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櫻井準也《考古學與大眾文化》(一)

地洞圖書室
·
·
IPFS
·
2014年同成社出版的《考古学とポピュラー・カルチャー》,邊讀邊摘錄,不負責任翻譯、談一些書裡的片段。

考古學相關的出版品無論在哪一個地區,都可以說是小眾(至少跟商業、金融、科技類等相比),而之中多半著重在遺跡介紹或古代文化建構等考古學發掘資料或知識詮釋方面,但去談論到考古學與所在社會的大眾關係卻是非常稀少,在台灣考古相關研究裡,十篇裡大概看不到一篇,甚至相關研討會很偶而才會出現幾篇。雖然說,做發掘搞研究都來不及了,誰還有空去梳理別人怎麼看這門的研究,更不用說去處理學科與現生社會的關係(平常沒事不要起衝突就不錯了)。但正是因為偏門、願意理解的人少,去了解別人怎麼看考古學/工作是件很重要也很有趣的事嗎?大眾角度所理解的考古學不一定是正確的,但其觀點也會隨著時間反映出不同的認識與變化,其中的理解(誤解?)都值得尋味,甚至也可能對於考古學的外在形象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

有一陣子熱衷在收集關於考古學與社會關係的資料(有沒有看完又是另外一回事),接觸到日本研究者櫻井準也跟松田陽的文章,才發現原來日本也有些學者在關注這一塊。以櫻井準也為例,不僅在大學裡教授相關課程,也把他歷年整理關於大眾文化中對於考古學印象整理成文章,在2014年由同成社所出版的《考古学とポピュラー・カルチャー》。這本書可以看成是一名考古學者對於大眾社會眼中「考古學者是什麼樣子?」的考察,收集了許多有考古學相關設定角色登場的影視動畫作品,探討從戰前到2000年之間考古學者在大眾社會中樣貌的變化。


探究考古學與大眾文化的關係

日本考古學的出現,始於明治時代,受到百年多來社會環境的改變,不僅對於考古學本身在研究取徑面有所改變,也同時影響著大眾對於考古學的認識以及其研究代表的考古學者的想像。因此,作者認為本書以「考古學與大眾文化」為題,其中一種是探究考古學與社會關係的途徑。

作者會開始關注大眾作品中所描繪的考古學者,是在處理近現代遺物的研究時,為了了解近現代遺物的年代與使用狀況,透過日本戰前戰後的影像(紀錄片、電影)觀察當中所拍攝的生活用品,偶然下看到《男はつらいよ 葛飾立志篇》(1975)當中登場的考古學者角色而引起了興趣。在此之後,作者也在大學內的授課經驗以及選擇授課相關作品做為教材的過程中,意識到大眾文化所帶來的影響之大且細膩。

《男はつらいよ 葛飾立志篇》(1975)/影像:youtube
真實與虛構想像中的考古學者樣態

普羅大眾對於考古學的想像是什麼?古墳或金字塔?還是木乃伊、死者詛咒等或者是探險、恐龍化石?無論是何者,基本上考古學相關從業者不太在意外界如何理解,而一般人也很難知道在這狹小的業界生態的狀況。 不過其實也有少量相關的著作,例如早期推理小說女王Agatha Christie曾經出版一本與丈夫Max Mallowan在敘利亞考古工作的生活—《Come, Tell Me How You Live》(1946)或是秋田麻早子《掘れ掘れ読本》(2007)等。

畢竟這本書是以考古學為主軸,怎麼樣都脫離不了這門學問的研究者「考古學家」(廢話)。作者沒有對此作一個明確的範疇定義,但是我認為蠻重要的是,他指出了這個學問相關從業者的多樣性。雖然可以簡單將進行考古學研究的人視為「考古學者」,但考古學者蘊含著很多類型跟職務,可以是大學裡教書、做研究的學者,在日本還有在各地公私立單位裡的調查人員、行政人員、學藝員等等,甚至更不能忽視還有許多支持著日本考古學發展的業餘考古學家。透過歐洲或日本的經驗來看考古學者的組成來看,相較大學教授或研究員的佔比,在行政單位或是開發發掘調查的考古學者(或說從業者?)是佔了主要多數。

考古學者眼中的考古學者是什麼樣子?這類的話題一般比較是茶餘飯後的話題,不太容易成為文獻,不過作者引用了酒井龍一1990刊登在大阪文化財中心的《考古学者の考古学》論點,呈現出考古學者的觀點,對於「考古學者」本身的定義以及其工作與生態。酒井認為考古學家是「由遺跡提取考古學的資料,加工,並廣而供予大眾之工作人」、「考古學者中本來怪人就很多。知曉一般大眾不知的事,一般人也如此認同。每個人都如同要成為普通社會人士般地努力著,但現實是,沒有人能做到」(1990: 14)。酒井以血型來作為比喻,將日本的考古學者分為A(從事發掘工作、收集資料的工作服派學者)、B(在研究室進行資料分析、復原、發表專書論文的一般穿著型學者)、O(將考古學研究成果轉化爲容易理解並普及的領帶西裝派學者)三種類型,並將在學校中專門面對處理考古學這門研究學問的教師分為五種從業方向,嘗試呈現日本考古學界的樣貌與多樣。

