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Web3文化為什麼那麼可愛!|溫柔加密#03
臺灣的Web3文化為什麼那麼可愛!
注意到臺灣的web3文化有點可愛(字面意義上的可愛),是我看到了Vitalik參加ETHTaipei時戴的帽子,上面寫著“以太真美廟”。
在臺灣,這種帽子叫”宮廟帽“。進香活動期間,廟方有時會發放印有廟名的背心、衣服和帽子方便辨認哪間廟的信眾。宗教風格的帽子戴在加密世界的領袖頭上,這實在太朋克了!我很難想象類似的畫面出現在大陸:Vitalik來大陸討論加密議題,主辦方的員工建議他穿漢服或者戴個老年團帽子,主辦方老闆肯定覺得這個員工腦袋進水了。
加密代表未來和科技,地宮廟代表歷史和宗教,但當它們一起歡樂地出現在臺灣web3文化中、並傳播出來,我看到了深一層的可愛——思潮交融萌生的可愛。從“可愛”的視角出發,見木也見林,我逐漸意識到臺灣在擁抱web3文化時,心態更輕鬆,方式更小清新,更注重和大眾溝通。
這篇文章的結論,某種意義上是說,擁抱多元化的絕招恰恰是本土化。
“臺灣讓你重新發現你內心的高中生”
宮廟帽只是一個小片段,Vitalik還在臺北唱閩南語的《愛拼才會贏》,獲得了臺灣外國人就業居留金卡,收到一包叫做“乖乖”的膨化零食,說是可以放在電腦設備上讓它“乖乖運轉”。
Vitalik在自己的博客裡寫過對臺灣的看法: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裡(臺灣)人們的自我組織能力和學習意願。每當我寫一篇文檔或博客文章時,我常常會發現,一天之內就會有一個學習小組獨立形成,並在Google Docs上興奮地註釋文章的每一段。
Paul Graham寫過,每個城市都會傳遞一個信息:在紐約,“你應該賺更多的錢”;在波士頓,“你真的應該去讀那些書”;在硅谷,“你應該變得更強大”。當我訪問臺北時,傳遞給我的信息是“你應該重新發現你內心的高中生”。
高中生——甚至小學生——的氣息從臺灣web3的視覺風格上鋪面而來,我在大陸web3文化裡很少看到這些,所以它們很顯眼。
這是四年前,臺灣面向兒童的《國語日報》對於比特幣的介紹。
用一個版面、兩幅漫畫和小孩可以理解的比喻,解釋了《比特幣白皮書》的要點。銀行家說“偷偷改掉一些數字,神不知鬼不覺”的時候,背後全是邪惡的小臉,帶有情緒的價值觀被潛移默化地轉移到兒童的頭腦中。十歲的人雖然還不能馬上做點什麼,但不用等太久,這些被植入了“中心化有風險”觀念的小孩就要到Vitalik創辦以太坊的年齡了。
除了教育小孩,畫報也順便教育大人。這個電子海報下面的第一條評論是:
如果有家長在看到這個畫報的當天給小孩買了一枚比特幣,他會花掉不到9千美元,但他的小孩今天就會擁有接近7萬美元的資產了。
可愛的漫畫不僅限於面對小孩,臺灣政府的“數字事業發展部/數位發展部”在官方賬號上,發佈了這樣一張海報,一覽加密思潮給民主社會帶來的多樣化變革。海報上有9個如假包換的二次元形象,它們代表了參與數字社會的不同角色,比如公民科技家、連接擺渡人、網絡遊牧民等等。讓一個不懂中文的人看這幅圖,他更可能以為這是某個動漫遊戲的闖關策略。
我慢慢發現,宮廟帽、漫畫、二次元,這些可愛的視覺元素,其實根本上是一種和大眾溝通的努力。最具啟蒙力的思想已經在《比特幣白皮書》《以太坊白皮書》中被闡述了,但它們和大眾距離很遠。而正是那些與普通人生活靠近的元素、與真實世界有連接的行為,成為了加密思想散播的入口。
去中心化思潮的本地化
社會變革的火種可能是新的技術革新,但是變革的巨大力量一定是人民的思想。加密技術掀起了人們對去中心化社會的實踐熱潮,但實踐卻不必拘泥於加密技術本身。超越技術的思想,就像是脫離了母體的蒲公英,它的意義是去更遠的地方。
臺灣公民科技社群g0v孵化過兩個項目,一個叫「真的假的」機器人,另一個叫「政府總預算視覺化」。他們都不是直接用加密技術實現的,但前者“通過去中心化協作創造了公共物品”,後者“給了普通個體對抗複雜時代的工具”。加密思潮在更廣域的土壤裡種出了果實。
「真的假的」機器人 Cofacts
Cofacts 是聊天軟件LINE上的機器人,任何人在LINE上收到朋友或者群組發的信息,不知道真假時,便可以轉發給這個機器人核查。機器人背後沒有中心化的審核員,全靠網友的自主核查、編輯。網友除了可以提供核查信息,也可以評價其他人的核查信息,點贊或者不喜歡;理想中,更加真實的核查信息會自己湧現出來。
驚喜的是,Cofacts在使用說明中,特地標出可以幫助長輩查詢信息。他們試圖照顧社會中每一類容易被假信息欺騙的人群。在最近核查的目錄裡,我看到了下面這條新基金成立的消息,它被標記為“錯誤”及“含有個人意見”,具體地說這是詐騙。想象一下接觸到這條信息的中老年投資群體,現在只需要把消息轉給LINE機器人,就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這真的太好了!
