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时代的社群想象和行动

老橘头
·
·
IPFS
真正的链接是在互相的合作和给予中产生的,真正的认同来自于理念的共鸣。

社群,会员制?

语言上的歧义总是会发酵成的误解,比如社群,可以指代一群有共同兴趣或者诉求的人,或者在同一个社区生活的人。互联网上更多的时候社群指的是会员制、会员群等客户运营手段。这两者在我看来,有相同之处,但是其实完全不是一件事情,简单些概括,就是前者更多的关注这些人本身,他们怎么互动、互助和组织,后者更多关注的是商业模式,如何‘Engage’这些会员,以获得更多的收入,通过更多的会员或者更高客单价。都是很有意思的话题,这里我更想聊前面的那个

另外一个词 - 离散,是个我自己才学到不久的新词,之前听到感觉很怪,为什么不直接用海外华人等简单直接的词呢?后面才知道,原来这个词“diaspora”来自于被迫离开故乡散落于各地的犹太人,也被翻译成‘流散’,形容现在的状态,确实相对简洁精练一些。不论这是否是一个‘离散时代’,对于我个人来说,是的。到了一个新的国家,变成了少数族裔、非母语者和 “Alien”,这都是我需要去面对的事实,也因此,‘附近’对我来说也格外重要。

找朋友?还是找认同?

其实就是建立自己新的线下朋友圈,找到新朋友吗?这件事难吗?如果找对了方法,可能其实很简单,但是我也听闻一些人,心怀着远方出了国,但是苦于找不到新的朋友一直孤独。成年人交友就是不容易的,尤其当你如果没有明确的兴趣和感兴趣的话题的时候。如果幸运的,在所在的城市有一些这样的空间和组织,通过兴趣把人们连接在一起,比如读书会,网球俱乐部等等,那当然是一个好的渠道。

不过,个人朋友圈这件事还是跟私人的,更小的事,可能在一个城市生活,有个三五个挚友,就已经是万幸了。而社群会再外延一些,这可能是一群类似的,彼此都可能聊得来的人,他们有共同的兴趣,但是他们不一定彼此是朋友,他们有共同交流的机会,甚至有共同的愿景,但他们不一定非常熟悉,他们可能懂得彼此的笑话,了解对方的挣扎,只是这种共鸣就足够有力量,去消解一些孤独。它由很多人组成,而又不是具体的人,它给每个人提供了认同感,甚至对于这个群体和城市的归属感。

这比私人的朋友圈大,做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可能朋友们就像是我家冰箱里面的蔬菜,我不需要很多,但是他们非常重要,是我生活中的养料,我经常吃的蔬菜也就那么几种。但是我同时也希望在我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丰富的菜市场,那里有我熟悉的蔬菜,但是也有很多其他的品种,有其他人在买其他东西。我喜欢菜市场的丰富和生命力,这更让我感受到生活的气息,给我更多的新鲜的信息,有时候可能会杂乱,但是那也是真实的。这和我生死攸关吗?当然不,但是如果能够选择,我总是会希望能够住在菜市场附近,这会让我更安心一些。

想象中的社群

认同感的获得是难的,工作学习了多年的单位和学校也不见得让我产生认同,我投入了非常多的注意力,人也在那个空间里,但是总是有精神上的距离感,这似乎也已经形成了我的常态。作为东北人,我会对在异乡听到家乡口音感到格外亲切,这也是一种认同,这感觉很好,但是它有点浅,这定义不了我。有相同信仰的民族会在异乡建立属于自己的教会,我们并没有。于是有人在唐人街的中餐馆里找到了家的味道,有人直接住在了可以全天说中文的中文社区里,这对于我来说依然不够,我在国内的读书会里找到了自己舒服的位置,可能是因为我倾向于用那些理念来获得所谓的认同。而到了美国之后,来到了一个新的环境,移民也成为了我的新身份,不仅仅是身边没有了自己认同的社群,朋友圈也是要重建的。

我觉得真正的链接是在互相的合作和给予中产生的,真正的认同来自于理念的共鸣

作为移民,个人的生活系统是极度脆弱的,所谓离散的代价是失去了在故乡生活中相对更加丰富的节点,到一个全新的环境重建自己的一切。尤其是一开始,自己和这个新的社会的链接可能只有学校或者工作,靠这样的一条线漂浮在这个体制中,容不得半点闪失,用尽全力吸取养分,希望能够长出更多的须根来把这片土地抓得更牢。也常常会有一种不平等感,这来自于很多事实层面上的挑战。和本地人相比,和母语者相比,甚至和其它更有组织力的移民群体相比,总会觉得,这个游戏我们选择了一个困难模式。

困难模式也没什么,谁不是从小熬过来的呢?只是这个游戏没有新手村,也没有教程,难免有朋友会感到迷茫和失望。不过,既然没有新手村,为什么不尝试建立一个,既然觉得缺少组织,那也许可以从自己的贡献开始呢?说不定我们能够分享的经验和建议,是能够帮助另一个人很多的,哪怕只是一些理念的讨论和姿态上的支持,也是好的,至少,我们也很有可能帮助到我们自己。

想象需要行动

四月在家里搞了一次706的客厅活动,人不多,感觉还不错,结识了很好的朋友,也想了挺多如上的话题,还参加了纽约的一次沙龙活动,所以五月开了个脑洞:

我们搞个互助社,凑份子解决一个问题:帮助移民重建有机的生活。

很多商业服务可以购买到,但是生活是复杂和琐碎的,不是一切都能够通过商业来建立。如果帮助和给予是互相的,这就是个良性循环,如果相信大多数人是善意和值得预付信任的,那么这个社会就会离我们的理想社会更近一些。

Little Ferry是个简单的故事,一个平凡无奇的Ferry,它不优雅也不酷,但是它可以平稳的帮助人们到达他们想去的地方。

Little Ferry互助社是一个自组织,希望通过它引发更多的对于移民生活和社会的讨论和思考,甚至形成有意义的行动,为这个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贡献。

这启发自之前在大连参与的有邻社和自己组织的活动,这也是与我自己息息相关的需求,我会在美国新泽西纽约附近做一些粗浅的尝试,从力所能及的部分开始。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老橘头A Quest of T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