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 #2.3|女兒的房間

款款
·
(修改过)
·
IPFS
·
不必察言觀色,不必謹言慎行,就是一種特權。

投入今日分free writing時,剛結束5小時的導讀預備工作。下星期要與學生討論賴香吟《其後》,其中不免探討:為什麼這是一部小說。讀了慶繁的心理披露,正好是我處理這一問題的相同境況。《其後》為什麼是一部小說,不只是文類相關的問題,更是倫理與情感的實踐。意即內容所描述的對象,並不是唯一真相,而真實往往是困難的,書寫只是其中一個答案,提供讀者去理解死亡與傷害,還有作者所理解的亡友。而關於死者,並不能只有作者所寫的才算數。

雖然大家都知道五月的真實指涉,賴香吟的書寫選擇勸告讀者,強調自己的能動位置,將描述的對象另取名字。好似我們選擇筆名,在家的是無助的女兒,書寫時必須堅定自己。


為什麼當初會從台灣回到馬來西亞,也是源於母親的憂慮。而我承接她的孤獨,即使未能釐清代價。她總是向我訴說父親的專橫粗暴,兒子的軟弱被動。她雖然不自知,但從她的言語中,我可以理解,孩子實現自我的時間不能太長,那代表她被遺棄及孤苦無依。所以要求畢業回家的女兒不能出外租房生活,一定要與家人同住。

我即使心中苦悶,也無法繼續反抗。如果堅持出外居住,不只是車貸、房租等經濟考量,若是出現人身安全問題,則可以預想原本不支持的家裡,補上一刀:我們一早提醒你了,住在外面就是不安全的,終究奢侈又徒勞。對於國外留學回來,並無太多同伴的年輕人來說,生存的焦慮已經消耗了大多的力氣,很難反抗。

在家裡長住,房間是哥哥挑剩的,經常受父親大聲播放影音的干擾,也要每月上繳生活費。從這些安排才知道母親的心理位置:就算百般抱怨,她仍然是傳統的,以丈夫、兒子為先。女兒承接母親的孤獨,犧牲自己的追求,收穫天生母性的殘酷。

母親執著結婚,因為未婚未育的女子是原生家庭的負擔。她認為養育孩子,才是圓滿的家庭,無論如何貧困,總有辦法。她為這樣的信念犧牲奉獻所有,承擔家務與小生意的繁重瑣事,沒什麼休息的時候。我時時為她年少時不能繼續升學而不甘,也會為她的偏愛和控制而感到受傷。

回想自己在校園、工作上被長輩認可的責任感,懂得約束自己,體諒他人的心意,也與此般家境有關。父母因為貧困而晚婚,在沒有祖業家底的、接近中年的雙親膝下長大,孩子只能過早放棄依賴的心理。而孩子總是快速適應、習得教訓。分攤勞作,不耽誤時間,工作之前最好不花家裡的錢。負責,在同輩人之間顯得沉重、不討喜。

他們十歲失怙,或十二歲輟學,未成年即負擔家計。他們努力建立安穩生活,拼命延遲的孤絕,仍然百年一樣地來到我的身上。就算耗費時間、心力去認識,作為攤販之女投入書寫,我已預料不能平等呈現兩者的困境,在一間奢侈的自己的小房間裡。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款款貓是地上的雲朵。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