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來自思考,創意來自關心

簡.不簡單
·
·
IPFS
·
事實上,學習並非學會很多新的東西就是進步,而是從舊有的東西中發現新的含意和新的理論,這才是促進人類進步最大的原動力。

時代不同,台灣的教育已經慢慢從過去「有標準答案」,到現在完全是「素養導向」注重非認知能力發展。

孩子適合什麼樣的學習、什麼樣的學校

他將來要面對20年的世界 他該要有什麼能力,那絕對不是現在學知識能夠到達的

家長對孩子的期待,在進入社會以前希望孩子在學校學到什麼:

人際相處溝通能力、批判思考邏輯推理、認識自己發揮優勢,學科專業反而在後面

教育轉型的十字路上,老師開始束手無策,家長對學校沒有信心,還沒轉過去的過程中跟同儕比較,父母又很在意孩子學科上面的表現

目前大學入學只看學科 評量標準兩段沒銜接起來 未來銜接職涯,企業界選才還是看科系,履歷表看前面幾行後就沒再看下去了在這樣氣氛跟文化底下,大家都希望有個好學歷 進入受薪階級高的公司。教育應該是使每個人不一樣,而不是使每一個人都一樣,不應該有力道或權力去定義一個人的價值。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學生 家長 老師 企業界 需要全面性轉軌 大家必須共同轉軌才有辦法轉型成功。要達到共識本來就很困難,再過10年會不會改變,產生更多替代,如果沒有新的可能性 大家只會相信舊有的道路

嚴長壽說過:「不論是教育、政治、媒體、年輕人的未來,甚至台灣的未來,解決問題的答案不在政府,不在立法院,不在媒體,而在你我。」

台灣生活的方便、穩定、舒適安全與民主,在亞洲來說是首屈一指的,這是經過多少世代的努力與付出才營造而成,同時也要配合整個人文社會的先天條件才能孕育出這樣的成果,並非純靠努力就可得來。大家共同希望台灣明天會更好,台灣不缺競爭力,欠缺的可能是上一代那種隻身闖天下,在陌生國度打拼的創業精神。

捲起袖子,從自己做起吧!沒有開始一切都是枉然

民主需要國民分享共同的生活經驗,進而克服、容忍彼此差異,才會在乎共同的利益。

本篇以「提問」→「引發思考」→「和生活連結」→「關心、感恩、良善的社會」培養正向學習的第一步,與傳統評鑑制度抗衡,在幸福滾輪上邁進。

  • 鼓勵提問

教育的目的不應只是教出有品格的學生,更要能教出他們獨特的性格。

社會是多元組成的,不是全部人都是工程師、老師,也有藝術家、表演者等等用自己的長處跟別人競爭,不拿放大鏡去檢視他們的短處。希望孩子每天上學都能照樣做自己。

「提問的權力」,回答錯誤也沒關係,老師教的不一定是對的

安靜的教室,很少讓學生表達意見,不回應也是一種回應

孩子問題千奇百怪,有時候會遇到難以理解或很難回答的問題,很容易就會迴避或置之不理,有時是不確定回答是否正確,擔心如果回答錯了會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

孩子會覺得自己的問題不被重視,問了也不會得到我想要的答案;或是在意別人的眼光,對問題有顧忌,對挑戰卻步,自然不會勇敢地提出問題,這也失去探索答案的機會。

因此「打破形式」很重要。只要不是不道德對對別人造成傷害的行為,就應該肯定並對孩子的言行表示認同。不同個性的人做事的方法也不同,應該站在孩子的觀點來看他為什麼這麼做,而不是用父母的觀點或旁人的觀點還評判孩子。

老師扮演類似「橋梁」的角色

讓孩子勇於提問,首先要具備開放的態度。應該摒氣「要正確回答孩子問題」的強迫心態,可以告訴孩子「我覺得應該是這樣」「我知道的就這麼多」,然後讓孩子自己進一步去找答案。教他們解決問題的基本步驟,不要下指導棋告訴他們怎麼做,當他們解決了問題,就會對自己的能力更有信心。

