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书单|2024年第3期:正确认识自己
2024年7月至9月,我读了10本书,涵盖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哲学。
1
Same As Ever (一如既往)
By Morgan Housel
评分: ☆☆☆☆
类型:商业
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我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去掌控和预测未来,预测世界的走向是很难的,但是万变不离其中,有一些规律是我们完全可以掌握的,因为人性基本不变,因此围绕它的个人发展、财富、社会规律也经得起时间考验。就像书名所说 Same As Ever 一如既往。
本书作者 Morgan Housel 是一位享誉全球的经济作家,曾是《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去年出版的畅销书 The Psychology of Money,在全球销售超过400万册,成为了近五年来全球最畅销的投资理财书籍。他的另一部作品 Same As Ever 也出版了,非常流畅,宏观的经济和世界观在他的笔下很接地气,妙趣横生。掌握这些恒久不变的智慧,你就已经超过了大多数人。
完整书评,请观看“冰雹讲书”视频:
2
Hidden Potential (隐性潜能)
By Adam Grant
评分: ☆☆☆☆
类型:心理学
你是否好奇,那些达到令人瞩目成就的人是如何做到的?组织心理学家Adam Grant,是沃顿商学院一位有名的教授,在他的新书《Hidden Potential 隐性潜能》中,他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视角:许多高成就者在早期并没有表现出明显天赋,天赋也许会让一个人前期走得快一点,但是品格、内在动机才会决定一个人最终能走多远。本书带你探索如何培养这些关键的素质,激发你隐藏的潜能。
完整书评,请观看“冰雹讲书”视频:
3
生活艺术
By [英]齐格蒙特·鲍曼
评分:☆☆☆
类型:社会学
在许多发达国家,尽管财富不断积累,但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相应提升。相反,犯罪率的增速甚至超过了幸福的步伐,而市场不断的操纵我们对幸福的感知。促进幸福的事物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但是市场机制却巧妙地利用了人们的身份迷茫,促使人们不断工作,冲动消费。这种市场渗透还影响了人际关系的深度和质量。人们开始患上“承诺恐惧症”,只追求好处,而不愿意付出。然而,深度的关系离不开两者。
尽管如此,真正的幸福似乎总是遥不可及,像地平线一样,每当我们试图接近它,它就会后退。这提醒我们,幸福并非外在条件的堆砌,而是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我们需要勇敢地承担起选择的责任,把生活当作一件艺术品,“努力使生活变得美好、和谐、合理、充满意义。”
书立意很好,学者偏要掉书袋、不说人话。鲍曼这本书的论述水平比不上他以前的作品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在市场奴役下,人的宿命是从工具人到废弃物。
4
荣格:阴影与自我
By [瑞士] 荣格
评分:☆☆☆
类型:心理学
7月初,我在瑞士苏黎世博物馆偶然看到了荣格的手稿,回到家恰好收到了出版社寄来的小册子,关于“阴影”,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阴影”指的是一个人性格中那些被压抑、不被接受或意识不到的部分,通常包含了人的本能冲动、欲望、恐惧和不受欢迎的特质,如愤怒、贪婪、嫉妒等。如果不正视它,它就会变得越来越黑暗密集。
“除非你学会面对自己的阴影,否则你将继续在别人身上看到它们,因为外在的世界只是你内心世界的反应。” 如果没有处理好阴影,人可能不自觉地向外投射它,如果无法接纳整合压抑的部分,可能产生精神问题。
当然,阴影并不完全是负面的,它也包含了未被开发的潜力和创造力。荣格认为,通过认识和整合阴影,个体可以变得更加完整和成熟,超越自我限制。
这个小册子是入门读物,随手翻翻挺好的,缺陷是太散乱,论述没头没尾。
5
好的爱情
By 陈果
评分:☆☆☆
类型:哲学
我发现,现代社会的年轻人既渴望有一位知己能一路同行,一起面对冰冷和残酷的世界,又害怕亲密,因为它必然伴随着责任、义务、斗争、人性弱点,不想长期承诺,但又想最大化索取。
社交媒体爱情大师总是宣扬“价值交换”,用商品思维衡量性价值、物质价值、社会地位价值,向上征服,精于算计,但这也给自己埋下了枷锁,会算计的人,大概率碰到的人,比他更会算计。
复旦陈果老师的这本爱情随笔很值得一看。“真正的爱情不问输赢。一个人如果在所谓的情感生活中格外计较胜负输赢、征服与被征服、主动权与被动权,那么这不是真情实感,无关情与爱,而是一种变相的权术、一种人际斗争。”
大部分失败的爱情与婚姻都卡在了权力斗争期,顺利的伴侣往往能把小我变成“我们”,共同承受生命之重,爱对方的真实(包括脆弱、不完美),彼此依赖又独立,做彼此无可替代的精神力量。
