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無法實現的居住正義 終將使貧窮成為世襲-《下一個家在何方:驅離,臥底社會學家的居住直擊報告》
我想要寫一本書談貧窮,但我不想把重點只集中在「窮人」與「窮地」之上。我想貧窮是一種關係,而這關係裡既有窮人,也有富人。對我來說,想了解貧窮,就不能不了解這段關係。這樣的想法讓我出發,踏上了探尋之旅。我開始思考有沒有一種過程將窮人跟富人連繫一起,有沒有一種過程裡可以觀察到窮人與富人的相互依賴與掙扎。驅離,就是這樣的一種過程。
談論單身女性在經歷產業轉變後,離開居住的小鎮,並開著房車在美國中西部「遊牧」的電影《遊牧人生》,不只贏得2020金獅獎,更在今年奧斯卡獲得最佳影片等大獎。其中除了談論經濟衰退,造成的「下流老人」現象外,持續高漲的居住成本,更引發不少討論。然而,比起點影中的敘述,美國的居住正義議題其實更加複雜,其中更牽涉龐大的利益與種族問題。
擁有合理的居住環境,或許是大部分人認為的基本人權,不過在資本主義的操作下,租屋成為商品與市場,這樣的基本人權也成為剝削社會底層的最佳工具。實際進入底層租屋社會,深入房東、房客的日常,社會學者馬修・戴斯蒙(Mathew Desmond)以第一手的觀察,完成了作品《下一個家在何方:驅離,臥底社會學家的居住直擊報告》。佐以各種資料與分析,他將帶領讀者看清失衡的租屋市場,如何成為壓垮窮人的最後一根稻草,不只一次次強化社會階級,更讓貧窮將人推向犯罪的懷抱。
「家」代表的不只是實體的空間,同時也是虛擬的心靈寄託,當實體的家無法穩固,帶來的不只是動盪的生活,自信心也會跟著受到打擊。隨著美國大城市的公共住宅政策失敗,租屋市場成為一門生意,不只出現大量的書籍,房東們也樂於參加各種講座,精進自己的致富之道,其中許多人,更是靠著轉化窮人的困境為商機,藉由吸乾他們微薄的收入,成就巨大的財富。
在這個龐大利益結構中,理應追求公平正義的政府與法律,也成為房東的最佳助手,其中「驅離」,更是他們能夠靈活運用的最佳談判籌碼。
付不出錢就睡馬路!不只對於帶著小孩的單親媽媽而言,彷彿致人於死的魔咒,其中黑人女性更是最大的受害者。但就算是能夠以勞力換取房租減免的男性(大部分是),其勞務報酬與付出的心力,也是遠遠不平等。然而,當他們擠出可能超過九成的收入,換來的卻是惡劣的居住環境,有時甚至還必須賠上孩子的健康與自己的尊嚴。尤有甚者,就算付出房租,還是可能因為各種原因遭受驅離。
藉由作者親歷現場,《下一個家在何方:驅離,臥底社會學家的居住直擊報告》呈現的不只有冷冰冰的數據,而是八個弱勢家庭如何重複經歷驅離的過程,雖然故事不盡相同,但同樣的結局都是貧窮不斷世襲。此外,藉由這些家庭尋求社福協助卻屢屢碰壁的過程,作者也呈現出理應幫助窮人的福利法規,如何成為高攀不起的施捨,一步步將他們推入更深層的漩渦。
無論這團亂局的出口在那裡,有一件事我們可以確定:美國的現狀是一種極度不平等、是不給人機會翻身、是對人類基本需求的否定與無動於中、是在看著人無端受苦還去當幫兇——這種現狀對比美國高舉的任何一項價值,都是莫大的諷刺。任誰都不可能找到一派道德、一款倫理、一部宗教經典,或任何一篇聖者的教誨,可以搬到美國現狀的面前,然後告訴我們這樣沒有什麼不對。
不只美國,居住正義近年來也成為台灣的重要議題,尤其是4月底全球出生率調查出爐、台灣墊底後,高房價也再度成為討論重點之一。然而,隨著疫情持續延燒,影響資本分佈結構,各國的中產階級勢必將減少,貧富差異擴大已是進行式。《下一個家在何方:驅離,臥底社會學家的居住直擊報告》作為2017年榮獲普立茲獎作品,除了點出問題,作者也在書中提出了解方。雖然書中的內容主要是美國的過去與現在式,但我們依舊有機會,讓同樣的情景能夠不會成為台灣的未來式。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