善於提問的孩子也是接受過很多提問的孩子。除了知識或資訊等問題之外,提一些具體或意想不到的問題,能夠引起孩子的興趣。

老師應該示範出一種好的學習方法,老師只不過是另外一個學習者,與其期待老師總是有對的答案,不如讓學生自發、互動、共好,學生自然就會養成這種學習習慣。

無關年齡大小、地位高低,蘊含了平等精神。對探索新知的渴望,如果有不理解的事,都覺得要提問、討論。說出自己的想法,樂於與對方辯論。產生「衝撞」,自己所知道的和對方所知道的混合在一起,碰撞出火花,開啟新的道路。

  • 引發思考

學科考試導向 還是慣性,學科知識怎麼轉化成為解決問題的能力

解決問題讓我們變得更好、更堅強、更快樂,問題會逼著我們用不同的角度看事情,激發出自己都不知道的潛能,甚至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要怎麼過。

培養獨立思考解決問題能力主要目標在於當遇到困難,即使孤立無援,仍然能夠自信地解決複雜的生活問題。

如果把失敗當作終點,學習就沒有幸福感,失敗是個經歷,練習重新站起來的耐挫力。人生的遊戲場上處處隱藏難關,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可能成為孩子恐慌和焦慮的重要來源。

如果對自己的弱點感到不滿或苦惱,應該要思考「要怎麼做才能把自己的弱點變成強項呢?」轉換觀點:弱點也可能成為優點。

解決問題的方法可能有很多種,不可能每一種都一樣好,玩遊戲也有比較好跟比較爛的玩法,應該判斷怎麼做才是對的。

知道怎麼做才對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有些時候即使你知道怎麼做才對,你也可能沒有勇氣去做。你可能不敢跟家人或朋友討論你遇到的問題;或是擔心做了你認為對的事會讓你顧人怨;或是你總是在煩惱別人會不喜歡你。

學習如何過一個充實的人生,並且做一個自己會感到驕傲的人。


發表是吸收的利器。真正厲害的是講出來的人,因為會從腦轉出去,可以訓練邏輯脈絡與思考力。總是在問問題和尋找答案的孩子有比較寬廣的思維和視野,知道周圍發生的事情,對世界及其運作方式有更全面的看法。也觸使孩子有動力去達成下一個里程碑,不會只想坐享其成。宇宙這麼大,你只是中間很小很小的一塊。很多東西得來不易,透過學習,你該學會謙虛、尊敬。把世界活得大一點,路再走遠一些,多愛別人一點,內心的自己少一些,空虛寂寞和煩惱就會更少一點。


以台灣來說,學生只要顧好自己的學業,是個滿自我中心的職業或角色。長大後可能成為自私、從眾、被慣壞和追求物質享受聞名的人。對金錢世界還沒有很多的概念時,人對財富的渴望和貪慾無窮。市場驅動的社會有一個缺陷,它會讓美德變得毫無生氣。作家塞內卡說:「金錢與財富並無法顯現一個人的價值,但美德可以」為了恢復我們的公共生活,我們要更努力地去練習這個美德。

  • 和生活連結

學習不是在真空瓶裡學習,社區經營文化帶進來 , 問題來自他的生活情境。

孔子是先知先覺的教育家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孔子說:「溫習舊知識時,能有新收穫,就可以做老師了。」

溫故而知新是創造力之源,所有創造都需要從概念產生,而概念是由舊有的東西引發而來,譬如:今日的汽車並非無中生有,它是由幾千年的牛車逐步演變而成。

經常對孩子說「再想想還有沒有別的」,比起最好,還有更好的,與眾不同才叫做創意。

創造力與人性關懷息息相關。人之所以會沒有創意,往往是因為沒有關心的對象或是事務,否則自然會動腦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就是創意的原動力。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只知道關注自己,就會自私冷漠,而無法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前瞻性見識。

就像「理財」是一種生活教育,並非一種口號或理論。在學習管理錢、使用錢時必須培養良好的觀念與態度,否則將只是培養出一位「唯利是圖」的人而已。

開始工作後覺得,去了一趟學校出來,怎麼就忘記了愛與幸福,價值觀漸漸偏差。

心情起伏大,以牙還牙,遇到擋路者、不合我意的就生氣。拿錯餐、沒有領到優惠就在網路一星評論想讓他們付出代價;事先規劃好、時間空下來,結果又有意外;客服人員說可以,實際照步驟走卻不行,責任還互踢皮球等等。

