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Chinese 的四點事實
1. 回頭看,不向前看
古時候,人們喜歡坐在河邊,面朝下遊,看著水從自己的身邊經過,飲酒煮茶,頗有幾分風趣。這件事說明,人們喜歡看已經過去的事,並不願意面向於未來。而更恐怖的是,我們所執著的歷史,是由人所「編輯」而成的。它不顧事實的原本面目,在每壹個擁有權力拿著剪刀的君王那裏,真相被裁剪,粘貼,縫補,甚至塗抹另外的顏色。這是壹個熟練的裁縫,剪刀上下飛舞之後,出現在人們面前的是符合某個特定需要的衣服而已。人們念舊,懷古。妳可以看到大陸有多少的古裝劇,有多少的現代劇,又有多少科幻題材的影視作品?
2.人在事先(核心要義)
我們可以從中英文的翻譯疑問句上看出點兒線索。
He isn’t handsome, is he?(他不帥吧,對嗎)
Q: No, he isn’t.(是,他不帥)/ Yes, he is(不,他帥)
妳可以看到,答案的是和否,和英文裏的 Yes 和 No 是反的。 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能?
讓我們先來看中文的句子。他不帥,對嗎? 是的,他不帥。 這個回答的人是針對誰回答的? 是提問的人?還是這個「帥不帥」的客觀事實。很明顯是提問的人。我是在附和妳的看法。是的,他不帥。
那麽英文的句子呢?回答的人是針對「帥不帥」這個事實來進行討論,而非人。
所以可以看出區別了。在中文的語境下,人們思考的路徑,永遠是針對當下互動的那個人而出現的。至於所謂客觀的事實,真理,在概念中要麽是不存在的,要麽就是完全維系於我面前的這個人來說的。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麽我們在展開壹段討論的時候為何如此的艱難。因為大腦條件反射的路徑本身就不壹樣。大家很難就事來論事。在張口說第壹句話之前,對方會揣測妳的目的,摸清妳的居心,了解妳的動機,探求妳的立場。然後根據妳的立場來進行攻擊,或者附和。這壹切思考跟事實本身完全沒有任何關系。
壹切有賴於的是「我」和「妳」之間的位階從屬上下敵我關系。到最後,就會演變成毫無事實根據的互相扣帽子大賽。
說到底,中國人並不太關心宇宙裏有什麽,太陽系外有什麽,他在意琢磨的就是人心。科技用來探索,不是廣袤無垠的宇宙,而是試圖探知深邃多變的人心。
或者可以這麽說:在中國人的眼中,那些西方道德上的思辨,全是在做無用功。不存在客觀上的真理壹說。壹切真理都存在於領導的嘴皮上。而關於人的政治,又是多變的,壹朝天子壹朝臣,所以似乎所有人都在轉圈,走不出壹個輪回。更無法看到壹個能夠擁有幾百年歷史的企業出現。所謂論親疏,立場,忠誠,不論事實,邏輯,和道理。
3.語言的退化
語言,由官方全面領導駕馭。語言決定著思想,所以該怎麽說,用什麽詞來說,壹切都是官方的意誌。我曾經開玩笑說:妳每使用疫情,或者戰疫這樣的詞,就相當於共產黨把妳的大腦操了壹遍。雖是玩笑,但裏面是有道理存在的。
另外,大量的敏感詞,使得網民不得不用各種拼音縮寫,代名詞,諧音,各種能聯想到的詞來代替。書籍上的管制,以及人們閱讀能力的退化,使得文字再也無法成為共情(代入對方情景去思考),連接彼此的橋梁。這種語言的退化讓所有人的智識再下壹個臺階。人們基本不存在思辨能力。在思想光譜上,也許只有非黑即白兩個維度兩個選項。
4. 穩定(活著)大於壹切
關於自由,以及相應的知情權,隱私權,這些都是可以讓渡出去的。「活著」大於壹切。穩定也大於壹切。這有可能是西方世界和中國人之間無法達成共識的壹點。坦白來說,這裏的人們欠缺的是在精神及真理上的追求。
所以,妳可以看到:表態,站位,儀式感,忠誠,以及所能衍生出來的各種隱喻及聯想,要大於邏輯,事實,乃至道德。所以,討論並不是討論,而是要生吞活剝的廝殺,討論也不可能有個結果,只會在官方猶如如來神掌壹樣的力壓下,壹切都化爲烏有。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