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60%年化利率?在Binance上「收息」又多了幾種玩法: Dual Savings、DeFi Staking、Binance Liquid Swap、Launchpool
在之前的文章和大家介紹過Binance Savings,我自己本人也在長期在使用它來賺利息,只要將Stablecoins或其他幣種放進去活期或定期理財產品就能穩定賺取現金流。現在Binance上「收息」的玩法又更多了,甚至有點令人眼花瞭亂的地步,在這篇文章就為大家一一介紹這些新玩法和它們的風險又在哪:
還沒有Binance帳號又認為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的朋友可以點我註冊,可以節省20%的交易費用
1)DeFi Staking
DeFi挖礦的邏輯很簡單,就是Binance代你去參與DeFi挖礦,然後把收益給你,像上面的USDT年化回報率更高達60%(但都被人搶光了)。這個DeFi挖礦的好處是簡單易用(當然還是有一點風險的,具體有什麽風險可以參考之前的這篇文章),用戶不需要開一個自己的Metamask的帳戶和自己管理Private Key,有什麽問題也可以找到客服。Binance找的DeFi項目都是有一定規模的,像Curve和KAVA都是圈內有名的項目,上面的智能合約都被很多社群活躍成員檢查過了,出問題的機會較低。
我自己也嘗試了把一點USDT投進去試試,58USDT才3、4天就為我賺了快0.16USDT。這利率真的高的嚇人!
2)Binance Liquid Swap
Binance Liquid Swap是像Uniswap模式的AMM(自動造市商)資金池,可以按照比例瓜分交易對的手續費收入。例如有人交易BUSD/ USDT。每一單交易他們也要支付交易的手續費,而你把相對應的BUSD、USDT存了進資金池,你就可以享受高達17%的年化回報率。
AMM模型的缺點是如果買單和空單不平衡,資金池裡的幣就會有大部分變成其中一種幣,比方說BUSD全變成USDT,但由於這兩種都是穩定幣,價格和1美元相約,所以其實也沒多大風險。
3)Dual Savings
Dual Savings是Binance仿效Matrixport所推出的產品,中文名字叫雙幣寶。比較有趣的是它是屬於Mining頁面的產品(可能因為這和礦工們對沖的需要有關)。Dual Savings和一般的Savings在使用上差不多,但多了一個條件,就是在價格達到行使價後一定要購買或沽出某種加密貨幣。
看上去是不是有點複雜,不知道在做什麽呢?簡單來說,Dual Savings的用戶多了一種義務,就是在行使價一定要賣出或買進的義務。
舉個例子,以上圖中12% APY的USDT雙幣寶理財產品為例,用戶存入USDT後可以享有年化12%的年化報酬,可是有一個條件,就是如果在結算日時BTC的價格低於10,000,結算貨幣就會變成BTC,系統就會以10,000美元的價格為你購買BTC(利息不會少了),如果BTC大幅下跌的話,你就虧大了。
至於BTC的雙幣寶理財產品則是相反,你是存BTC入去,收BTC的利息,但以13%的雙幣寶產品為例,如果在結算日時BTC的價格高於13,500,結算貨幣就會變成USDT,系統就會以13,500美元的價格為你購買BTC(利息也是同樣的),如果BTC大幅上升的話,你就錯過了一班列車了,但其實就沒有虧錢的風險的,就是少賺了點。
為什麽會有這麽高的利息呢?其實就和期權(Options)賺權利金(Premium)的原理差不多,有礦工或機構願意購買期權來對沖他們的風險,就要支付權利金(Premium),那用戶就能賺權利金了。
4)Launchpool
Launchpool是Binance最新的產品,Binance將於9月9日正式上線第一個挖礦項目Bella(BEL),用戶透過質押BNB、BUSD、ARPA等代幣就能挖(Farm)新幣,就是將之前DeFi很流行的那套Yield Farming搬到Binance上進行。參加的方法更是簡單,只要將幣放進相應的活期Binance Savings就可以,超級簡單,這次參與的用戶更無需KYC。
在Private Sales時,1 BEL的價格是0.75 USD。比起直接在市場購買新幣,這種挖掘新幣的方法可說是「零成本」,最多也就是損失一點時間成本而已。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