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ters 17]《單一文化的陷阱》之對於單一文化的省思

FischKatze
·
·
IPFS
·

(一種超緩慢整理書摘的節奏...終於到尾聲了。)

在《單一文化的陷阱》的系列第一篇,架構了單一文化與經濟故事的定義後,接著在第二篇依循作者的篇章安排,整理了作者在書中指出的「經濟故事如何在各領域影響著我們的思維和行動」。當時看書,有時候順著文字一句句閱讀時,還想著「不就是這樣嗎?」或「有問題嗎?」但是等到作者指出:這就是經濟故事在背後指導著我們的思維和行動,才嚇出一身冷汗——原來,我被宰制了自己都不知道,還覺得沒問題...。

因此,在這一篇,主要整理自書中的末兩章,一方面是對單一文化的省思,一方面是我們如何可能另尋解決之道,而抵禦單一文化的侵擾

書封。

書名:單一文化的陷阱——經濟效益掛帥的時代,我們失去了怎樣的生活方式和多元價值
原文書名:Monoculture: How One Story Is Changing Everything?
作者:麥蔻絲(F.S. Michaels)譯者:黃煜文

目錄:
1. 單一文化窄化了我們的生活體驗
2. 透過另尋解決之道抵禦單一文化
3. 小結

1. 單一文化窄化了我們的生活體驗

上一篇談到,經濟故事中,因為人們自然而然地想朝經濟故事設定的模式進行,如教育的企業運行化、公部門的私部門化等,「非經濟故事如何遭到主宰故事(在這裡主宰故事指的是「經濟故事」)的扼殺」(p.170) 並不難理解。而或許身處在「老鼠賽跑」中,持續因為賺錢而努力時,犧牲了其他本該是有趣、自己喜歡的,但因為經濟故事的腳本裡認為其是「無用的、沒效率的」各種事務。

是以,單一的文化剪去了人們發展多元性

在書中是這麼寫的:

「單一文化使我們的經驗與期待向經濟故事靠攏,生活面臨的風險也隨之增加。正如生物多樣性反映了許多生命形式與生態系統的健康,價值多樣性也反映了我們的各種生活「方式」與社會系統的健康。一旦失去價值多樣性,我們也就喪失了在經濟領域以外表達自我麽能力。我們失去了曾在某些生活領域使用的「語言」——家庭與人際關係的語言、自然世界的語言、藝術與精神層面的語言、衛生與健康的語言、公共利益與共同利益的語言。經濟語言把這些語言全取代掉了。」(p.171)

這裡的「語言」,我會把它看為思考事情的邏輯。

的確,其實在許多方面,就如作者指出的,我們對於一部分的付出或研究,比方「自然環境」這部份,不是因為為了自然,而是因為保護自然比較划算,人類較能產生利益所以才做的。是以「目的成了手段,而非目的本身。」

雖然我本身覺得,在自然這一塊因為畢竟還是走向保護自然的結果,暫時覺得反正結果還是導向保護自然那就好。但是透過作者指出經濟故事在公部門的影響,及醫療產業的影響,這種由經濟作為思考邏輯,被精算、被篩選的社會生存型態,還是忍不住讓人感到不寒而慄——人只要沒有進入好的、有用的領域,那就算我們再多專業、多努力、多有創意,經濟故事中的其他人不支持,最後個人也只能因為選擇要活或要夢想,最終委曲求全了。

在這章之中,作者特別提及了「創意」的部分。

她提到「隨著單一文化成長,我們也失去了價值多樣性以外的東西。我們失去了存在於市場之外、存在於經濟故事疆界之外的創意。這類創意不只表現在藝術上,也表現在科學、關係、精神與其他事物上。」(pp.172-173)而她也舉了幾個例子,其中包含物理學家費曼 (Richard Feynman. 題外話一下:費曼先生好帥啊 >///<,就是因為他的《別鬧了,費曼先生》才發現夢彩色夢還有可能可以操控夢這件事),和 J. K. 蘿琳(J. K. Rowling)。

關於費曼如何展現其物理學的創意,乃是他在學校裡觀察別人拋盤子玩時,注意到「盤子往上的時候會擺動,而盤底校徽轉動的速度比擺動來得快。費曼覺得好玩,於是開始思考擺動的方程式」(p. 174. 校徽這邊有點難想像,但應該是指盤底有個花紋吧。) 而雖然費曼被質疑這些方程式有什麼用,但正因為「有趣」所以費曼重拾鑽研物理學的熱情,最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透過費曼的例子,作者指出當費曼因為「自己的研究是否在科學界具有重要性」而對「對物理學感到作嘔」時,救了他、支持他又對物理學有熱情的,正是因為「無用的玩心」

