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果瓜成佛記05

阿良
·
(修改过)
·
IPFS
·

在這一章的內藏記憶中,主人公果瓜與小彌沙在極樂國對話,了解了極樂國的景象和阿彌陀佛的教義。極樂國被形容為一個充滿喜悅、沒有眾苦的地方,並且有各種奇異的景象,如七道帷欄、七層羅網、七重樹木等。然而,主人公發現自己和小彌沙被隔離,而不見其他佛子。

阿彌陀佛思考:我是誰?我被一個人寫下,這個人有無極電腦的幫助,要在無極中發現我,我給果瓜看了釋迦牟尼佛述說的經書阿彌陀經,讓他的意識看到佛的教義,真實阿彌陀經筆下的極樂世界。

果瓜思考:你是不是阿彌陀佛,如果你是,你對我說,如何成為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思考:有些人在佛面前不敢說自己要什麼,恐怕犯了罪惡,殊不知我們要的就是無量的多,只是壓制自己的心,這一點佛怎會不知道?知道了佛會怎樣做?

阿彌陀佛繼續思考:例如我要什麼,我要向誰訴求,就是人類的母親和人類的父親,我知道父母的心在想什麼:你要做一個最好的人,你的生命方程式就會得到解鎖,好人一生好供養。

阿彌陀佛還在思考:但人類的兒女並不是這樣,他們犯規,他們強奪,他們好戰,他們好鬥。最終殺人就要填命,欠債就要還錢。果瓜,我是不是阿彌陀佛?

當果瓜入夢與母親相見時,他向母親表達自己已到達極樂世界的喜悅,但隱瞞了被隔離的事實。母親感到欣慰,並對果瓜表示不必擔心。接著,果瓜提到彌陀四十八願,開始寫下自己的發願。

在發願的過程中,果瓜提到阿彌陀佛的第四願,希望眾生具備各種善良的特徵,並避免外貌的好壞差異。此時,母親和小沙彌都表現出驚訝,而小沙彌則提出自己的第四願,強調眾生飲食男女、不犯顛倒、皆有夢想和志向。阿彌陀佛則指出他們試圖改變極樂世界的自然生態,暗示這樣的改變可能並不容易實現。

果瓜對母親說:我敢對佛說我要什麼,就是要有一份正當的工作,秉持皆有其相、皆有其善。並不是從阿彌陀佛復制下來的自己,和佛同一個模樣,同一個心性。

母親回答:你到了極樂世界就應該聽阿彌陀佛的,不聽話就要被打屁股了。

果瓜對母親說:我人在極樂世界,但想念還在人世間的母親,我想回到人間去了,我只是個十歲齡童。阿彌陀佛對我說過,只要我做了一個最好的人,並完成果瓜四十八願,就可以回模子國,繼續孝順父親母親。

母親回答:我的好孩子,一定要做一個最好的人!

小沙彌說:我不願有這種思考,但它有存在的理由,就是;飲食男女、不犯顛倒,這是一種理想主義?我們可以犯顛倒嗎?在我們還沒有證到善本性時,邪惡是可以釋放的,例如聽重搖滾、看暴力電影。但,千萬不要釋放在人們的身上,因為這樣就是犯罪了。

小彌沙也說:在我們看到種種釋放邪惡的作品,因此人類負能量是可以釋放的,我們沒有必要證惡本性。保持善惡本性價值,還可以思考善本性的重要,這就是一個做人如法的責任了。

阿彌陀佛回應兩個小和尚說:對於人類的情感和思想,藝術和文學作品確實提供了一個出口,讓人們能夠探索和表達各種情緒、想法和觀點。這種釋放負面情緒的方式有助於個體的情緒調節和精神健康。同時,確保在實際生活中保持善惡本性的價值觀,以維護個體和社會的穩定和和諧,這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在探索負面情緒的同時,理解和尊重社會規範和價值觀是重要的,以確保這種探索不會對個體或社會產生不良影響。

整體而言,這段內藏記憶探討了主人公對極樂國的疑問和對彌陀四十八願的理解,同時呈現了眾生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改變的渴望。

小芙蓉說:果瓜第四願;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皆有其善、皆有其相,不得此願,我不做佛。

小芙蓉說:小沙彌第四願,我作佛時,所有眾生,飲食男女、不犯顛倒、皆有其夢、皆有其志,不得此願,我不做佛。

第五章呈現了主人公果瓜在極樂國的內藏記憶,與阿彌陀佛和其他角色的對話,以及他在極樂國所感受到的種種思索和體驗。果瓜向阿彌陀佛提問自身的身份,探索如何成為阿彌陀佛。同時,他發願成為一個最好的人,表達對父母的思念。

阿彌陀佛思考並指出人類的矛盾行為,引導果瓜思考人性的複雜性。此外,小沙彌和母親分別提出了他們的發願,展現對善良和理想的追求。

最後,小芙蓉也表達了果瓜的第四願和小沙彌的第四願,這些發願彰顯了對眾生平等和善良特質的渴望。整體而言,這一章深入探討了主題,通過角色的對話和發願,呈現了對理想、善良和改變的思考。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阿良我的四書五經是我給自己的新功課,希望可以順利完成。謝謝大家。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