對周遭環境與對他人欠缺關心,只是一位自私鬼。學習理財觀念與品德培養雙管齊下的平衡教育是目前的趨勢。

身為父母若能從小跟孩子一起準備教育基金、參與理財儲蓄計畫,學習儲蓄理財,這在孩子成長的過程是一項極佳的學習,父母要盡心以身作則,教導孩子如何運用金錢,有效地花費使用以及投資等觀念。

社會的眼光看重金錢,而不是友善 綠化的隱喻等,我常在環保和生產間拉扯

覺得浪費材料對環境有害 但嘗試又要材料的成本,換其他材質又做不出形體 受限於材質,常常使不上力

沒有反思和生活做連結,大家漠不關心,可以想像身處的社會、社區 家庭 國家 世界放任著別人 等著別人來解決,覺得自己無能為力。好奇是智力、堅持和對新事物的渴望三者合而為一。當一個人對它所學習的事物由衷感興趣時,它就會懂得更認真,會有效地處理信息,找到知識間的更多聯繫去探討更深層次的問題,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

專業是一部速度卓越的好車,但愛心是續航力。


旅行的美好不能獨享,一起參與規劃

規劃旅行的工作,要獨自進行嗎?

自助旅行的規劃工作,都扛在自己身上,其他家人只要聽從指示,跟進跟出、跟前跟後嗎?

當然不是!準備行程規劃的時候,就該拉小孩進來參與!

兒童百科、大科學、各種繪本等,書裡有各種世界景觀與地理的介紹;當媽媽開始計畫一趟旅行時,小孩閱讀的內容也跟著以旅行的目的地為主。一起翻看相關的書本,查看各種圖片及資訊:閱讀百科無疑是他們生活和旅行的一部分。

藉由閱讀,親子一起討論歐洲有哪些國家,我們要去的是什麼地方。


動手參與家務的孩子才出得了門,在【Choyee體驗式教養】中姊弟倆總是樂於工作(家務事)。掃地、曬衣服、削水果等,對家務的熱切參與,以及主動分攤媽媽辛勞的動機,只是因為他們把家務事當作遊戲,也因為他們自己動手做,深深明白家務的維持不易,因此更知道每個人在家庭裡都該負起家務的工作。畢竟在學校與社會的適應上,協助公共事務的推行是團體內每一位參與者的責任與義務,沒有不勞而獲的事。

讓孩子了解家裡經濟狀況與認清事實有助成長。實際讓孩子知道家中每月實際開銷,例如房貸、車貸、交通、水電瓦斯、伙食、加油錢、保險、旅遊等希望孩子擁有良好的環境與物質狀況,但有時反讓孩子處於一種優裕的假象,認為所有物品都得之容易,卻毫不珍惜。

從家務勞動培養生活態度

許多孩子在家裡沒有機會動手參與家務,爸媽總是大小是一手抓,抱持的觀念無非是:怕孩子危險、怕孩子太辛勞、讓孩子自發性地感謝爸媽如此為他設想...

把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造成孩子對父母過度依賴,因而阻礙了學習獨立的能力。父母必須耐心地觀察孩子,給他們自己嘗試做事的機會,即使花很多時間也要鼓勵他們的獨立性。

孩子嘗試自己做事情後,父母的確要花些時間耐心等待和做善後的工作,但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還記得孩子第一次能自己穿衣服時的場景嗎?通過獨力完成一件事情會讓他們感到自豪並提高自信。進而受到鼓舞想要主動學習和掌握新技能,以解決更複雜的問題。

五體不勤的孩子,容易將一切視為理所當然,不懂得珍惜身邊微小的幸福,容易以自我為中心,不知感恩惜福。這樣的孩子出了家門,無疑是一個大包袱:抱怨旅行困苦艱難、抱怨住宿環境不佳、抱怨食物不易入口、抱怨爸媽忙著找路、認路,沒照顧到他的每項需求...