而關於 J. K. 蘿琳的例子,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 J. K. 蘿琳投了十多次稿,最終才得以讓《哈利波特》為眾人所讀。在這裡,作者指出「如果創意觀念與市場成功的連結並非一目瞭然,那麼單一文化就會反對這樣的創意。大家都遵循相同的模式,因此衍生出風險趨避、因循苟且與固步自封的心態。結果,有趣、美妙而優雅的創意觀念或創意表現如果缺乏市場前景,就很難獲得發展或尋得支持。」(p.175) 幸好 J. K. 蘿琳沒有放棄投稿,這麼有趣且很多方面值得深思的《哈利波特》才讓人得以閱讀。

當因為經濟故事壓縮了人們對一領域的熱情(如費曼的例子),或甚至差點阻礙了有趣的產出(如蘿琳的例子)我個人認為其實對於整個社會的影響,是負面的。

「從事個人喜歡的工作,不理會他人的想法,從這個過程中產生的創意,也需要獨立精神的支持。」(p.176) 但是獨立精神還是得依附在肉體上才得以滋長呀!如果衣不蔽體、餐風露宿、飢不飽食,這樣的情況下就算再有創意,可能成為某領域的先驅,但也許作品還沒問世,就先餓死或凍死了...

在這裡,也出現了我覺得震撼且值得一讀再讀的段落:

「哈維爾表示,在意識形態掛帥的社會裡,你必須接受一件事,那就是自己必須根據社會的價值與設定來行動。如果你拒絕與社會一致,你會惹上麻煩。你會遭到孤立、疏離,你會被當成唯心主義者而遭受指責,或者被認定為不合群而受到輕視。你知道你應該做什麼,而你也照著做,但重點是『讓人知道』你正在做。你必須跟別人一致,才能生活下去。⋯⋯意識形態掛帥的社會讓你跟其他人產生幻覺,把應然當成實然,把自己聽到的故事當成理所當然。他們經連累月反覆宣講這套故事,最終每個人都相信也都講述同一個故事。」(pp. 177-178)

由此也導向了:系統「是個表象世界,卻企圖充當現實」的這個結論。(p. 178) *1

*1 Václav Havel, “The Power of the Powerless” In Living in Truth. Edited by Jan Vladislav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89)

在單一文化下,在經濟故事中,我們無形間讓活在了「自由的牢籠」中,就算意識到了卻大多時候因為生存所需,所以也只能把這些事當成理所當然,避免自己成為outsider.

不過——還是有解套的方式,那就是下一小節「透過另尋解決之道抵禦單一文化」的部分。

2. 透過另尋解決之道抵禦單一文化

先說說,作者沒有用「抵禦」這麼強烈的字眼,是因為玻璃心的我發現原來自己是廣大世界舞台上的一木偶,所以才會用「抵禦」這個詞,來面對單一文化中經濟故事的挾持。當然其實既生而為人(木偶),就還是得面對經濟生活(經濟故事)。所以這種抵禦,或說「解決之道」(「解決之道」是作者的用詞)是作者是這樣說的:為自己創造一個「平行結構」吧![註:「平行結構」一詞來自哈維爾。(p.188)]

在創造平行結構時,首先要問的問題是:「你要的生活是什麼?」(p.186)

作者提到:

「當你開始遵循內心深處的價值生活,不去理會單一的經濟價值時,隨著時間一天天地過去,你的行動會產生更有系統、更有組織的結果,哈維爾稱這個結果為『在社會上過著獨立的精神、社會與政治生活。』*2 這裡的獨立生活並非與生活其他層面隔離開來,而是在擺脫經濟故事與單一文化後擁有的高度內在自由。」(p.187)

*2 Václav Havel, “The Power of the Powerless” In Living in Truth. Edited by Jan Vladislav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89)

也就是說,在不因為經濟故事的驅使下,辨明自己真正傾心的生活,然後為自己設置一種「平行結構」。而這種平行結構是「由下而上的需求,而非由上而下的指示,因此你的發展是有機的」,此外「平行結構會喚起你會這個世界的責任感」,因為「平行結構會引導你的目光注意平行結構以外的事物」。此外,作者也引用哈維爾的話,指出「平行結構終將證明『生活在真實之中是一種符合人性與社會的選擇』」(整理自 pp.188-189)

