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青年胡適的考試運|林懷青・《活在民國也不錯》

眾讀PopRead
·
·
IPFS
·
一場考試對一個人的人生甚至世界可以有多大影響?
胡適照片圖源:https://xw.qq.com/partner/vivoscreen/20200622A0SKO300?ADTAG=vivoscreen&vivoRcdMark=1

一場考試對一個人的人生甚至世界可以有多大影響?

1910年,清帝國仍未倒台,科舉已廢除,讀書人「上京應考」之事理應不會再有。當時19歲青年的胡適卻在科舉廢除後,要上京應考。沒科舉,考什麽?考可以到美國留學的資格。1910年的「庚子賠款留美考試」已是第二年舉行,第一屆在1909年舉辦。如果考中,可以選擇到美國任何一所大學就讀,這條件放在今天也很吸引。青年胡適是其中就是其中一個應試者。

胡適從上海出發到北京,住在績溪會館,胡適老爸當年上京赴考(科舉)之時也是住在績溪會館。胡適參加留美考試之前不叫胡適,叫胡洪騂。胡洪騂看到需要應考的科目,認為自己考上無望,又怕考不上會被同鄉取笑,於是改名「胡適」應考。我們熟悉的胡適便是由此而來。

來看看青年胡適所需要考的科目:

第一天:國文、英文

第二天:代數、平面幾何、希臘史、羅馬史、德文或法文

第三天:物理、植物、動物、生理、化學、三角

第四天:立體幾何、英國史、世界地理、拉丁文

不要說1910年的考生們,今天有多少18到20歲看到這些科目後,有多少人會認為自己考得上?胡適認為自己會考不上,很合理。更何況,他當時只剩下半個月時間學習,半個月可以學會德文?還是可以拉丁文?雖然考上機會渺芒,但胡適仍是把試考完。

好不容易考完,胡適幾乎所有科目都不合格,幾乎代表有的科目合格了。有兩科:英文與國文。胡適英文拿到60分;國文胡適拿到分數不是一般的得高,是滿分100,而且考的還是作文。國文科考試發生了什麽事?中文科其實考試是胡適的豪賭。

國文的考題為「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這題目現在也能見到,典型的議論題,要講幾個論點出來對青年胡適來講大概沒什麽問題。不過考慮到之後的科目,胡適不走「穩打穩扎」路線,反而筆走偏風,在作文裡考究「規」「矩」。他起首第一句「矩之作也,不可考矣。規之作也,其在周之末世乎?」大意為「矩」這東西已經不可考,「規」應該是在周朝末年之時的東西。胡適雖姓胡,但他不是胡說八道,而是有模有樣解釋他的看法。他舉出周朝數學書《周髀算經》中畫圓之法沒有用到圓規,由此推論周朝的人不懂用圓規,接著舉出孔子說過「從心所欲不逾矩」佐證孔子時代沒有規,再舉孟子說過「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佐證孟子時代有圓規。胡適寫了千字說明自己的看法。如果閱卷者不讚同胡適的看法,胡適的國文科就沒了。但如果閱卷者認同胡適看法,那就肯定拿高分。所以說胡適在國文科豪賭了一把。

結果呢?看成績就知道,胡適賭中了。胡適的閱卷者也是一個有考證之好的人,胡適的看法說到他心坎裡裡,在胡適的考卷上打一百分。雖說考100分,但胡適考完國文時還不知道,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上榜。

到放榜時,胡適不抱希望,從榜單尾段開始找,他覺得就算考上了,也不會在前列。一直找一直找,沒有發現自己的名字,應該是名落孫山了吧……然後他發現自己的看的是「備取」名單,又鬆了一口氣,心裡又有了希望。他緊張兮兮,到「正取」榜單上看,看著看著,發現了「胡適」兩字,馬上心花怒放,他再細心看,發現榜單寫的不是「胡適」,而是「胡達」,超像的名字,不仔細看的話還真的人看錯。於是胡適繼續看下去,這次是貨真價實「胡適」二字。胡適在五百多名考上拿到五十五名。大多數科目都不合格的情況下都能拿到五十五名,只能說其他考生的水準……

回到文章開首的問題, 一場考試對一個人的人生甚至世界可以有多大影響?胡適參加留學考試,在國文科上狠狠賭了一把,改變了自己了人生,也改變了中國的學術歷史。如果胡適沒考中,或者閱卷者沒有給他滿分,中國的學術史或許會大大不同。

《活在民國也不錯》書籍封面 圖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7233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