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館風清--台灣博物館之始
今天是世界博物館日。源自西方文化的博物館機構,在日本時代被引進台灣。雖然不少文獻都指出,台灣最早的博物館是建於1908年的臺灣總督府博物館。不過早在1902年2月26日便誕生台灣第一座的台南博物館。
台南博物館坐落在吳汝祥舊邸,用於紀念1895年逝世於此地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根據1902年的報導,博物館的成立宗旨是通過展示教育產品來培養民眾知識,並同時展示各種來自內地的工業產品。在當時學校設施尚未十分普及的情形下,這座館舍扮演了社會教育的重要角色。
博物館除了國定假日與禮拜一外都會開放,也不收門票。因此開館的首日,參觀人潮便相當熱絡。單日共1259人參觀,其中也包括400餘位本島人。而即使是平常日,人數也維持在75人左右,多數為學生、軍警。
隨後的幾年,博物館也持續的加入新的展品,如1906年台灣總督便贈與了一隻孔雀給博物館、1910年新增一批來自澎湖的寶石等。據報紙的統計,台南博物館的展品從創館時的千餘件,至1907年時已經達到4565件。成長相當驚人。
新的展品也帶動旅客的絡繹不絕,時至1912年時,每日平均參觀人數已經成長至日均兩百多人。參觀人數的增長也使的官方下令在館舍空間在1917年司令部遷移後擴充至整座吳汝祥舊邸,擴大其規模。
不久後,台南神社擴大建設,博物館遷移至州廳旁的兩廣會館,於1922年重新開放,並分為教育博物館與商品陳列館。不過由於空間略嫌壅擠,1927年又將商品陳列館遷往位在大正町的新館,原有館址則獨立經營成「台南州立教育博物館」,並規劃地質礦物、植物、動物、水產、風俗及玩具、圖書紀錄、機械模型七個展示主題。
二戰時期,教育博物館龐大的建築群遭到轟炸,不過一部分館藏因為移至南二中而得以倖存。奇美集團的創辦人許文龍,幼時常造訪教育博物館,立志長大後也要開一間博物館,最後成立奇美博物館圓夢。而奇美為了彰顯與教育博物館的關係,在2014年新館落成後的首檔特展向臺南二中商借當年教育博物館的展品,象徵一種傳承與精神的延續
參考資料:台灣日日新報、聚珍台灣、偏門研究員KUN、台大舊照片系統、日治期刊系統
未貼上來源即使用資料圖片,深感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