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歲這年,我成為一間區塊鏈新創的 CEO
三十歲,給自己的挑戰是接下一間新創公司,成為一位小小的 CEO。
我的下一段旅途,名叫做 Pelith ,他是一間在台灣小小的區塊鏈新創公司。由我可愛的台大陳品學弟與他的小夥伴創辦的,原本打算成為 blockchain 界的 IBM ,做著做著卻往著 blockchain 界的 Goldman Sachs 奔去,2020 做了一個 台灣第一個 Defi 品牌 Hakka Finance,專注在區塊鏈上的衍生性金融商品。
經過漫長的討論與磨合,我接下來將會成為 Pelith 的 CEO,而原本 CEO 陳品將會成為 Chief Scientist 專注在 Defi 產品研究上,我們將一同與很酷的夥伴與社群,探索去中心化金融的未來。
「哇,你現在可好啦,天上掉下來間公司,給你當執行長呢!」有次遇到工程師朋友,談笑著揶揄我。
我半開玩笑回應:「哈哈,只要有心,也可以給你當呀!小新創的執行長可是世界上最爛的工作之一呢!」
藏在底下沒說的是「到底要不要接下 Pelith CEO?」可是我好一段時間,讓我輾轉難眠的問題。
這問題說困難也不困難,無非是兩個問題:
「我敢下注拼一把嗎?」
「Pelith 值得讓我下注嗎?」
但說簡單也不簡單,畢竟人生苦短,沒有回頭的可能,我們總是想要找到一個不會後悔的選擇。
我一路走來都在各式各樣新創公司奮鬥,承擔著相比在大公司更多的風險,但其實身為軟體工程師本身就是一個對衝風險的好辦法。軟體工程師本質上是打造工廠的職業,雖有不同題目的 domain know-how 障礙,但底層有不少邏輯是相通的,作為一門靠手藝吃飯的職業,只要產業還在成長期,在可見的未來裡,總是有著大大小小的機會。
總而言之,這是一個下檔有限,但上檔無限的配置。
但接下老闆位置可是非同小可的下注,賭注是我身為軟體工程師接下來的精華歲月。到了開始做架構、搞管理的資歷,放手一部分的技術累積,把精力分做公司管理與營運,做一個不確定性更大的角色,本質上是把下檔風險變成無限,承擔的風險變更大,當然能得到的東西也可能更大。
先不論自己的職涯發展,如果要承擔更大風險玩個更大的局,比起接手一間現有的小公司,說不定從頭來過,開一間新公司是個更好的選擇呢?
實話實說貼身參與 Pelith 2020 年的發展,我感想是 ——
「漂亮的開局與機會,但可惜沒有把握住動能,以至於最後在內外困窘中掙扎。」
過去的故事,可以去看看品的回顧「 Hakka與我」,裡頭可以看見產品發展成與敗的故事,但裡頭沒寫到內部團隊暗潮洶湧的衝突,表面上原因是過去率性鬆散的管理,給帶來組織快速應變的彈性的同時,也在團隊中埋下了地雷,導致產品進度延宕與團隊的分裂。而其實根本上,夥伴價值觀與利益上的衝突,從公司設立的過程中,從來沒有好好溝通處理,早就預告了悲劇的發生。
最終,我們 $Hakka 價格雖然有當初發行的 15 倍以上,不過也接近價格的 all time low,社群活躍度也不盡理想。
但即便有這麼多的猶疑與風險,最終我還是選擇接下了重擔。
有幾點原因,但我想最重要的還是,我有種感覺,接下 Pelith 與他一起成長,可能會讓我變得快樂吧。這聽起來很矛盾,參加一個風險巨大的賭局,押注在一個看起來不怎麼漂亮的牌局,裡面除了辛苦與痛苦外怎麼可能會有快樂?