重點是,平行結構是與單一文化並存的結構,並不是反單一文化。

在此,作者提出了三種類似的平行結構:慢食運動、克利斯托福・亞歷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的模式語言,及馬歇爾・盧森堡(Marshall Rosenberg)的非暴力溝通。

>> 慢食(& 慢食引發的「慢活」)運動——

這裡先提一下另一部紀錄片 “Food Inc.” 在這部紀錄片中,導演 Robert Kenner 透過鏡頭展現了美國現下以工業模式大量生產食物是如何挾持了人們的生活。在紀錄片中,導演主要提及,乍看貨架上琳瑯滿目的商品,其實大部分的來源都是玉米和大豆製品。而且為了利潤極大化,透過工業模式快速生產出的加工食品,並不一定健康。另外,由於加工食品量大價廉,因此收入相對較低者選擇了這些食物卻也造成健康問題,嚴重者如果不就醫,就會陷入繼續活下去的風險,但如果就醫,就又陷入財務泥淖。此外,由於各大食品公司也因為大到不能倒,在影片中也提及了這些公司如何利用美墨邊境的非法移民,獲取低價勞工又跟政府打好關係。(在這部影片中還探討了很多議題、呈現了很多案例,雖然也有人質疑是不是真的,可是透過導演呈現的資料和數字,個人是傾向相信這個論述)。

而慢食運動,就是打破了這個問題,當我們開始關注起食物產地,「重新感受盛產、準備、烹調與實用的感受與經驗」時,其實就是慢慢架構出「平行結構」。(整理自pp. 191-192)

在這裡,作者也引用溫蒂・帕金斯與喬弗瑞・克雷格兩位學者的話,將慢食延伸而出的慢活運動,透過學者的話指出「慢活是一種過程,面對日常生活——包括生活的步調,生活上各種複雜的狀況,平凡的例行公事與令人興奮的時刻——我們必須時時留意關注⋯⋯重要的是,慢活試圖以有意義、永續、深思熟慮與愉快的方式活在當下。」*3 (p. 192)

*3 Wendy Parkins and Geoffrey Craig, “Slow Living.” (Oxford: Berg Publishers, 2006)

透過慢食與慢活,人們將會更關切環境,而且也可以透過共食「建立信任與友誼」(回復到真正的合作關係而不是競爭關係。)不得不說,能過上慢食乃至慢活,就算是一週一次,似乎也能夠透過放慢腳步、沈澱一下進而感到真正放鬆,並感受到生活的真實面貌呢!

不過,除了慢食運動外,作者還提到了⋯⋯

>> 克利斯托福・亞歷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的模式語言

原為建築師的克利斯托福・亞歷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旨在創建 “human-centered design(以人為中心的[建築]設計)”。而這概念從建築出發,從住在屋子中的人開始,進而影響到鄰里關係,乃至社會關係。

作者引用亞歷山大的著作《建築的永恆之道》《模式語言》的理論,指出人們雖然對於物理空間的喜好各自不同,但對於空間是否具有生命力,「感受」卻相當一致。經過八年的研究,亞歷山大歸結出一系列的模式,來辨別什麼樣的空間會讓人自在且感到生命力,並且指出「你越能清楚意識到模式語言,你越能了解如何形塑自己的空間讓自己最能感到舒適自在。」最重要的是,「模式語言把人類需求放在建築設計的中心。」這被亞歷山大稱為「起源取向」。(整理自 pp.195-197)

是呀!其實房屋為人所建,為人所住,理應要讓人感到舒適、感到自在,可是很多情況下,人是為房屋所囿,甚至並不清楚自己的模式語言。人其實是所有造物,如房子,如金錢乃至經濟概念的起源,可是很多時候我們反而轉過來被這些事物所挾持了。

所以亞歷山大別是「希望人們找到自己的模式語言,並加以改良。」此外,不僅只針對建築,作者也提到亞歷山大的「模式語言」的概念也「鼓勵你為自己思考,促使你以自己的方式為自己解決問題,並且依照你自己的偏好以及你從事工作時所處的環境來進行調整。」(p. 198)

透過辨明自己的感受,來為自己量身定做一個更有生命力的環境。

因此,在作者的眼裡,「模式語言教導我們創造使我們更有活力與更自在的環境,同時也讓我們努力活得更自由與更真實。」(p.200)

而除了慢食運動及模式語言,作者最後還提及了——

>> 馬歇爾・盧森堡(Marshall Rosenberg)的非暴力溝通

作者指出:「非暴力溝通是一種說話與聆聽的方式,能協助我們交換資訊與和平解決差異,而非防衛自己、攻擊他人或在遭遇判斷與批評時退縮。這是一套另類的行為,他所根據的價值與設定和以往的溝通方法大不相同。」(p.202)

怎麼個另類法呢?