6
好的孤独
By 陈果
评分: ☆☆☆
类型:哲学
挺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一本有关“生命知识”的小书,它包含了青年早期会面临的人生话题。我觉得其中关于死亡的两章很有价值。
人生解决完一个问题又来一个问题,考中学、考大学、考研、竞争岗位升职、组建家庭、督促小孩考学、熬到退休、忍受疾病、直到死亡……就像西西弗斯的巨石诅咒,这是生而为人必须面对的“重负”。
“或许死亡本身包含着这样一种自然所赋予的、不易察觉的温柔美意——这块令你耗尽一生而难以摆脱的巨石,恐怕唯有死亡才能使你彻底放下。” 怪不得医院病房里的老人经常发出感慨,做人真没意思。
不贪生也不惧死,生命就是寄居在皮囊中的一团精神,死亡只是它离开皮囊,以另一种形式存在。“我们的生命没有因为死亡而消失,只是发生了一些常人无法理解的转变,从可见的变成了不可见的、从有形的变成无形的而已。”
7
我想理解:汉娜·阿伦特访谈与书信
[美] 汉娜·阿伦特 著、[德] 乌苏拉·卢茨 编
评分:☆☆☆
类型:哲学
政治哲学家阿伦特对权力的解释和马克思不同。马克思认为,权利是经济控制手段,从而达到阶级统治的目的,但是阿伦特认为,权力本身就是目的——有些人不是为了经济物质利益去掌握权力,而是纯粹为了享受统治和控制他人的过程,“权力完完全全就是一个人要求统治另一个人”。在职场和官场偶尔看见的诡异行为,忽然得到了合理的解释,不是为了经济利益,而是纯粹的凌驾与统治。
本书是访谈合集,翻译不通顺,不如直接看电视访谈节目。
8
中等技术陷阱
By 郑永年
评分:☆☆☆
类型:经济学
经济体要想跨过中等收入陷阱,靠发达国家施舍的技术残羹冷炙没用,美国绝对不会分享隐性知识给我们,拥有机密的公司甚至不会给核心技术申请专利,因为这有被模仿的风险。中国想要超越美国,必须积累从0到1的原创性技术创新。
这本书分析了中国目前很难搞出创新的主要因素:
(1) 中国的基础科研发展不佳:原创性技术创新依赖于基础学科研究,需要科研人员纯粹因兴趣而钻研,但目前的考评体系下很难诞生这样的人才。他写道,“从每年理工科本科以上毕业生数量来看,中国远超美国,多年来稳居世界第一。表面上看,我们每年都新增很多科技人口,但实际上,这些理工科毕业生中的绝大部分不属于真正的科技人口,因为他们既无能力也无兴趣去从事真正的基础科研或应用技术工作。”
(2) 风投体系缺失:大部分国内的风投由国企操作,只想3-5年变现,而风投回报通常要8-15年,有创新力的企业经常拿不到钱,没创新力的偏偏拿到钱,政治寻租,竞争力低下。
这本书其实是一篇论文,适合公务员和学者阅读。
9
无行动,不幸福
By 赵昱鲲
评分:☆☆☆
类型:心理学
如果从未接触过任何心理学的概念,这本书可以作为入门。说实话,整本书只是将常见的积极心理学概念的堆砌,还不如读维基词条,带给我新知的页数不超过3页。
他的立意还不错,这个时代人的心理需要升级:行动和价值观要融洽统一、经历比占有更能带来幸福感、从匮乏思维转向成长思维、从逃避痛苦到自主追求、从算计关系到互相付出……但是,咨询室案例仅有寥寥几笔,后半部分内容和耶鲁大学最受欢迎的幸福课高度重合。
传统考学体系出来的学霸咨询师的视角,和主流社会“家长式”价值观高度重合,游戏就是垃圾心流,工作本身无意义但要把它当成兴趣和使命,模范例子是流水线工人,打螺丝都能打出心流,爱不释手……
有时候心理学能给个人找到幸福出口,但一定程度,正如哲学家马克·费舍在《资本主义现实主义》中说的,精神治疗是为了巩固现有制度、规训和整顿那些不符合资本要求的个体。
10
Master Your Emotions(掌控你的情绪)
By Thibaut Meurisse
评分:☆☆☆
类型:心理学
作为情绪管理畅销书,大部分的知识属于随处可见的常识,给我带来的新知并不多(如果是青春期的我,可能会觉得很新鲜),但其中几点归纳得很不错:
(1) 愤怒是一种向上的情绪,抑郁的人出现愤怒情绪是个好兆头,有做事动力了,有望攀登情绪阶梯;
(2) 为什么人会启动防御机制?被别人说了几句就狡辩、反驳?因为别人说的话一部分是事实,或者你相信别人说的话部分是真的。例如,“你是懒惰鬼”这句话,会刺痛一个行动懒惰、但内心想上进的人;相反,对于知行合一地懒惰之人,这句话毫无杀伤力。所以,你若总被人刺痛,说明被对方说中了要害,还不够强大;
(3) 怨恨他人的情绪源于自我厌恶、不敢沟通自己的需求、不敢直面冲突。你默认别人应该懂你,但人和人的成长环境、脑回路差异很大,别人没法懂你,所以你要主动沟通,别生闷气,表达自己的需求,捍卫自己的边界;
(4) 当你迷茫的时候,嫉妒可以成为人生指南针。你看看别人的背影,是不是你想成为的样子?比如,著名TED演讲者Susan Cain曾是一位律师,她从来不嫉妒身边成功的律师、合伙人,却深深嫉妒心理学家和作家,这时她意识到,她的热爱不在律师行业,于是她转行了,后来成为了知名的心理作家。
本书适合入门英文原版书的同学阅读,很薄,语言精简。
希望这些书籍能够给你带来启发,让你在阅读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之旅。
你最近读了什么书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哦!
更多书单,欢迎来我微信公众号“夏冰雹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