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日本人?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報導,東京奧運越來越多膚色不一的人代表「日本隊」,拿過好幾個全球賽事獎盃的 Naomi Osaka 是代表中的代表。
NPR沒說的是,代表日本的「黑人」輸了之後,往往被日本國內的激進愛國份子撻伐「不是日本人」,同時,日本網民在奧運期間稱呼南韓為「那個國家」,並且對代表南韓的在日韓人奚落唱衰,在在證實「看起來不像日本人」的人,在日本難有一席之地,而「看起來不確定是不是日本人」的在日某某人,則更是要嚴加戒備,正因為對亟欲鞏固「日本大和民族」的日本人來說,這些會同樣被(歐美人士)視作「亞洲人」的人,更需要加以區分。
已有論者針對日本歧視「外人」指證歷歷,其中尤以美國白人最無法忍受這樣的歧視。對比此鏈接文章中黑人籃球員的溢美之詞,某些白人彷彿是小盆友躺地打滾哭鬧備受不公,許是從未料到盎格魯薩克遜人竟受到亞洲人如此對待(亦即:「往往都是我大盎格魯薩克遜人定義『人』的等級與分類,就憑你小日本?」)。
由此看來,文中黑人籃球員對日本的讚美,需透過全球的歧視鏈與種族歷史重新理解,讚美日本不見得是肯定日本沒有歧視,而更是揭露美國南部的底層黑人社會景況,而那是種族資本主義、奴隸販運史的結果之一。
NPR顯然是用理解美國的方式來理解日本,但日本與美國也是夫唱婦隨(在父權體制下,美國當然是夫)。日本國內的各種歧視事件層出不窮,日本有識之士、知識分子,也以美國的改革為標準,定義日本國內的移民或「膚色不正」之人應該享有何種利益。日本想是在走美國的老路子,對移民無論是反動或支持,都同樣立基在認同政治與國家論述。
同一篇文章在不同的脈絡被閱讀,也有不同的效果。在美國,自由派可藉日本看似和諧的皮相,打臉美國共和黨或白人至上主義人士;在日本,有識之士可藉此打擊大日本國族主義、右翼人士,由於美日關係,「美國」的報導對日本輿論而言又多了些正當性。一向喜愛日本並且對「日本」有特定認識的台灣人,怎麼看益發駁雜的「日本人」呢?
延伸閱讀推薦:
- Critics Pounce on Naomi Osaka After Loss, Denting Japan’s Claim to Diversity
- 大坂なおみが嫌われる3つの理由!人種差別ではなく性格や態度がムカつく?
相關資料來源:
A Texas Native Competes For Japan At The Tokyo Olympics(July 28, 2021)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