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野人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極短篇|地震後的夜晚

野人
·
·
本來說想要玩一下140字極短篇活動,結果......字數少太多,就當作普通極短篇好了。前天受到@cross字老師的啟發,寫出來當形式主義實驗品玩,沒有任何文學意義~後面有分析。 剛po過一次但是發現要修訂的地方太多所以修改後重新po一次~_~

一間公寓內:

「妳還好嗎?」
「還好,你呢?」
「我也還好......喂,那你呢?」
「我也還好啦......那......她有過來嗎?」
「沒,她還在屋子裡。不會出來了。」
「喔。」

「等......等下,妳幹嘛?」
「啊?他剛怎麼了嗎?」
「沒事啊。」
「喔,那就好。那妳......」
「噓,現在只剩我們倆了。」



很輕易就能比正文還長的後記

然而並沒有正文長......

(完)




我開玩笑~_~

關於這篇短文

互相看不見但互相熟悉的幾個人,他們的現場對話很輕易能互相分辨聲音,知道誰在講話誰沒在講話。但寫成文字就沒辦法分辨(我總不能在每句話後面標註「此句子聲波頻率105-127Hz」),那麼在不標註講話人ABCD的情況下,可以透過文字的分辨跟邏輯判斷確定場景內的人數和性別,甚至暗示一點點人物關係(當然這不會是絕對的)。我傾向於把它理解為圖像-文字-編碼的轉譯,再靠讀者來解碼,這個過程會先將圖像翻譯為對應的語詞,再將語詞藉由指代詞的分辨編碼,而用邏輯分析和解讀場景內人物關係之類的,則是解碼的過程。

透過分辨字來判斷角色

還好嗎?」/女生被問到
「還好,呢?」/女生回問男生
「我也還好......喂,那你呢?」/男生回答,並問另一個男生
「我也還好啦......那......有過來嗎?」/另一個男生回答,問另一個女生
「沒,她還在屋子裡。不會出來了。」/不確定A
「喔。」/上面問話的男生

「等......等下,幹嘛?」/不確定哪個男生問女生(因為只有一個女生,是被問到的對象)
「啊?剛怎麼了嗎?」/不確定哪個男生在問另一個男生的狀況
沒事啊。」/女生回答
「喔,那就好。那......」/剛問話的男生
「噓,現在只剩我們倆了。」/女生(暗示她知曉屋子裡女生的狀況,確定了不確定A的情況,是這個女生)


本來想說嘗試用這些字表現指向轉移,但是沒試驗出來完整的故事,只寫出一句,又改了一下:

我給從泰國回來的陸戰隊朋友打電話問到,「阿妳傷口恢復得怎樣?」

(. ❛ ᴗ ❛.)~從妳字得知,手術很順利。

文學的純理論在直覺上對寫作似乎沒有實質幫助,多數人主要還是靠實踐磨練。但在我看來一部分理論確實毫無益處:像那種主題又大又空、高談闊論的文章;或者那種邏輯不嚴謹的所謂「分析」也都基本上是讀書一知半解之後憑直覺發表的感言;又或者像強迫症患者發作一樣追求單字的確定意義(世界上存在意義完備的詞彙嗎?如果有,那只能是被指涉的物本身)。而去讀一些文學分析理論,就經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比如前段時間@Cross 字老師對O.朵卡萩作品的分析就促成了這篇短文的靈感。

所以我覺得如果是喜歡歐洲近現代文學的創作者,就不妨去試著讀一讀像字老師寫的這種分析作品,說不定哪個觀點、某種新鮮的觀念、之前沒見過的結構、甚至很新奇的用詞之類的,就能激發一小段創作靈感出來。這或許會比自己直覺地去讀文章,更容易發現那些偉大作家們在細節上的小巧思。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