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際旅遊手冊 🪐
重要的科技發展等同於一次世界觀的轉折,一九六一年,蘇聯太空人尤里.加加林乘坐東方一號,環繞地球一圈,實現了人類首次載人宇宙飛行,拓闊了人類的可達之處。自此,太空不再遙不可及,人類紛紛嘗試在周遭星體留下各自的腳印。在今日看來,異星旅行已不再是個虛無縹緲的空想,但當星際旅行普及之際,我們又會迎來一次怎樣的思想衝擊?是次封面專題由星際旅行的衣食住行出發,參考現行的太空人實況,預想有哪些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慣習,須在前往異星前提早放低。奉勸各位旅客,旅途前後,謹記調整心態。
🌑 飲食
星際旅行首要面對的,是太空特殊環境下的飲食問題,在太空,飲食不單是口腹上的滿足,更是一次精打細算。為了令太空船盡量減重,太空食品首重以最小的體積提供最多的能量,重量、便攜性、營養成分、吸收比率成了太空食品首要的考量因素,所以,太空食品多以不易碎裂的液壓脫水食品為主。然而,長期進食脫水食品並不利於太空人的心理健康,美國太空總署一直致力於太空食品的研究,也許,將來的太空食品會有所改善,但與地球的食物相比,太空旅行的飲食註定乏味。
🌒 衣着
在浩瀚的宇宙面前,人類最能認識到的是自身軀體的脆弱。一九六〇至七〇年代,美國太空總署因應阿波羅計劃而研製出A7L太空衣,幫助岩士唐(Neil Armstrong)成為首位踏足月球的人類。太空衣以二十一層架構複合組成,分別管理及調控人類的一切維生需要。在《#阿波羅太空衣》中指出,假若太空衣改以其他更為堅固的物料製作,將能壓縮為一兩層結構。然而直到現在,太空衣依舊保持着厚重、多層的設計,實際是為了防止部分系統的失靈,引致嚴重後果。誠然,太空衣展現的,除了我們作為生物的脆弱外,更是我們因為脆弱而衍生的穩健特質。
🌓 心理
一九七二年,太空人施密特(Harrison Schmitt)拍下了一張稱作《#藍色彈珠》的照片,在四周無盡黑暗的襯托下,地球顯得格外的細小和脆弱。根據法蘭克.懷特(Frank Write)的猜想,當人類從宇宙中首次將整個地球收於眼底時,會造成一種名為「#總觀效應」的心理反應,人類將迎來深層的認知改變,認識到世界之大,人類之渺小,從而對世界現況產生不滿。然而,當人類實際登上太空後,出現的反而是一種名為「太空狂喜」的現象,眼下的地球,令太空人得以脫離地球的感覺更為強烈,彷彿置身於另一世界的狂喜感受,引致太空人出現拒絕回到太空站的情況。有趣的是,當星際旅行所到之處越來越遠,地球在旅行者眼中亦越縮越小,直到最後無法目測,當人類與地球長時間分離,通訊亦受到阻隔之時,人類又會作出何種心理反應?
🌔 方向感
在地球,我們習慣以「上下左右」來標示方向,然而在太空中,這樣的定位方式反而使人混淆。美國哲學家及建築家畢敏斯特.富拿(Buckminster Fuller)認為,相比起「上下左右」,以「內外」來標示方向更為接近真實。這是整個參照體系的改變,將「上/下樓梯」改為「出/入樓梯」,以人的角度與星球對照,相對於地球的中心,向內或向外移動。定位方式的改變背後,是認知的改變,我們認知到自己不是身處於一個靜止的維面,而是一種一直運動的狀態。進入宇宙後,一些過往被我們忽視的盲點將會重新浮現,幫助我們打開新的認知,新的想法。
🌕 時間
在早年,地球上並沒有統一的時區,各個城市自行校定時間,因此,即使是相鄰的城市之間也可能存在着幾分幾秒的時差。直到火車的出現,長距離的交流變得頻密,時間錯亂造成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為此,世界通用的統一時區便應運而生。然而,星球的自轉速度各有不同,太陽日的長短亦不一致,星球與星球之間的時差關係,就如同統一時區前的地球,錯亂而複雜。《#火星時間》一書中,社會學家梅馬利克(Zara Mirmalek)參與了太空總署的Mer計劃,研究工作小組如何適應火星與地球的時間差異,為了遷就火星多出的四十分鐘,地球上的工作小組每天推遲四十分鐘上班,擾亂了正常的作息時間。可以想像,在星際旅行已成常態的末來,時間的問題將會非常複雜,我們又能基於哪種參照體系,連結異星之間的時間?
____________________
#Sample樣本 #香港文學 #設計 #閱讀 #文學 #評論 #藝術
#literature #graphicdesign #hongkongart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