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小澤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我平常都看什麼書:You are what you READ

小澤
·
·
書櫃的其中一層

      西諺「 You are what you eat」,你平常吃甚麼,正反映你的性格和體格。打開自己的書櫃,我倒是認為I am what I READ。我在讀甚麼書,也正反映自己是怎樣的人。

       真正開始讀書,大概是小學五、六年級開始泡圖書館,早期是讀校園作家畢華流的小說和散文,後來在親戚家中讀金庸小說,才跌入武俠、歷史,以至詩詞文學的懷抱。和魚樵耕讀對詩論武的郭靖黃蓉、在大歷史和天下遊走的遊俠,算是帶領我進入中國傳統文史哲的世界。現在書櫃沒有武俠小說,但較正經的如余英時教授《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的起源試探》、《余英時訪談錄》、歷史學家許倬雲對傳統中國的分析、至討論再近期的《中華民國南京憲法研究》,對歷史文化的興趣,真要說的都是從小時候讀武俠小說開始的。    

       在文學那邊,唐詩宋詞賞析、近代中國如魯迅、楊絳、王蒙,也讀了不少。只是漸漸也都忘了不少。至於其後收起的《四書集著》、王陽明的理學討論等等,慚愧地也是過目便忘。

       預科時準備高考,放學後有一段時間流連自修室,偶爾會到附近商場行書局吃晚飯。那時在書局翻找,買了社會學家George Ritzer的《社會的麥當勞化》,從日常生活的麥當勞經營模式推至社會的理性化過程,奠定了大學轉入社會科學之路。

       在這個階段,總感覺小時候多讀文學歷史詩詞,文筆是較柔軟的,開始多讀社會科學和時評後,文筆也變得缺少風采了。

       現時書櫃除了有涂爾幹的《社會學方法的準則》,也有MAX WEBER傳記。在香港的分析上,是《四代香港人》、《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香港80年代民主運動口述歷史》;還有厚厚的、Robert Dahl的名著《民主及其批判》。讀的書也沒有忽視我對中國自由派和維權人士處境的關心,所以有中國法學家張思之先生的傳說《行者思之》,也有許知遠的《抗爭者》。不少得「六四」20週年重出的《人民不會忘記》。吳靄儀的《拱心石下》談她在任立法會議員多年的法治故事,也寫得很好。

       個人還推介人類學論著、香港中文大學麥高登教授的《世界中心的貧民窟:香港重慶大廈》和《南中國的世界城:廣州的非洲人與低端全球化》。說全球化下少數族裔的生活,文筆很好,故事也說得很好。

       到近年的香港社會問題,除了香港史和中國史的觀點外,也開始讀一些後殖民和民族論述。民族論述的經典首推當然是安德森的《想像的共同體》,討論民族如何建構而成。另一方面,過去有讀葛兆光和許倬雲兩位先生有關中國歷史論述的書,近年則愛八旗文化,從整個亞洲的角度討論中國歷史,如《大清帝國與中華的混迷:現代東亞如何處理內亞帝國的遺產》和《滿洲國的實想與幻像》,都是自己較深刻的。

       最近關於香港的抗爭,則是端傳媒的《香港風暴2019》和台灣報導者的《烈火黑潮:城市戰地裡的香港人》,算是留個歷史紀錄。

       因為工作關係,手上有一堆關於教育的書,如最近在讀《香港教育法》系列,也有討論其他不同教育的《教育不止一條路》、或有關教育制度的《教芬蘭教育這樣改》和《香港教改三部變奏》。林林總總看得很雜。

       還有一點其他的興趣,如討論日本、台灣社會的著作,也有一點日文和英文書,不過藏書較少,略有零碎,就不細數。總感覺書櫃是很私密的,從書櫃中能看出一個人的人格和思想體系。雖然有些時候,總是「買了當讀了」—購入的速度總比消耗快。但也則寫了自己某種性格吧。

       「You are what you READ」,應有此理。

買書總是比讀得快,結果都堆放書櫃外了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