The Mummy (1932)

只不過比起這些「內部」的生態,一般大眾比較容易接觸到的是對於考古學者形象的描繪。作者先談起了考古學家在外型上的印象,如「safari」風,狩獵夾克配個帽子、短褲,可見於如1932年的《The Mummy》中,或是1980年代後興起廣為人知的「Indiana Jones」風(=牛仔帽+帥哥)。雖然在八零年代「Indiana Jones」這個角色的出現,一改「考古學家」的印象,但「safari」風一直到2000年代仍可見於大眾作品之中,如動漫畫作品《ぱにぽに/嬉皮笑園》。我覺得這也是研究大眾文化有趣的地方,兩種風格並不是單線的新取代舊,仍然有機會在不同作品中看見,甚至不說娛樂虛構作品,連考古學相關教材設計或推廣圖像裡也會不時出現。

2019年台中的展示教育活動宣傳海報

無論是「safari」還是「Indiana Jones」Style,這類作品中考古學者不僅被描繪得具有冒險犯難的精神,意外地也是個「受害者」角色,不是被抓,例如印第安納瓊斯系列第三部《聖戰奇兵》(1989)被抓的老爸、《Timeline/決戰時空線》(2003),不然就是一開場就被殺,如《007 For Your Eyes Only》(1981)海洋考古學者、《スケバン刑事II 少女鉄仮面伝説》(1986)主角的父親、《仮面ライダークウガ/假面騎士空我》(2000)的夏目幸吉。

《スケバン刑事II 少女鉄仮面伝説》(1985・86播映)主角的父親早乙女七郎

綜觀這些作品中所描繪的考古學者,不只考古學被誤解連其他學科也被拉下水。最常與考古學混淆的首推「古生物學」,舉凡知名的電影《Jurassic Park/侏羅紀公園》(1993)到日本動畫作品《魔法のプリンセス ミンキーモモ/甜甜仙子》(1982)。其次容易被搞混的還有人類學家(特別是體質人類學),跟語言學家;反正大家都是人類學不用分那麼細,雖然現在是講求跨學科多專業的世代,但不同學科之間專業性跟研究方法還是有其不同,會解讀古代語言文字的不一定會挖土,反之亦然;總之,即便這看起來是廢話,我認為作者在這個部分是相當看重考古學是以發掘調查作為主要研究方法的特點,在這點上去區分大眾作品中的角色設定。

《魔法のプリンセス ミンキーモモ/甜甜仙子》第32話主角變身成考古學家 謎之音:明明是遇到恐龍問題,而且穿這樣是要去拍畢業照嗎(喂)

為了瞭解在現代年輕人對考古學家的印象,作者在2010年在應慶義塾大學文學部教授「考古學與大眾文化」的課程時,對230名修課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總結來看大學生們對於考古學家的印象:在世界各地探險/調查的戶外型學者、茶色系服裝、留鬍子戴眼鏡、醉心於研究或是考古學狂熱者、怪人等等。在這些印象裡雖然看得見部分真實考古學者的樣子,但是作者認為其實也看出獸到電影動畫作品中登場的考古學者角色的影響。

(順帶一提,在作者當年的問卷中,大家叫得出名字的考古學者,第一名是印第安納瓊斯,第二是名吉村作治,第三名是《神鬼傳奇》女主角伊芙,第四名是《ONE PIECE》的羅賓。但我們最近跟小朋友分享的經驗是,現在的小朋友不一定知道羅賓了....可見時代演變之快)

在這本書的序中,作者其實談到,現在50歲以上的考古學者中,很多人都是透過過在地方遺址的採集以及參加為數不多的發掘調查的經驗開始萌生以考古學為志,但現在,不要說小朋友,就連考古學本科生也很難有參加考古發掘的機會;在現在這種強調發掘調查的安全管理與追求發掘效率的背景下,小朋友或學生透過新聞、媒體、娛樂節目接觸到考古學反而是比較容易的。

大眾媒介或許呈現出來的考古學(家)的形象不必然是正確的,但這代表其沒有影響力嗎?事實上現在許多新一代的年輕考古學者中,正有人是因為憧憬印第安納瓊斯而踏上這條不歸路。我想,作者清楚地意識大眾文化與專業學科之間在當代社會的相互影響,也因此試著透過資料的收集與爬梳,來「考古」這些電影、小說、動漫中考古學家的出現與當時社會背景的關係。

作者分了三個時期階段來看相關作品跟社會背景,其實蠻有趣的,邊看邊查才知道有很多不知道的作品。想試著整理一些,但發現太多,會搞得很難閱讀,所以分不同篇來寫好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再追蹤

(續)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地洞圖書室小小的,關於考古學/人類學的圖書室。 分享一些我們的書寫、觀察跟介紹。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ooharchspace Podcast:https://open.firstory.me/user/ooharchspace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介紹|東京埴輪展特別報導【下篇】:ハ二ワと土偶の近代

介紹|東京埴輪展特別報導【上篇】:挂甲の武人 国宝指定50周年記念特別展「はにわ」

介紹
6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