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出土千年前的人腦:鳥取縣青谷上寺地遺跡
鳥取縣在2021年10月30號舉行了「續.倭人的真實—在青谷上寺地遺跡生活過的人們(続・倭人の真実 -青谷上寺地遺跡に暮らした人々-)」的講座;在會前,鳥取縣知事與木本地域創生推進部長先揭幕了由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監製修復的青谷上寺地遺跡所出土的彌生人面貌。而鳥取縣也同時公開向全國募集與這尊彌生人相似的現代人面孔,只要附上個人照片與聯絡資訊,經鳥取縣認證真的很像的十名入選者,在明年一月不僅可以登錄成為「鳥取彌生王國」的初代國民,更將會受邀參加「青谷彌生人大集合」之旅,並獲得「鳥取縣美味野味」作為獎品。這項活動也意外的受到注意蔚為一個話題。
(說是最近的新聞,這一篇稿子從2021年活動公佈躺到了2022年結果公告...)
鳥取縣有兩個相當著名的遺址,一個是著名的妻木熊貓晚田(むきばんだ)遺跡,另一個就是青谷上寺地遺跡。青谷上寺地遺跡在2008年(平成20年)被指定為日本國定史跡,後在2014年有擴大追加。這個遺跡在九零年代末因鳥取縣道路建設而進行初次的調查;由於豐富的彌生時代出土遺留,又被譽為「地下的彌生博物館」。
青谷上寺地遺跡位在鳥取市青谷町,距今約2400至1700年前,屬於彌生時期的聚落遺址。當時的聚落中心位在青谷平原的高地上,面向日本海(好一個我家前面有潟湖、後面有森林與溼地...),選到一個好地方定居生活,在此生活的人們自然也留下了不少生活的痕跡;在多次的調查發掘中,不僅有水田耕作遺留、建物遺跡、火燒痕與貝塚等遺跡,更發現水路以及土木工程的遺構。
不只是遺跡,大量的遺物也伴隨著遺出土,舉凡生活維生的農作、漁撈工具之外,遺址保留了許多木製工具與鐵器。而能夠遺留那麼多當時的物品,事實上多虧了遺址的特性,沼澤環境提供了良好的保存條件,才能讓我們在今日透過這些物品一窺當時人們的生活。青谷上寺地遺跡有許多有趣的出土物,但最知名的莫過於出土頭骨中所遺留的人腦。
這個遺址共約出土5,300件人骨,推測約有109個體數,並在其中三件發現存留的腦組織;三件有男有女,腦部保存狀態大約是1/4~1/5。這雖然不是世界首例紀錄(過去在世界其他地區也有幾件人腦出土紀錄),也算得上是相當難得可貴的資料;2001年研究者嘗試從當中抽取DNA進行研究,但未能成功取得。而檢視這些出土人骨,在新舊研究中皆可以發現不少有武器(如金屬製的刀劍或銅製的鏃等)所致的創傷痕,出現的位置在髖骨到頭蓋骨都有,除了可能因爭鬥所在遺骨上所遺留的痕跡,也觀察到有肢解的痕跡,這樣大量的遺骸出土是什麼樣的衝突或是情形下產生的呢?這一直是研究者所好奇。甚至也有一種看法是根據魏志倭人傳中的記述,提及到當時倭人若犯法者重則滅其門戶,而因此推論或許這樣大量的人骨群與當時的社會習俗有關也不一定。
青谷上寺地遺跡除了是出土遺物眾多與稀少的人腦出土,在物質上有其吸睛與特殊性,事實上透過新的科學技術的使用,也提供了學者在面對「倭人」成立以及彌生時代過渡到古墳時代的研究有不同的思考。
回到復原頭骨面貌這件事上,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的坂上和弘談到,復原人像有兩大需要滿足的要點,頭蓋要保存良好且顏面部分的骨頭必須盡可能留存。青谷上寺地遺跡的人骨可以說保存的十分良好,但是在眾多的頭骨中要如何選擇要復原的樣本,事實上也經過一番挑選。候補的七個頭骨樣本其實面部型態各有不同,最終所選擇的樣本是以帶有青谷上寺地遺跡出土人骨主要特徵的頭骨樣本為標的:具有腦遺留、帶受傷痕以及經火燒;而所修復的頭骨樣本,亦為出土的三件腦部遺留中最完整的,DNA保存狀況也最為良好;經過分析,可以知道其母系為渡來人系、父親為日本列島的繩文系集團。
基於這個復原結果,鳥取縣加上宣傳活動,成功的讓這個結果躍上新聞版面(連台灣新聞也有報導)。經過了幾個月的募集與徵選,最終以上寺地 弥八(かみじち やはち)為這尊復原彌生人命名,同時選出了10組入選的似顏投稿以及4組特別賞,也上傳了結果發表的影片。
青谷上寺朗的臉透過社群媒體的轉發,大概不少人已經記住這張青谷彌生人的樣子。不過除了透過現代科技所復原、看起來較為真實的彌生人樣貌外,在青谷上寺地遺跡其實還有另外一件可以讓我們想像彌生人的樣貌的出土物——刻有樣貌的浮石加工品;外形似車輪,在一側刻有長得像笑臉薯餅人臉,橢圓形的眼睛跟半圓形的嘴,笑得令人心底發寒。
只是藉「青谷上寺朗」的新聞,補充一點點青上谷寺地遺跡的概況,其實伴隨這個復原有很多拓展的研究方向討論,特別是當時日本列島與韓半島之間的集團互動與交流,以及經典的對於稻作文化起源的探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再近一步地找資料哩。我自己看這個新聞,覺得好玩的點在於,日本在這方面總是不會讓我失望(笑)算是蠻成功地帶動這個遺址的知名度與研究成果(姑且不論有多少人認真看待)。這個活動,一方面很有宣傳效果,另一面令人好奇,大家如何思考這種跟OO人「相似」的感覺。
其實「彌生系」/「繩文系」的分類不難見於網路上或是日本平面出版物中,甚至2005年在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甚至舉辦過一個特展「弥生vs縄文」(這個展真的超級有趣!)。不知道為什麼老有種覺得這樣的分類是否已經過時了(一種個人的莫名偏見),但這幾年還是陸陸續續會看到以「彌生系」/「繩文系」、「彌生型」/「繩文型」在討論個人的工作傾向或生活習性之類。即便可能對許多現代人來說,可能就只是像看血型分類,你像O型還是A型,是狗派還是貓派這般,但我覺得在這些分類當中,總有個很隱晦的文化分類與想像參雜在其中,並且可能仍然可以觀察到日本國族建構下遺留地影響。不過這就只是個人的好奇跟觀察。
話說回來,鳥取是個很棒的地方,除了鬼太郎還有沙丘之外,真的不要錯過青谷上寺地遺跡跟妻木晚田遺跡;前者交通好到,只要能到JR青谷站,走路就可以到,還有開發實境導覽APP(地下の弥生博物館青谷上寺地遺跡AR)。(妻木晚田遺跡個人則大推,擁有無敵海景不去可惜,如果是遺跡愛好者,沒有大眾交通工具,來回走兩個小時都值得一訪)。
以上是山陰愛好者的私心業配,謝謝收看。
參考資料:
「とっとり弥生の王国 2021 Autumn 特集 続・倭人の真実」講座資料
とっとり弥生の王国推進課(鳥取縣政府官方網站)
青谷上寺地遺跡(「邪馬台国大研究」網站,有些早期的報導整理)
想看青谷上寺地遺跡的發掘報告?這邊請。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