我所感受到的可能性,來自於我 part time 與 Pelith 合作一年多,裡面感受到的純粹、自由與獨立。不管是 2020 年暑假,我跟陳品在辦公室研究數學算法,想找到更有效率的公式,或是後面試著找到群眾對於價值感知錯位的合作中,我覺得這種專注在了解世界運作的過程,能得到新的啟發外,也同時是快樂的。
其源於 Pelith 不是一個單單以利益為導向的區塊鏈公司,而是一個想做好玩並且對產業有突破的公司,在區塊鏈充滿豺狼虎豹的浮躁世界裡,可以說是一個傻子了。但也就是這種傻勁,我們才能抱持著輕鬆的心情專注在重要的問題上,去實驗挑戰區塊鏈的可能性,而順手又能把錢掙了。
最後我想談談,Pelith 的未來。
首先我們的目標,在可見的未來仍然會專注在 Defi 去中心化金融上,Hakka Finance 也會往成為一個專注在 Defi 的 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路上邁進。我們所看見的機會在於,回顧金融歷史的發展,從中央銀行以黃金擔保發行貨幣,而後商業銀行提供存貸、換匯業務給普羅大眾,接下來誕生的是投資銀行去設計各種衍生性金融產品,來滿足風險管理與套利的需求。歷史總是驚人地類似的,我們能在 Defi 上看到一樣的發展途徑,而我們會專注在「去中心化」的「衍生性」金融產品發展上,來為資產提供「更有效率」、「更低摩擦」的流通,讓資本流動到對的位置上。
這也是我們 Hakka Finance 想要傳達給社群的客家精神。
具體上,我們 2021Q4 要推出去中心化的固定利率衍生性產品,相對於目前市場上的競品,我們有著最高的資金效率,而明年上半年預計推出的產品也正在尋找合作夥伴中。
接下來組織營運方面,雖然受惠於區塊鏈產業的紅利,即便之前營運雜亂無章,公司還是安飽無虞活下來了,但大大影響公司前進的步伐。於是這幾個月,在我積極介入後,團隊協作也開始步上了軌道。
此時,我開始思考我們要打造什麼樣的公司文化,我們應該要成為什麼樣的一群人。
看了許多其他的企業案例,但發現真.區塊鏈企業無法單純照搬科技企業的模式,產業文化與行事風格差異太多了,最後我們的目標 DAO 身上得到了靈感。
DAO 可以說是區塊鏈組織的最終典範,他是一群人出於某種共同的理念集合在一起,在區塊鏈上進行資源配置與協作的去中心化組織。一個類比是一個區塊鏈上的合作社,但他有著鏈上不可篡改的兩個工具,讓他成為人類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存在。
- 是代表話語權的 gov token ,把責任與權益代幣化,這是一個把權利與風險綁定的工具。擁有 gov token 的多寡代表你在社群中的話語權,同時也是風險。你如果越多 gov token ,能有更大的話語權外,同時如果社群發展得當,你手上 token 也會越值錢,當然如果你提出爛決策,並用你的話語權推動成功了,最終如果導致組織發展衰敗,你手上的 token 也會一文不值。
- 是存放公有財產的鏈上金庫 treasury ,持有 gov token 的成員能透過討論與投票來決定資源配置、人員僱用⋯⋯等等,所有公有資金的流向是透明,且無法被少數給操縱的。
對於 Defi 公司來說,把自己的 protocol 變成一個 DAO ,是其中一種理想的 End Game ,意義上像是公司把產品賣給公開社群。社群擁有大部分的 gov token ,接手了 protocol 未來的營運與決策,即便公司永遠離開不參與營運,protocol 仍然能在社群自理下自主運作。
而要成為一個 DAO ,我認為有兩個不可或缺的要素:社群上有大量「與你目標相同的人才」和組織內部「共享透明的資訊」。有足夠充滿智慧與能力的人才,才能做到去中心化,每一位成員重要但又不重要,一部分的人離去仍然不影響組織的存續發展,而你要讓這些人才發揮他們的智慧,透明且共享的資訊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你的資訊總是在少數成員手上流通,但社群有智慧的人無法提供品質良好的決策,久而久之他們也會離去,最終走入惡性循環。
因此,我們公司文化上目前也朝著「提升人才密度」與「透明地共享資訊」的去中心化目標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這邊所謂的人才,不是擁有優秀學經歷或是專業的人才,而是願意主動了解產業或是自己專業領域發展,看到問題發生時,不是僅僅提出抱怨而已,而是能根據目前脈絡,提出建設性意見的人。
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希望我們夥伴能有能力完成手上工作後,不是只想乖乖做一個聽命行事的角色,開始去思考哪裡有問題可以被改進;找到問題後不是只是抱怨,而是能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比如說問題的根源是什麼、問題有什麼可能解決方法,最後能考量到目前脈絡不會提一些天差地遠毫無干係的建議。
具體上,我們開始做每週的內部分享課程,像是由陳品主講的金融小教室,來提升團隊成員對於金融產品設計的了解,而技術團隊也有內部的討論分享會,分享解決問題的經驗,同時面試中也更著重對於我們的熱情與過往主動挑戰問題的經驗。
我們同時也會開始適當地分享,原本可能只有管理層才會分享的資訊給所有團隊成員。由於區塊鏈本身就是公開在鏈上的,許多資訊天然就是公開的,分享產品數據似乎理所當然,但除了鏈上的資訊,告誡夥伴遵守保密協議底下,我們也分享我們最近思考的問題、接觸的潛在合作對象和我們的產品數據,希望能透過這些資訊讓夥伴給予正向的回饋,主動提出要做什麼,並能慢慢授權給他們來決策領導專案。
有些人可能發現了,這跟 Netflix 的公司文化也十分相似,而有讀過 Netflix 文化發展故事的人,就會知道這是一個漫長迭代的過程,並非一蹴可及。提升人才密度才能分享更多資訊,而人才與資訊的無縫整合能創造更多產值打出護城河,進而能付出業界最有競爭力的薪水與工作環境來吸引更多人才。
我們現在顯然還不是我們理想的樣子,但我們往這邊發展的路上努力中。如果你對這樣的公司有興趣,我們現在還有少量職缺開放,歡迎你來跟我們聊天。
👉 https://www.cakeresume.com/companies/pelith/jobs
對我而言,這是一個跟從頭打造一間新公司差不多等級的挑戰,責任很大,自由也很大。 如果能許個願的話,希望我這次回到浮躁的區塊鏈圈,能成為一個平靜與快樂的屠龍勇士,永遠不成為惡龍。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