作者提到:「非暴力溝通認為,在各種行事動機中,最令人滿意的一種就是豐富生命,亦即,你是為了豐富自己的生命而做一件事,而不是基於恐懼、罪惡感、指責或羞恥。

此外,作者提到:「非暴力溝通支持思想自由,鼓勵你扛起個人責任。」而其目標為:「加強我們的能力,維持我們的人性,即使在遭受考驗的狀況下也不能放棄。」(pp.202-203)

除了非暴力溝通的理念,本書作者也講述了發展非暴力溝通的盧森堡先生的故事。

有猶太血統的盧森堡先生,小時候在底特律生活時,因血統的緣故在學校中遭到霸凌毆打,然而這卻促使他思考:是什麼使我們喪失同情心,走向暴力?又是什麼使某些人不顧環境險惡,依然保有同情心?而盧森堡先生透過經驗的觀察,最後以這些經驗中「言語」扮演的角色感興趣,從而發展出非暴力溝通的溝通方法,化解衝突與對立。(pp.203-204)

非暴力溝通強調透過每一次與人溝通、互動,以平等的方式聆聽、對話,因此作者認為,人們可以試著以非暴力溝通逐漸發展,並與「經濟單一文化的交易、非人與短期溝通取向」並存。透過非暴力溝通,人們有機會「基於同情心以及對人類內在本性的信念,而提出經濟以外的和平選擇。」(pp.205-206)

**

雖然經濟故事似乎主導了整個世界的走向,甚至在某些方面持續解離了人與人的本質——雖然也許可以說,我們原本認為的「人的本質」也是被塑造出來的呀!——可是不得不說,在經濟故事的蓬勃發展下,的確有更多方面受到壓制。

作者在後記就提到:「單一文化滲透到每個角落而且力量強大,但無論單一文化如何努力,都不可能抹滅其他故事。人性價值的內容絕不僅僅是經濟價值與設定而已。如過你無法超越經濟故事,那麼你也許要冒著付出重大內部代價的風險。如果你真的超越經濟故事,那麼你也可能要冒著付出重大外部代價的風險——儘管如此,你也能爭取到過不同生活的機會,以及協助創造與支持在具有多元價值的社會裡過獨立生活的機會。」[註:「內部代價」指心靈的自由與獨立性,「外部代價」指生存在社會裡。](p.212)

有時候有意識到自己是木偶,雖然會感到痛苦,可是如果內心是自由的(做個有個自由靈魂和思想的木偶🤔)為自己創建平行結構,似乎也是一件雖然有點悲哀,但至少還是既能生存又能維持理想的方式吧。最重要的是,透過這種模式,我們不會「淺嚐表象,而無法品味真實。最終,我們失去真正的人性」(p. 214)

**

3. 小結:

只能說這本書太多可以研究的地方,就算寫了這麼多,還是有許多覺得不足。深入來看,這本書促使我不斷思考:經濟故事如何影響我?我是如何無知覺間被宰制?但是回歸到現實層面,透過末段的「為自己建立一平行結構世界」,這本書也讓我明白,雖然經濟故事下的確讓人會因生存的問題而放棄一些選擇,甚至也學會了「經濟的語言(邏輯)」來處事,但是其實我是可以既依附在真實世界上,也可以為自己保留獨立性和自由。
這本書的註釋部分(bibliography)也很值得一讀,只能說「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所做的就是盡可能努力把每件事好好做完吧!

**

最後,感謝閱讀到這裡的妳/你。
正因為有你們的閱讀,這篇文章才一次次地真正存在:)
也真心感恩每位支持我寫作、給我鼓勵的人[深深一鞠躬]

其實開始使用 Matters 以來,就覺得這裡應該也是個平行結構(社區),讓喜愛閱讀、書寫和思考的人齊聚一堂,彼此溝通、聆聽、互動。真心感謝 Matters 提供一可以自由表達意見,且互相支持的空間。能遇見 Matters 以及這裡的居民,應該是今年最幸運的一件事吧~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FischKatze德國魚貓一枚。 努力掙扎求生中。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Matters 98] 博弈

[Matters 97] 在生命的奔流中修行

[Matters 96] Re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