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4到4

哲學開箱文
·
·
IPFS
·

對我而言,這是特別的一年,各項教學業務組合起來,面對的學生從24歲到4歲都有。跨度二十年,大約就是2000年後的一整個世代。

每個年齡層,所適用的呈現、認知模式不同,也會遇上特例或轉換等問題,這裡簡單紀錄一下。當然我有自己的解讀視角,而且樣本數也不多,只算隨手寫寫。

.大學生:理論濃縮

喜歡實戰秘訣、萬用公式、反直覺結論等,講這些大部分人會認真聽,但若進入詳細的論證或分析過程,就會開啟邊滑手機邊聽課模式。

邊講故事邊分析會好一些,但這得看你能不能找到很棒的案例,而且還得有點口才與人設加持。在此口語鑲嵌很重要,或說穿插生動的對話梗,「金錢不是萬能,但沒錢是萬萬不能」之類的。

從每次上課的學習筆記來看,邊滑手機邊聽課,滿常會導致過度簡化的理解。要解決這個問題,最好採取要點+陷阱的起手,一開始就把最重要的結論列出來,同時強調偏差理解會導致哪些很笨的情況。

(有如在寫「最聰明的產品使用法」,雖然操作上通常很懶人)

當然,不是所有課程內容都適合這樣做,或說要這樣做的話,常常需要花費超多備課心力。

此外,快畢業或有在打工的學生,會更願意認真聽,只要內容直接觸碰到就業、情感與人際關係等議題。我自己的理解是,他們意識到自己將要出社會,需要有些東西來支撐接下來的人生變化。

但如果是大一大二,很多根本還沒有踏出舒適圈的打算,因此任何東西聽來都比較像冷知識。對這種情況,解法之一是奮鬥敘事的關鍵抉擇,什麼名人生平或動漫主角解析,在哪時做對或做錯什麼之類的。

(類似產品體驗的各式細節,並強調利於行銷的點)

其實這類敘事,多少有點過度簡化或倖存者偏誤的嫌疑,但大一大二通常還沒意識到人生困境的鬼打牆性質,所以強調複雜度也體感不高。

.中學生:知識連結

中學生的位置有點尷尬,他們已自居為大人,但生活環境與經驗卻比較受限(網路世界除外),尤其是身處舒適圈內,同時對「現實世界」的認知還很模糊。

也就因為如此,連結到「有聽說但不太清楚」的知識,會比較重要,加入一些鬥爭元素更好,誰和誰在吵什麼之類的。奮鬥敘事算適用(喜劇或悲劇結局都行),但可以更強調背景知識的解說,有時可以到奮鬥/背景五五開的程度。

大致說來,高二到大二我會強調奮鬥敘事+解釋關鍵抉擇,國二到高二則會強調奮鬥敘事+解釋背景知識。

(相當於說明產品出現的各式場景,以及會發生什麼事)

當然,這裡說的只是資訊的呈現與認知,實際上,主題方向、素材蒐集、備課心力等都會有影響,而且很多時候可以混搭。

此外,對網路原住民而言,任何敘事只要跟網路有關,都能引發額外興趣,而且他們對網路生態的觀察,通常比我這個世代更細緻(要說是小圈圈更多也行),只是常遇到不知如何(用文字)表述的問題。

.小學生:情境分類

小一小二,和小五小六,基本是兩個不同群體。

小一小二可以直接和學齡前(5-6歲)一起算,還處於字認不全、生硬字詞不懂的階段;但小五以上如果已有閱讀習慣,知識量常常超乎預期。至於小三小四算是轉換期,各人情況差異很大。

也就因為如此,小四到國一可以直接採取奮鬥敘事的簡易版,並轉而強調決策細節,譬如這樣做想達到什麼目的、那樣做為何不如預期、什麼人特別(不)想這樣做之類的。

(有如在寫產品使用說明書)

而且必須大量採取「譬如」、「就好像」,用情境相似性來協助理解,稍微岔題也沒關係。類似做法也能用於高中生以上,但議題要比較複雜或規模較大,否則太無聊。

比較理論地說,這是在把諸多情境歸納成不同類別,並解釋哪個類別的事件大約可能有何發展。當然,事件分類有很多種標準,不同群體文化通常會發展出自己的一套。

.學齡前:字詞定義

小二以下我都算作學齡前,這個階段能把稍微複雜的情緒、行動與事物給解釋清楚,就算很不錯了。而且最好搭配大量的圖案。

(簡而言之,就是解釋產品設計用來做什麼)

其實無論哪個年齡層,搭配圖案一定比較好,但學齡前蠻常會特別注意影像細節(畢竟沒手機、不懂文字),有解謎意味的圖案其實意外有用(或你直接問圖上的哪裡有XXX),當然這東西得花力氣去準備。

