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满钞票去就医

何必
·
·
IPFS

揣满钞票去就医

                                          2005年12月26日

何必

两年半前全市78家医院安装了银行刷卡机,希望实现“刷卡消费无障碍”,而目前这些试点医院大部分早已停止了刷卡消费,医院要向银行缴纳手续费是这一业务无法推广的主要原因……(略。)

原本弄了个什么在医院就医可以“刷卡消费无障碍”行动,表面上看是为了看了这样的报道,会有什么样的联想呢?

2003年12月25日《中国青年报》载,上海永乐家电商场实行每逢周二拒收银行卡的措施,理由是银行在每笔刷卡业务中索取1%的手续费太高,在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的家电行业造成了销售企业生存困难;而银行方面则认为为银行卡所负担的成本较高因而这种手续费率并不高。

就此,笔者当时写过“信用卡上的财富之争”为题目的议论认为,家电商场为了逃避消费者使用信用卡而必须向银行支付的手续费,强行规定每周固定时间里不能使用信用卡。这样做显然是商家自杀式的经营行为,直接的后果是把那些携带信用卡而又没有足够现金的消费者阻挡出自己的门外,推给竞争对手;对于消费者来说,也体会到了商家的霸权行经,使信用卡失去了信用的功能。当然,商家敢于冒消费者用脚投票抛弃自己的风险,也是经过仔细测算的,由于竞争使得商家的利润空间日趋狭小,在整体上家电零售业处于微利的状况下,不得不把向银行支付的信用卡使用手续费也当作一笔不菲的开销来防备。表面上看,这是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对立,但实际上,却是银行通过消费者向商家施加压力的做法,银行兵不血刃地利用了商家的痛处,藏在商家和消费者的背后迫使双方就范。

但这种说辞放到现在这种场合下,就显得不那么适用了。

银行方面雁过拔毛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也由于早就成为众矢之的但却依然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死皮赖脸把所有或者有意而被迫、或者无意被沾边的用户当作自身的提款机和摇钱树,被公众越来越不信任。因此,银行方面借着这种患者在医院“刷卡消费无障碍”而向医院方面套取刷卡手续费,并不是什么让人目瞪口呆的举措;相反,就像人咬狗才会引得瞩目那样,倒是银行方面如果不采取如此措施却成了新闻了。

即使如此,能够以市场化手段打破这种局面?银行方面的竞争也算是颇为激烈了。但当无论是国有银行,还是股份制银行都不约而同向用户劫掠之际,这种竞争的真正后果也就足以说明,在可见的未来,用户不过是银行案板上的鱼肉而已。

那么,通过医疗的市场化就能使如此问题得到解决吗?看病就医已经跃然成为中国人老大难问题了。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北京一家大医院年流水额有上亿元,这是个何等暴利的行业。

我们大概无法奢望医疗行业能够通过充分竞争来达到社会平均价格水平,毕竟,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使得在该领域的信息不对称显得非常突出而尖锐,患者面对医疗产品与服务,从知识、经验、品种辨别等方面,基本上没有选择的能力,只能被医院方面为所欲为。近来,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一个病人住院67天竟然花费550万元天价医药费的事件被揭示后(现在,宣传部门已经明令不准再跟踪报道此事),人们都在疑问,我们的白衣天使们都怎么了?传统观念里那些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医务人员,怎么都变成了凶神恶煞般的强盗贼匪?

如此背景下,患者能够通过什么样的方式选择自己的医疗环境?或者说,患者有选择的能力以及环境和条件?看上去,没有任何迹象能够使这种情况有所改观。

那么,医院方面以刷卡消费中向银行支付手续费太高为理由,取消刷卡服务,也就不足为奇了。也许,患者还应该为医院这种取消刷卡的做法叫好,因为否则,这笔手续费会变着花样转嫁到患者身上。如果真是这样,550万可能扩充到多少?

就这样,还是揣着大把钞票去看病吧。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