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Noreen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閱讀】John C. Friel, Linda D. Friel《親密無能》讀後感

Noreen
·
·

在我有限的閱讀裡,頭一次讀到有心理書籍這麼貼切我的生活經驗。我甚至忍不住覺得它道盡了華人家庭中,那條既扭曲又常見到變成眾人日常、且代代相傳的情感鎖鏈

正巧我最近跟母親也正經歷一場一言難盡的矛盾與衝突。此書適時地為我的經驗賦予了更清晰的語言,彷彿在一團混亂的黑暗中的手電筒。

它讓我在閱讀中不停地去反思自己不自覺地在家庭中扮演了什麼腳色?我的雙親為何以這種方式經營他們的婚姻?為什麼母親衣食無虞也不需操心孩子,卻依然對自己的人生充滿埋怨?這一切糾結曲折都在這本書的照亮中,獲得了解答。

同時,藉由本書的探索,我終於能從對母親的憤怒與罪疚感雙重漩渦中掙脫出來,同情她也饒恕自己;縱使我依然還是不能讓她滿意。但我至少明白了,我們終究都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我們才能擁有真正的快樂。

因此,如果你正為家庭關係感到棘手或苦惱,那這本書絕對值得你一讀。


本書書名雖然譯為「親密無能」,但英文書名是:「小大人:功能不良的家庭之秘密」。

其內容是探討功能不良的家庭,如何阻礙孩子形成一個較健全的自我認知,從而使他難以劃出一條既能保護自己又能與人順利交往的人際界線。因此會複製上一代擇偶的悲劇、陷入生理或精神上的成癮、變成一個表面上看起來功成名就、家庭美滿,但內心卻始終空虛迷惘且自我否定的小大人。

在內容上,我覺得整本書最讓人有共鳴,也讀得心驚的部分,莫過於第二章對小大人的根源,也就是對「家庭」的分析。

作者認為家庭成員的互動,就像一張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網絡,家人之間看似獨立,實則家人之間的腳色定位其實會互相影響。如果自我腳色定位有問題,就會造成家庭功能無法好好發揮。

在這裡,作者援引了Alice Miller 《全是為你好》(For Your Own Good) 中對「毒性教育」的定義,列舉出幾種功能不良家庭會有的腳色與特徵。其中有一項稱為「媽媽或爸爸的小王子或小公主」。

讓人不禁想起一則無心但是常見的話(我母親也常說)就是:「生女兒至少比兒子貼心。」我以前不覺得有異,面對母親的負面情緒也都盡可能體諒她、傾聽她。但我後來才發現這句話當中也可能藏著另一種危險的情感勒索:「難道女兒非要成為媽媽的情緒垃圾桶,才能證明她比男性更值得被生下來嗎?

我所認識的許多女性朋友,一生中最讓她們苦惱的恐怕莫過於她們與母親之間的情感糾葛(通常是因為婚姻不理想而抱怨一切),甚至糾葛到都產生恐婚症了。然而,在強調孝道的東亞文化下,縱使母親的負面情緒讓她們苦惱,也非常難斷然切割。

書中作者就嚴厲地稱呼這種「因為跟配偶感情不洽,就跟小孩感情變得過度緊密,甚至取代配偶」的做法為:「情感亂倫」。也就是本來應該在另一個成人身上尋求的情感支持,卻改由孩子去支撐。孩子固然會因此感覺自己很有力量,但相對地也會使他失去表露自己脆弱、恐懼的機會,使孩子變得不像孩子,且以為他們如果要獲得父母的愛,就必須先自我犧牲。

將孩子扯進婚姻問題中,並試圖利用孩子來滿足情緒需求是一種情感虐待。

我其實從來沒想過我自己的情緒問題可能是來自母親無意間的情感虐待。毋寧說我連自己可能受虐都沒想過!(大吃一驚)

但另一方面,我也能明白華人文化中母親傾向於向女兒尋求情感支持的理由。因為傳統家庭的家訓,正好就是功能不良的症狀之一:「家醜不外揚」。它阻止了我們向外求援與分享自己煩惱的機會。(這也許就是為何有心理問題,華人通常不會去就醫,而是偏好尋求宗教慰藉)但是,作者也提醒了我們:只跟家庭系統內的人分享,只會加重羞恥感(以為只有我這樣)、強化拒絕他人幫助的界線,把事情搞得更糟。

其次,我們的文化中對女性在性、家庭、婚姻上也有很深的偏見,尤其是區分「良家婦女」跟「壞女人」的那些定義上。這些二元區分又更加深了女性離婚改嫁的心理阻礙。至少像我母親是相當傳統的南部女性。她就會覺得離婚改嫁不是好事。她會擔憂自己離婚後不只經濟與社會評價受到打擊,也擔心再嫁也不會遇到更好的男人,還不如繼續待在形同嚼蠟的婚姻裡。但這些文化成見又讓她掉入另一個固化的家庭腳色中:「協助者」,也就是她將不計一切代價維持家庭的完整性。這種觀念困住了她,使她進退兩難,終日悶悶不樂。

因此,讀著這本書,我也才恍然大悟: 那些習以為常的(卻對人有害的)互動方式,其實是一整個家族(甚至是文化)的歷史共業。每個人降生在這世界上都是如此脆弱,我們總是需要別人的幫助才能活下去。因此我們也只能試著去適應身邊的環境,所以不管是我們,還是父母,或祖父母也不得不受到這些傳承下來的言行所影響。會這樣錯誤地對待伴侶、孩子,並不是誰的錯,所有人也只是無意識地繼承下來罷了。

誠如印度瑜珈士薩古魯 (Sadhguru) 被人問到:「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時,他說了很棒的話:「世界給你的東西,你不能改變。若你的父母知道更好的生活方式,他們早就去過了。但我們是有智性的生物,你要做的是去實現、創造你所知道的美好的生活。

如今透過這本書,既然我們明白了,那就是努力切斷那條悲傷的鎖鏈的開始。願每個讀者在這本書中,都讀到你的悲傷與療癒,同時也讀到一絲絲齒輪轉動的希望。

*同步刊登於:被剝奪的童年,與被養成的「小大人」—《親密無能》 | | 開根好 SquareGood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