用遊戲元素以在非遊戲任務和環境中創造遊戲化體驗。遊戲元素是直接受遊戲啟發的模式、對象、原則、模型和方法”

那麼什麼是遊戲?

在 2003 年《遊戲、玩家、世界,尋找遊戲之心》(The Game, The Player, The World: Looking For a Heart of Gameness)中,Jesper Juul 對描繪了遊戲的六個特徵,在他看來,它們是遊戲的六個必要特徵,也足以定義遊戲:

“1. 規則:遊戲是基於規則的。
2. 可變、可量化的結果:遊戲有可變且可量化的結果。
3. 對可能的結果賦予價值:遊戲的不同潛在結果被賦予不同的價值,有些是正面的,有些是負面的。
4. 玩家的努力:玩家為影響結果而付出努力(即遊戲具有挑戰性)。
5. 玩家對結果的依附:玩家在情感上依附於遊戲結果,如果出現正面結果,玩家將成為贏家並感到“高興”,如果出現負面結果,則成為輸家並感到“不高興”。
6. 可協商的後果:同一個遊戲 [規則集] 可以帶有或不帶有現實生活後果。”

有了這個概念,回過頭看殘酷共學,我會覺得它的設計明顯帶有遊戲化的色彩。

  1. 它有明確的規則:如每日學習要求、提交學習證明、未完成者淘汰等。

  2. 殘酷共學的結果是可變且可量化的。

  3. 不同的結果有不同的價值:完成任務(正面結果)會收穫知識和能力(也許後面還會有其它設計),未完成任務(負面結果)導致公開淘汰。

  4. 參與者需要每天投入時間和精力進行學習。

  5. 參與者在情感上依附於結果,未完成任務會帶來群體壓力或者在某些情形中會失去質押。

  6. 殘酷共學可以選擇加入質押等選項以帶來現實後果。

溫柔共學,造遊戲的人

遊戲基於規則,但設計師不是。它們面對的是一個等待被填充的空無。如何創造一個遊戲?開始的開始並沒有規則。

在“集體的、解放的、歷程的”三個價值原則的帶領下,706 共學手冊雖然有基本的結構,但規則是開放和靈活的,更鼓勵自主設計:

“共學小組依據具體情況,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類型是在招募時已經由發起者設計好全部流程,另一種類型則是在招募後再對流程進行共創。”

它鼓勵大家共同制定規則和計劃,類似於一起設計和構建一個遊戲的過程:

“共學是對話的過程,在平等的對話中,我們能夠創造新的、實踐的、解放的知識。”

它注重長期的學習和持續的進步,成員可以自由探索和調整自己的學習路徑:

“共學小組的最終目的是行動者個人的全面發展、行動的持續發展和社會的變革。”

不一而足。這些近似於務虛但不完全是,最開始我們都是在一個混沌中描繪出輪廓,再添加細節,而這樣的設計對這一過程進行了最大的還原和模擬,它是在創造一個集體環境一起面對未知。殘酷共學相反,是一種從確定性出發的設計。

最後:實踐中的混沌

這裡描述的是兩個共學模型——殘酷共學和溫柔共學。但實際上所有的共學都是兩邊都沾一點,比如 706 共學的一個案例,裡面就有遊戲化設計的特徵。而殘酷共學,我也總覺得它帶有些許調侃的意思。

最後我想到 706 共學文檔的作者彬華,四年前備考人類學研究生的時候,我在豆瓣上看到他轉賣自己筆記的帖子,當時的價格分為三檔,大概是為了三類經濟水平不同的人。我猶豫了一下,後面加他微信,告訴他我的情況,用最低的價格買了資料,記得是 20 元。我以為這也和遊戲化相關,而且當時看到他的帖子,感覺溫暖特別。

參考資料

  1. 關於“殘酷共學”這個活動的一些想法

  2. 706 共學小組手冊 V0.91

  3. 706 共學工具包

  4. 《理論與行動中的遊戲化:一個評述》(Gamification in theory and action: A survey)

  5. 《遊戲、玩家、世界,尋找遊戲之心》(The Game, The Player, The World: Looking For a Heart of Gameness)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野生良心Build in LXDAO, build into everyw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