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文明理性的崩解 遠比我們想像得還要容易快速—《歐洲鬼地方:戰後德國靈異治療的狂潮,如何揭露科學理性所回應不了的創傷?》

WencheWu
·
·
IPFS
·
儘管難以置信,但這種類似於中世紀的情節,就發生在不過就在幾十年前,甚至還因此誕生了比當時的德國總理還要出名的人物,而在這樣的「迷信」也反應了當時,德國百廢待興、已經準備好展開新未來的表象底下,未被好好處理的集體焦慮與罪惡感。

有時,我們必須傾聽鬼魂的聲音。因為,就如社會學家埃弗瑞.戈登(Avery F. Gordon)所述,在一個幽魂出沒的社會中,「鬼魂往往帶來重要的訊息」,但「不是透過學術論文、臨床個案研究、劍拔弩張的公共爭議或令人麻木的事實報告等形式」。有些問題,因為它們的本質,需要我們對另類的現實更敏感,才能獲得解答。

當談到二戰戰敗國,德國經常被用來當成一個經典案例,除了主動面對發起戰爭的責任,戰後快速的重建,更讓他們在短時間內重回到歐洲強權的地位,並且成為歐盟的主導者。然而,這是整件事情的全貌嗎?那像是童話故事般的情節背後,又有哪些外界並未真正看見、了解的掙扎與衝突?

《歐洲鬼地方》是一本關於德國戰後社會景況的社會文化史,呈現了在戰敗、受到戰爭罪指責等一連串挫折後,在德國各地普遍興起的靈異治療風潮。儘管難以置信,但這種類似於中世紀的情節,就發生在不過就在幾十年前,甚至還因此誕生了比當時的德國總理還要出名的人物,而在這樣的「迷信」也反應了當時,德國百廢待興、已經準備好展開新未來的表象底下,未被好好處理的集體焦慮與罪惡感。

二戰過後的混亂 讓德國社會從理性科學走向迷信

在這本作品當中,故事主要圍繞在1949年後開始聲名大噪的「神醫」葛洛寧身上,儘管看似不起眼、甚至有點寒酸,但在成功讓一位癱瘓的男孩重新獲得走動的能力之後,成為眾人追捧的目標。在極度理性、科學化的納粹政權之後,迎來這樣充滿宗教與神秘主義的風潮,在當時引發各種討論,但這當中卻獨獨缺乏了那些與二戰有關的「關鍵詞」,而諷刺的是,那些德國社會決定噤聲不提的因素,或許才是這一切現象最根本的原因。

把疾病描述成惡魔的罪行,還有上天的懲罰,並且藉由小錫箔球來傳遞能量,甚至是只要看到現身,就能夠讓醫生束手無策的各種疾病獲得改善,老實說類似的情節,其實就算是在其他宗教當中也並不少見。但相對於這些帶有濃烈宗教色彩的行為,書中大量尋求幫助的德國群眾,或許才是《歐洲鬼地方》當中值得觀察的重點。

當科學無法成為救贖 靈異治療當道的那個年代

儘管屬於戰敗且被認為是「做錯事」的一方,但德國民眾在這過程中所感覺到的挫敗、羞辱、憤怒、委屈,其實也是需要被好好處理、消化的一種創傷;相對於好好地去整理這樣的情緒,社會集體的沈默不提,表面上像個改過向善的孩子,傷口卻在他們的心中腐爛、並且轉化為身體上的不適與失能,就是這一切提供的土壤,讓當時靈異治療得以成長茁壯,甚至一度成為必須要積極處理的社會議題。

德國的「神醫」風潮來得快去得也快,並且在國家穩定發展、前途一片光明的情況下受到世人淡忘,但這樣的歷史,卻也讓人能夠深刻體會到建構現代社會基礎的理性與秩序,是如此脆弱。隨著難民議題持續、極右派再度於歐洲興起,這些現象似乎也暗示著同樣的危機依舊存在,並且隨著時局逐漸混亂而蠢蠢欲動。「鬼地方」的陰影絕對不只存在於歐洲,而或許唯有學會聆聽過往「鬼魂」的聲音,才能避免成為其中之一。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