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阿布拉赫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八佰》观影笔记|华丽的煽情,不被旗帜定义的爱国主义

阿布拉赫
·
剧照


2020年7月21日,全国影院在翘首以盼了大半年,终于得到“特赦令”纷纷重整旗鼓另开张的时候,离我家最近的那家万达,却没有动静。一直到上上周五《八佰》开始点映,仍然找不到它家的排片,我一度担心,它要倒闭了。

《八佰》的点映也很奇怪,上上周的星期五是第一天,接下来的周六和周日却没有排片,周一再接着来。这直接导致了我没办法在期待了一整年之后,第一时间看到这部电影。

所以胃口一直吊着,上周一周都在讲《八佰》。只是因为在农村出差,没法看。等到周末可以回城,买火车票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买电影票。在淘票票搜索电影名字,惊喜发现,那家曾担心破产倒闭的电影院终于在列。因为特别想支持一下在这个多灾多难的2020年艰难度日的电影院,没有犹豫果断选择了imax版本。

下火车连家都来不及回,在影院楼下匆匆吃了个煎饼,进到放映厅刚坐稳,电影就开始了。因为有上座率不能超过50%的规定,加上7:30很多人还在吃晚饭,放眼望去,观影人数和正常年月相比,不在一个数量级。

《八佰》没有过场,开场就打,画面以及调度出彩,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其实直到看完以后,才看到文章,说这是亚洲第一个全部采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电影。难怪,整部片子,在画面上几乎没有留白,管虎将imax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河两岸,一岸地狱,一岸天堂。

看得出来,为了在那么逼仄的空间里拍出史诗感,管虎在租界里塞进了太多的人和太多的景:洋人、戏子、学生、商人、记者、妓女、阔太太、灯红酒绿、纸醉金迷、街头杂耍……为了在画面中呈现尽量多的内容,很多声音,甚至是和情节密切相关的人物对话,都只能以背景音呈现,这让我一开始有点儿难受。人物众多,不给说话者特写,根本不知道是谁在发号施令。

但当每个角色都露了一把脸之后,这便不再成为问题了。因为角色选择的都是明星,而这些明星都太熟了。

如今想来,之所以在选角上要把这样一部电影弄得像《建国大业》那样的玩意,也许也不光是为票房,很重要一点也是因为角色太多了,如果都是生面孔,看完都记不住谁是谁。

但明星,尤其是那些综艺咖,对于电影在艺术表达上的伤害,也是显而易见的。看到李晨和郑凯,我头一个想到的是跑男。看到魏晨和俞灏明,又不得不联想到快男。至于黄晓明就更是,他不在《浪姐》里耍憨卖萌,梳个中分跑到四行仓库来干嘛?

片中有一段集体洗澡的戏份,出现了很多背面全裸的镜头,其中包括了俞灏明。我猜导演选俞灏明,一定不会是因为需要个大面积烧伤的裸体,恐怕更多是想引起粉丝的情感共鸣。但我看到他的脸和身体,想到的只是曾遭遇不幸的俞灏明本人,而不是在战争中被烧伤的杨排长。俞灏明的脸,即便伤痕密布,也仍和长期遭受烽火的脸相去甚远。

像王千源、姜武这样的演员,还是占比太少了。甚至杜淳,忽略他蹩脚的广东普通话,角色塑造也在其它一众偶像之上。

好在导演在煽情上功力超群,情绪一起,什么槽点都忘了,只剩下眼泪哗哗流。年岁渐长后,开始对过去那么多年被轻易煽起的情绪进行反思,开始对于煽情有些逆反心理,尤其那些动不动搬出国家、民族来煽动集体情绪的做法。

但《八佰》不同,它不是主流叙事,出品过程如履薄冰。护旗那段本该的情绪高潮,删得连导演他妈都不认识。青天白日旗,近景只敢给旗杆,旗面永远是模糊地远景。甚至出现了太多反打的特写,不给看旗子,只给看升旗的人头。我想了一下从小到大看的那些八路军英勇护旗的桥段,看了无数遍的红旗迎风招展一分钟的大特写,突然不合时宜地有点儿想笑。

更多时候,我是在哭。我多年以来第一次感受到一种没有激起内心一丁点反抗的爱国情怀。上次被爱国主义煽哭,是《无问西东》。再上一次,就要追溯到十几年前的《我的团长我的团》。掐指一算,这恐怕是中国影视剧中仅有的非主流爱国叙事。

突然意识到,我其实压根不喜欢护旗的桥段,无论护的是青天白日旗,还是五星红旗。我不希望我的国族认同,被定义在一面旗帜中。我希望当我想到国家的时候,想到的不是一面旗子,而是这片土地上的人,和那些曾经拥有的共同记忆。

很有些讽刺意味的是,《八佰》里那些曾为了国家浴血奋战的人们,有些死了,有些后来去了台湾,在那里开枝散叶。而在战争中侥幸活了下来哪里也没去的,在后来的人生岁月里因为各种运动受尽折磨。他们曾经是拿生命爱国的,然而,他们对于国家的爱,却不被承认。

《八佰》的缺点很多,它没有核心表达,过于专注煽情,拿到世界战争电影的维度,最多算是个合格的工业产品。可是放到戴着镣铐起舞的中国电影语境里,它是无于伦比的,让人不忍苛责的。做为一个一向不那么客观的业余影迷,在从影院回来的路上,我就在豆瓣给它打了五星。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