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勒烈火的畫家:陳澄波與1934年2月10日的嘉義大火
看到火災的時候通常應該怎麼做?
假設火災的發生點離你很近,就在家中或著公司的同層樓,那肯定手忙腳亂的連忙避難;如果火災的發生點離你有一段距離,可能隔著一條街,你或許能拿起手機幫忙報警,或是以較為旁觀的心態在一旁窺望,可能在PTT的八卦版上發文,然後在發文中附上截圖或影片。
這時,如果旁邊剛好有一位畫家,他可能會拿起顏料或是速寫本,盡可能地將眼前那明亮的熾光,以及搖曳燃燒的火舌用鉛筆勾勒,迅速地描繪眼前反覆變化、熱焰翻騰的暖色調。畫家的雙眼映照著猛烈晃動的烈火,振筆紀錄眼前的災難。你覺得這件事情很獵奇嗎?但,還真的有畫家這麼做過。
1926年,尚在日本東京美術學校求學的臺灣畫家廖繼春(1902-1976),他宿舍附近曾發生火災,一時烈焰沖天,吞沒了黑夜,火光照映在一旁的木造房屋上。年輕的畫家為之震懾,連忙拿起畫具及手邊的木板,迅速地用簡單的紅、黃、黑棕的色塊及筆觸畫出一幅小品油畫。
晚年被稱作「色彩魔術師」的廖繼春,一生都在翻弄著色彩的各種變化與可能性。對於顏色十分敏銳的他,年輕時寓居異鄉的時候,或許就是被火災時那搖曳翻騰的紅澄色光芒所吸引吧。
除了廖繼春,同樣被灼灼烈火所吸引的,還有與他同一年就讀東京美術學校的畫家-陳澄波(1895-1947)。
陳澄波與1934年的嘉義大火
在陳澄波的素描本中,有一張過往較少被注意到的速寫,畫家以潦草的鉛筆字跡在右邊寫下「一九三四、二、十、嘉義東望有大火花」,究竟這一天的嘉義發生什麼事?
翻閱隔天的《臺灣日日新報》,很快就能找到答案,內容如下:
2月10日下午4點50分,從嘉義市榮町1之41從事借貸業的黃新經家發火,猛火在十幾分鐘內延燒至榮町大通的有我洋服店、中央食堂、祥和洋品店、小川提燈店、嘉義珍菓子店、久永洋品店等。郵便局後方、臺銀支店前、羅山信用組合前、西市場後等嘉義市的鬧區地帶,人潮呈現大混雜的狀況。【1】
根據後續報導,嘉義當地的消防組、警救團、壯丁團等連忙到場開始滅火,但因此處是嘉義市中心,人口及商家稠密,火勢仍延燒四方,直到當天晚上9點仍未完全撲滅。有趣的是,報導還提到「此時市民觀眾萬千,地無立錐」,可見路人圍觀者眾多。【2】
從陳澄波所留下的速寫推斷,畫家應該沒在現場,而是從隔條街道遙望火災的狀況。雖然這只是一張用鉛筆簡單勾勒而成的速寫,不過仍能從急促且流暢的線條中,觀察到遠方街道上空閃動的火光。
稍後,臺日報對火災發生地點勘誤,並指出,真正的起火原因是當地賴姓住家的19歲女兒,在嘉義榮町一間囤放柴火的房屋中,點燃火柴尋找鑰匙時,不甚將火柴殘枝拋入柴薪中,餘火綿延草堆所導致。【3】
而這起嚴重的大火,根據報導估計,至少殃及約20餘戶,損失商品價格6萬圓,房屋損失5萬圓,其他財物損失4萬圓,合計約15萬圓。【4】 且嘉義著名的蘭記書局同時也受到波及,好在蘭記有保千代田火災保險1萬圓。數日後便搬往他處,得以再起爐灶。【5】
歸巢的畫家
老家位於西門町2丁目南端的陳澄波,距離火災現場並不遠,不過顯然並不能「東望」大火。那麼,畫家又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目睹這起大火的發生?這或許會是個無解的答案,不過1934年,陳澄波就已經從上海返臺居住,以故鄉嘉義為中心,完成多幅描繪當地城市風光的作品。或許正是在嘉義的巷弄間漫步、寫生的時候,看到了遠方的熊熊烈火吧。
不過翻閱同一本素描簿,從1933年底開始,陳澄波多在彰化當地寫生,素描簿中紀錄著彰化公會堂、八卦山、無底廟等地方景點。以隔年2月10日的大火速寫作為分水嶺,後續的速寫才以嘉義的風景為主。期間對嘉義公園、市區街道的速寫,之後都進一步發展成《嘉義街景》、《展望諸羅城》(1934)等大作。
而這張速寫也不例外,由於陳澄波在速寫的同時,有將眼前的風景框定下來的習慣,以作為正式作品的構圖調整。在這張速寫中,我們也能看到他以鉛筆直線條將火災光景給框圍起來。這是否代表畫家在大火的同時,也在思索著如何將它描摹到油畫布上?若真有成品存世,那或許會是臺灣美術史上少見的災難繪畫。只可惜,目前所知的陳澄波畫作裡,並未有類似的作品出現。
不過在1934年前後,陳澄波確實以嘉義為根據地,創作出為數不少的油畫。根據報紙的採訪,「光是今年(1934)一年,就完成了12張20號到60號的畫作」。【6】 這些作品中,舉凡電線桿、工廠煙囪,及整齊的街道、商家等元素,或許也反映出畫家對日趨繁華、現代化的故鄉風景的觀察及創作興趣。
然而,在現代化的城市中,隨著都市的高度擴張、發展,房屋排列緊密,生活機能日趨複雜,導致火災發生的可能性也隨之提升,也更加容易一發不可收拾。可以說,陳澄波不只經歷嘉義市現代化的過程,同時也親身體驗現代化後隨之而來的都市問題。
無論如何,這幅缺少顏色的大火速寫,不只是記錄百年前嘉義市的一場大火,也為我們揭示陳澄波充滿藝術狂熱的面向:就在烈火沖天的那刻,畫家連忙用手上的鉛筆及素描簿,本能般將眼前的災難描摹下來,他的雙眼映照著熊熊火光,正如同他熱切燃燒的創作慾,一發不可收拾。
參考資料:
- 〈嘉義の大火 榮町大通りを燒く〉,《臺灣日日新報》,1934-02-11(7)。
- 〈嘉義市大火災 店舖燒失約四十座 被害金額約十萬圓以上〉,《臺灣日日新報》,1934-2-12(8)。
- 〈嘉義火災 由火柴火 拘嫌疑者嚴究〉,《臺灣日日新報》,1934-02-13(夕刊2)。
- 〈嘉義市大火災 店舖燒失約四十座 被害金額約十萬圓以上〉,《臺灣日日新報》,1934-2-12(8)。
- 〈嘉義/蘭記移轉〉,《臺灣日日新報》,1934-02-27(8)。
- 〈畫室巡禮 將線條 隱藏於筆觸中 以帝展為目標 陳澄波氏〉,《臺灣新民報》,1934秋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