當然也可以用觸覺來輔助,常見的是摺紙、貼紙、拼圖、畫畫等,而且也有自行摸索的效果。

另外就是,帶點天馬行空的幻想很有用,譬如水龍頭插在西瓜上再打開,會不會噴西瓜汁。

雖然有時看來歪題歪很大,但我常常覺得對他們而言,「大人們」動不動就會拿出「把不可能變可能」的東西,那我當然也可以試試,儘管有時帶點挑戰禁忌的意味。

「大人們」知道那叫科技以及科技不能做到什麼,但在小二以下,任何事都是有點可能的。這一點很可貴,但隨著社會化加深,它不會維持太久。

另外就是實作上會遇到的一些問題:

.比例選擇

剛剛講了很多,從理論濃縮、知識連結、情境分類到字詞定義都有。

當然這主要是比例問題,年齡越大越需要理論濃縮,年齡越小越需要字詞定義,實作上一定是混搭的,只是哪個部分要特別多或特別少,只能用經驗法則來預判,現場再看情況調整。

因此我個人是不太能拿制式教材上課的,雖然很多時候那是有效工具,但給我用我反而不太會教了,跟我的預判與調整習慣相衝突。

也順便講一下特例問題。簡而言之,總是有人特別聰明,也有人特別沒反應。但長期下來我發現,一般被認為「聰明」的學生,其實是反應快或說話主動,反倒看似無動於衷的學生,其實可能在思考延伸議題。

因此你最好設計一些,能夠展現思考過程的機制。我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手寫回答開放式問題,但放在課程中後段比較有效。若人數少或年齡偏低,用對話法效果較好。

我不太肯定,社會大眾是不是比較喜歡,只要是同一課程,所講內容甚至所用語氣都一模一樣,但已經磨到非常頂標的那種類型。

但我覺得我難以做到。那樣其實跟YT或TED無異,有這種技能的應該直接去當流量網紅,不太需要吃講師這碗飯,除非你能一場收幾十上百萬。

.人設轉換

跨度二十年,如果一定要弄條線來搞二分法,我會選擇小六或國一。

小六以下,你的語氣必須篤定一些。由於社會化還不太明顯,這階段的學生需要辨別,哪些東西屬於硬規矩(不容許特例,具有難以避免的後果),哪些東西可以軟變通(容許特例,某程度可以協商或補救)。

如果學生講一些奇思怪想(要給誰死之類的),或看到問題隨便亂答,必須勇於制止他們,否則情況會越來越難控制。當然多數時候,用開玩笑的口氣應該就行,但也得要有明確底線。

簡單說就是,故事家與管教者的融合。

國一以上尤其到高中,已有反抗權威的衝動(雖然不見得展現出來),太過強調誰對誰錯、誰道德誰邪惡,反而有種灌輸感。而且現在網路上,任何事情幾乎都可以查到反面資訊,再也不是教師、教科書加報章雜誌壟斷資訊的年代了。

因此在這個階段,要做得更像報導:同時呈現正反方觀點、這說法誰會喜歡誰會討厭,這案例引發大家哪些反應,再說你自己傾向哪邊以及有何理由,這樣的順序會比較好。

如果一定要討論正邪,應盡量把立場問題轉換成技術問題,也就是強調怎樣做才解決了困境,或說哪些做法短期見效但其實會有長期成本,然後再說誰選擇了哪一邊。直白說就是,在報導裡悄悄加入推銷成分。

另外,偶爾說一下自己的糗事,會讓學生更覺得你是個真實的人,而非某種樣板角色。

.用詞轉換

高中以上適合的名詞或動詞,尤其跟網路梗有關的、自帶聯想或情緒效果的,常常不太適用於小學生。

這是我最常遇到的卡關點:對成人而言很生動、一針見血的詞語(譬如鄙視鍊、情緒勒索等),必須轉換成非常情境式的感受+動作,誰有什麼感覺所以怎麼做,然後大家覺得怎麼樣之類的。

也可以大量採取「譬如」、「就好像」等對照式解說,在理解上會很有幫助。小小缺點是,小學生們會大約感到有懂,可是要他們講則講不出來。

這樣的狀況,比較理論的說法是,小學生比較能理解操作型定義,但不太容易把握概念型定義。因此如果要設計開放式題目,或有更多對話討論,最好也往操作型定義的方向去做,概念型定義則用填空或選擇,或直接放在題目裡當註解。

當然,實作上都很需要經驗累積,而我還在學習。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哲學開箱文「你一開始做哲學教育,接著研究哲學故事,最後差點成了哲學笑點。」 哲普作家 台大兒哲中心研究員 國體大兼任助理教授 粉專:哲學開箱文 合作邀約:yschou0910@gmail.com
  • Author
  • More

當經濟被追趕,就有人被時代拋棄

一生應讀一萬本書?

當體制與理想背離,人們就會選擇逃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