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冲突和交流不坦诚,2024高考的作文主题值得探讨

江上小堂
·
·
IPFS

2024年高考如期于6月7–8日举行,6月7日照例上午考语文,下午考数学。语文考试一结束,不同试卷的作文题目就流传开来。全国语文甲卷要求根据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主题为坦诚交流的作文。

所谓材料,是很短的一段文字,“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这个主题很好,很有探讨价值。我看不只是有时,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与他人相处都会避免冲突。我以为这是儒家思想的长期影响导致的。孔子就说,“君子无所争”。倡导人与人之间应当相互谦让,和谐相处。其用意很明显,是为了维护上尊下卑的礼法。晚辈不应当与尊长争对错、争资源、争贡献和争荣誉。孔融让梨的典故就是这个道理。孔融小小年纪,就知道谦让兄长。自己拿个小的梨,把个大的梨留给兄长。故事借孔融的话说,“小儿,法当取小者”。

儒家还明确主张“为尊者讳,为长者讳,为亲者讳”。要顾及和维护尊长的面子。孔子的得意弟子颜回,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孔子曾夸奖他,“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颜回时时维护孔子的权威和面子。当众认真聆听孔子的教导,不管是装的还是发自内心,从不表示怀疑。但与孔子私下交流,又能提醒孔子的不足或谬误,且加以阐发。不自显聪明,而把见解和贡献归于老师。

同辈之间,也要尽量避免相争和冲突,以息事宁人为上。以免形成凡事较真好争的性情,在尊长面前也如此行事。一旦较真,就不容易维护“上尊下卑”。从古至今,心直口快、“认死理”、“较真”的人在官场和职场都不受欢迎。于是大家说话都是一团和气,拐弯抹角,明捧暗贬,假意推诿,各种心思。讨论问题,即使有不同意见,也要先赞扬和肯定一下前面的发言。这种种弊端严重降低了语言交流和协作的效率。

孔子还教导弟子子张做官要谨言慎行。“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翻译过来就是,“要多听别人的意见,不要说自己拿不准的。拿得准的意见,也要谨慎地说,这样才能少犯错误;要多观察,拿不准的先搁下,拿得准的,也要谨慎地去做,这样才能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就能保住官职俸禄”。官场职场上时常职责不清。遇着担责的事,不同部门就相互推诿,俗称“打太极”。或者实在推不开,就拖着压着不办,希望靠时间能拖过去。反正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没得事。

所以,虽然大家都明白应当坦诚交流,更有利于沟通和协作,但因为不利于维护尊长的权威,实行起来就很难。另外,儒家对人性的认识错位,对人的道德要求过高,违背人的自利本性。这也导致人际交往中的虚伪和言行不一致,不利于坦诚交流。文化传统如此,大环境如此,要想短时间内改善就很困难。只能逐步改善,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做起,然后延展到职场和社会交往。

2024年6月8日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江上小堂不一样的角度!关注现实,追究历史,探寻未來。微信公众号:江上小堂之长吟野望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