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or not to be 不是 be he or be she
坠落的审判 ,典型的欧洲片,节奏很慢,表演很日常,没有典型的高潮华彩情节,主题还有点乱,特别适合看完以后胡思乱想,以及发散出许多哲学问题。
虽然在前几天吵的一塌糊涂的导演见面会上,关于电影是否表达了女性主义这个问题,似乎导演本人已经盖棺定论,但从个人观影感受来说,这不是一部女性主义的电影。这部片子的主题是 to be or not to be,而不是 be he or be she.
坠落的审判中,有几个点表达得很好。一个是夫妻之间有很多矛盾,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能为外人所理解;一个是在罗生门的世界里,只有靠自己才能找到自己想要什么;还有一个是真实自我的边界。而这几个点其实无关男女,把片中主角换成一对同性爱人,或者男女位置颠倒,都是成立的。
夫妻之道是“敌体”,正如片子里的一段台词:“sometimes we fight together, sometimes we fight alone, sometime we fight to each other.” 互相支撑,彼此抚慰,这当然是一种理想的爱人相处模式,但婚姻里必然还夹杂着无数更为复杂的爱恨情仇。无论当事人对朋友、同事、心理医生是怎么描述故事的碎片和细节,了解这段婚姻的只有夫妻双方自己。妻子在法庭上说,如果我也去看了一个心理医生,那么现在就会有一个人出来作证,说我的丈夫多么丑陋,多么不堪,但这些都是真的吗?吵架时说的气话,能反映婚姻吗?
类似的情节很多电影里都有,比如美国的 marriage story 中,夫妻二人为了争夺抚养权互挖伤疤,甚至会喊出我希望你现在就死掉这种抓马的台词。欧洲片则总是更细腻写实一些,正是因为深爱过,了解过,才能最精准地让对方痛苦。大喊大叫 “you are a monster” 时,彼此都知道这只是泄愤而已,而最伤人的也许只是一句淡淡的 “I don’t owe you”,或者在明知道对方说完一段话之后正在热切等待,却默默转开头。这些特质都没有特别偏向男性或者女性。在如何伤害在意的人这一点上,大家都是英雄好汉,谁也不遑多让。俗话说夫妻一心,但作为人的个体性却又不可能完全在爱好利益诉求各个方面一模一样,怎么找到合适的定位?
其实,不论是在夫妻关系里,还是在其他社会关系里,只能先满足自我。想要依靠别人的评价,哪怕是依靠所谓普世价值观来支撑自己的生活,是不现实的。如果把自己代入楚门,想表现得符合无形天眼下的某种“标准”,那么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挑哪个标准去满足呢。退一万步,即使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判方式,如果不是自己真正认可的,要怎么在社会达尔文的镁光灯熄灭后去面对真实自我呢。
片中的父亲角色就是这样,为了符合“好父亲好丈夫”的人设而付出,但并不真正认同这付出所蕴含的价值和意义。意外事故造成孩子视力受损,他自责,认为自己有义务花更多时间去陪伴孩子成长,而工作、事业和家庭是很难平衡兼得的,于是他一边自豪于和儿子亲密的关系,批评母亲只顾着写书对孩子很淡漠,一边又不满自己的时间被大量牺牲给家务,觉得自己一直在为了别人团团转,失去自我。母亲很冷静地指出了他的缺点和弱点,即,缺乏时间管理能力,且能力有限,无法将写作大纲落实成文。他无法面对自我定位不清所带来的认知落差,妻子在写作上的成功就成为他情绪的出口,认为自己是被牺牲和耽误的那一个。
类似的故事显然有可能发生在任何性别和家庭角色身上。母亲或父亲对孩子抱怨:“要不是为了你,我们早就离婚了。” 妻子对丈夫抱怨:“要不是为了照顾这个家,我工作肯定出色得多。” 孩子对家长抱怨:“要不是因为你们当年不同意我和XXX在一起,我婚姻不会这么不幸。”这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台词。这种抱怨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最终作出决定的人是自己。也许能找到很多借口,比如,怕伤害别人的感情,怕辜负别人的期望,怕被别人背后戳脊梁骨……最本质的原因是,不敢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如果真的认同别人的价值观,愿意按照这种标准去生活,就能得到满足而不会有抱怨。如果内心不认可,就应该坚持立场,否则上面的逻辑都不可能成立。真正爱你的人最希望的是看到你快乐,不是你为了满足别人而让自己消沉抑郁。
但是,坚持真实的边界在哪里?社会需要我们有礼仪教养,人际关系中需要我们互相体贴尊重,如果只是表达自己的感受,对别人造成了伤害,是不是自私和无情?就像丈夫指责妻子:“you are so cold, you have no heart.”
在这里,其实性别依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无论男女,都会遇到要不要讲善意谎言的考验。电影里妻子被丈夫责难,被大众批判,被孩子不满的几个原因,分别是:她直接告诉丈夫她不能接受无性婚姻,并坦诚和其他人发生了仅限于肉体不涉及感情的性关系;她从丈夫的手稿大纲中获得灵感,成功出版自己的系列小说,同时批评丈夫缺乏写作的能力,只会找借口;尽管她同意丈夫为家庭付出了很多,但她不认为自己亏欠什么,愿意就去做,不愿意就别做,不要把孩子和家作为失败的理由。
这些观点从传统的家庭角度来看,确实很冷酷。但这就是真实的她。电影里有一段对话我非常喜欢,大概如下——
男:“我们竟然在说英语,我对你一直让步,总是你说了算,包括语言,什么都是你的地盘。”
女:“我们并没有讲我的母语。你是法国人,我是德国人,所以我们讲英语,这就是英语的意义啊。说到地盘,我们现在难道不是住在法国?因为你坚持,所以我们才从伦敦搬来这里,这不是你的地盘吗?”
男:“我们住在法国,可是居然要讲英语!”
女:“你没有意识到吗,这当然不是我的地方,如果我不主动对着你那些亲戚朋友傻乎乎热情微笑,他们就根本懒得搭理我。”
男:“你从不会主动对任何人微笑。”
女:“是的,这就是当初你为什么会爱上我,而不是什么滑雪场傻妞,不是吗?”
夫妻之间的争吵虽然带有一定的性别特征,比如刻板印象里女性更顺从,男性失去主导地位时更不适应等等,但是本质上,他们的问题和性别无关,而是对真实度的期待不一致。丈夫因为没有真实面对生活,潜在的自我不断表达不满,但他应对的方式是希望妻子也隐藏起真实,不要这么咄咄逼人。可以设想,假如妻子为了这种期待伪装自己,她的潜在自我也会不断表达不满,最终两个人的矛盾只会不断恶化。更进一步来说,丈夫的问题是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当他的内在很坚固时,有足够的力量去欣赏接纳真实的妻子。而当他失去坐标时,他的失落和自我贬低,并不是靠妻子的顺从就能够解决的。
从“真实自我”想开去,现在政治正确的大环境,其实要求的并不是对弱势群体的口头支持认可,而是发自内心的同理心。但是在不恶意中伤的前提下,个体有没有自由去表达不够“政治正确”的真实想法?拔苗助长的政治正确是不是能获得理想的结果,这也许是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从这部电影里,不论男女,都能看到真实有多么困难。遇见相知相许的人,组成一个家庭,是很不容易的。但是一路携手走下去,要正视彼此是什么样的人,需要什么,愿意付出什么,才能走得长远。无论是以爱、责任、甚至正义为名,都不能满足内心需求的实,就像在空洞上起楼阁,再不舍,也会有崩塌的一天。不如鼓起勇气表达真心想法,哪怕合不来,早点分开,总能另有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