記得「多讚美」與「感謝」話語進行獎勵,讓孩子願意做家事,不要用「命令」的口氣,要求孩子,反倒成為不想服從的負擔。

透過真實生活情境的學習、自我探索、討論,過程中看見孩子差異性,讓他知道他的差異怎麼形成他的力量,看到自己的強處 在環境、世界座標找到定位,看到他自己的熱情讓能力發揮,以終為始,創造自己的生活。

鼓勵參加志工,如為動物收容所的動物收集食物、毯子和玩具;到療養院與老年人一起聊天、吃午餐或閱讀,以及幫助社區清理垃圾及樹葉。對他人友善、改善他人的生活,學會感激自己所有的一切,看到自己有能力創造更美好、更有同理心的世界,這是成為領袖具備的「僕人」領導思維。做義工的確需要付出時間和勞力,賺不了錢,但獲得滿足感和快樂。快樂幸福源自於人與人之間彼此良善相待,良善是做善事不求任何回報的無私行為,

  • 感恩、良善的社會

可以幫助有需要的人是一種很棒的感覺,從一個小小的善行開始,從感恩中滋長。當你對生活的一切心懷感謝,你會比較容易看到那些沒有那麼幸運的人。

教育 創造幸福生活的前景才是最終的終點

不是有職業就好,還要是個不錯的職業

還要能發揮你專長的職業,所得要有辦法讓你過到你希望的生活。

對個人、社會與國家發展有貢獻,每個人的工作都該有相應的價值才是。

現在的老師幸福嗎?


教室社群化 越來越重要,社會使命感導向,自我效能感會比較強 充分理解到教育使命,而不是只是把它當成工作

自發性地願意改變、願意學習 全校在辦學, 一起備課一起上師培課程

特別有活力、有創意的老師帶進來的熱情渲染的刺激其他人更積極作育英才,讓孩子們成為社會正向力量,老師這份工作便會成為很有價值的志業。


無論成績好壞,每個人分到的錢都一樣多,如果是這樣,那何必那麼用功呢;只有成績頂尖的學生才以有錢拿,用這個做法來鼓勵大家多用功,那怎麼用功成績也不好的還要努力嗎。面對這狀況出現很多名詞:「躺平」、「安靜離職」 、「內捲」等。

我們很難控制這些不公平的程度,因此要多做功課,換位思考。不是只有我覺得我好就好,而是了解別人需要什麼、我在別人眼中我的故事怎麼說他們才會有感覺、才會聽得懂等。

在認識自己與認識世界的同時,不要過地高調覺得自己是對的也不要過度低調自卑沒有信心。

如果一個人覺得自己沒有用,就會失去所有動力,不會有任何慾望。整天遊手好閒不想工作、仰賴父母親生存的尼特族;應該工作的年輕人卻拒絕教育與雇用,這對企業與國家經濟來說是一大損失。若要解決必須讓這一類的人,政府會制訂對策讓他們學會獨立自主,培養工作的熱情。

每個人都需要有讓別人看見自己的舞台,尤其是自信心不足的人,更需要從別人眼睛中,來知道自己是誰。

話語中的良善建立自信,思考中的良善造就內涵,給予中的良善產生愛。~老子

良善對我們的生活滿意度有重要影響,增進持久的幸福和利他思維。良善不是一種美好的感受,而是一種善意的行動。它也可以被稱為仁慈、利他、同理心、禮貌、慷慨或熱情。良善是以自己、他人、動物、大自然和地球希望被對待的方式相待,並發出內心和持續做出體諒、關心或幫助的行為。此外,在與人相處時,能體貼關懷他人,同理他人的想法、情感或行為。


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有愛-雨果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簡.不簡單職場新人 致課業壓力摧殘下沒什麼想法的人 擺脫迷惘 掌握自己的人生 社會創新|永續發展|翻轉教育 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90388927196&mibextid=LQQJ4d 合作/讀者通信請洽:1in10learnsth@gmail.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2024秋-北海道9日自由行~札幌、星野TOMAMU、美瑛、旭川

了解經濟、金錢教育
17 篇作品

帳目表與信用卡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