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構的隨筆》№.39 遇見恐龍的樂趣
有時候我會做些無意義但有意思的事,即廣東話說的「唔等駛」的事。就說前陣子重看影碟《侏儸紀公園》之後,突而對恐龍來了興趣,上網搜索資料,收穫不少。幾天幾夜就沉浸在6500萬年前的地球上,見識了一種又一種的恐龍,雖然恐龍外貌全都是依據化石還原,但又何妨,總不可能要求6500萬年前的生物仍能保留下肉身! 在那段遇見恐龍的日子裡,最有意思的,還是在書店裡,意外瞄到一本《顛覆侏儸紀公園》,不必多說,當場即時買下。閱畢,發現不少趣事及一大堆「唔等駛」的知識。比如:即使你手握絕種生物的完整基因圖,也製造不出一條活生生的恐龍來;電影《侏儸紀公園》展示的恐龍DNA,事實上是一隻雞的DNA;原來基因序列的奧秘,人類知道的不多。比如雞蛋的DNA是如何轉化成小雞的呢?篇尾當然談的是倫理問題。 整本《顛覆侏儸紀公園》,都在告訴我,製造一隻恐龍會遭遇哪些技術問題,而幾乎從化石或琥珀開始到製成一窩窩的恐龍蛋,最後將恐龍圍困在一個島,原來沒有一個環節是可能實現的。至少以目前的科技是門都沒有。當然,對於電影以娛樂導向為主,作者實在也太多管閒事了。不過書還是好書,借用了恐龍話題,同時傳達了許多科學知識及倫理問題。 除了科學界,其實也不會有人想到真的去「復活」一隻恐龍?而對於科學家來說,他們通常只理會在技術行不行得通,卻從不想想應不應該創造出來,像曼哈頓的原子彈計劃是一例。其他諸如複製人及轉基因工程等,人類面對的難題不是在開發高端技術,重點是在該不該做,才是人類最難以處理的難題。 把話說遠了,還是回到平實的生活裡吧!我相信生活裡的小樂趣,常常來自於做了些「唔等駛」的事。你同意嗎?參照在我「遇見恐龍」那段日子裡的小快樂,你是不是也該做點「唔等駛」的事,好讓自己也有點小樂趣。 但我猜最多人想的,還是遇見愛情或埋首賺大錢的日子。這也不錯,反正愛情也是「唔等駛」的事,賺錢更是人生大事。所謂「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不學文都不重要,緊要的是為你的生活帶來樂趣。不為愛瘋狂,不被錢欺凌,行有餘力,幹什麼都行。
【後記】舊文一則,「看影碟」?現在誰還幹這種事!逛書店也彷彿是上世紀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