Cofacts的名字指的是“眾人拾柴拾出事實”的意思,這和馬斯克收購推特之後嘗試的Community Notes異曲同工。把真相的裁決從中心化的審核機構手中拿走,讓社區幫助溯源和提供信息,讓每個人的頭腦自己判斷。兩種機制都有賴於其他社區成員對核查信息的評分,但是推特在算法上走得更遠:馬斯克希望避免簡單地計算用戶評分的總和或平均值,而更看重那些從不同意識形態的人群中、都獲得高評分的核查;也就是說,如果通常對核查的評分存在分歧的人最終在某個核查上達成一致,那麼該核查的評分就會特別高。
我不知道Vitalik對Cofacts怎麼看,但是他寫過對community notes的看法:
即使不到百分之一的誤導性推文獲得了背景信息或糾正的註釋,community notes作為一種教育工具,仍然提供了極其寶貴的公共服務。目標不是糾正所有錯誤;而是提醒人們存在多種觀點,某些單獨看起來令人信服和有吸引力的帖子實際上是非常不正確的,而且你,沒錯,就是你,通常可以通過基本的互聯網搜索來驗證它的不正確性。
Cofacts和community notes一樣,不僅是為了辨別具體消息的真假,而是在摸索一套適用於去中心化社會中的、”去中心化真相獲得“機制。推特在這個方向上更加工程化,臺灣的實踐則貼著本地的使用場景。
「政府總預算視覺化」
這個項目看起來不僅簡單,而且好看。他們把政府預算視覺化成不同風格的圖標,讓公民能一目瞭然每個部門要花多少錢、花在哪裡、和其他部門相比怎麼樣。圖表之外,還有更加直觀的選項幫助理解:公民可以點擊“每日支出”,瞭解“納稅人每日支付了什麼?“ ,也可以選擇“單位換算”,瞭解各部分花銷可以買多少杯奶茶、多少碗滷肉飯、或者多少個iPhone。
這麼做的理念是,“通過信息透明化,公眾更容易監督政府,也更容易基於事實來討論。信息透明也不限於政治領域,民生教育領域的信息透明,也能幫助我們縮短收集資料的時間,更迅速找到需要的解決方案。”
把公民社會理解成社區,政府理解成社區運營團隊,兩者之間的聯繫猛然緊密起來。去中心自治社區(DAO)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個體也會跨社區中參與建設,這麼多社區怎麼花錢、預算審批的依據、花錢效果的評估,對於參與者來說,很難直觀地掌握。所以,「政府總預算視覺化」的作用不只限於傳統政府,在複雜的去中心化社會,社區成員們需要更有效的工具理解他們所處的社區。
加密社區強調信息公開,任何成員都可以看到社區中的近乎全部的信息;但就像民族政府可以公開預算數據一樣,海量的信息會妨礙公民理解數據的意義,因此,“公開透明”是不夠的——也許在信息不對等的時代是最重要的——但在海量信息時代,去中心化社區要摸索的是“讓信息能被有意義地理解“的機制。
「政府總預算視覺化」的意義和cofacts一樣,不只是解決眼前的問題,而是因為這樣解決方法的存在,使用它的人會意識到其他領域裡、相關解決辦法的缺失。如果一個平臺上,難以確定一個信息的真偽,又沒有community notes幫助我,我會問是誰在掌握核查的權力?如果一個社區裡,很難一目瞭然它每天把錢花在了哪裡,也沒有視覺化信息給我支持,我會想問是誰在評判錢花得值不值?
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心化的,然而我還不料,也不信竟會‘兇殘’到這地步。
——魯·larri·迅
打入政府,超越政府
加密思潮在臺灣,變成了和在美國不同的樣子,這說明臺灣加了點自己的佐料進去。
我的臺灣設計師朋友Peng說,“臺灣是東亞里最開放的社會,我們比日本、韓國能更快地接受新事物、世界的潮流和文化。” 話雖如此,他自己看到新任數字發展部部長的長髮外形時,也還是愣了一下。
比長髮更精彩的是,Audrey Tang自稱為保守的無政府主義者,他最終希望廢除所有政府、以建立獨立自由的公共空間。嚴格地說,他是中心化政府體系的特洛伊木馬——而且他還光明正大地告訴特洛伊人這件事!
大多數社會里的去中心化力量都和中心化的政府力量對著幹,但臺灣政府數字發展部在2023年1月,以機構名義加入了W3C,參與制定數字世界的標準,其中一項工作就是建立去中心化的數字身份(DID)。
沒錯,一箇中心化的力量花著納稅人的錢,研究如果幫納稅人建立“不依靠政府的身份服務”:藉由各界(企業、機關、團體及自然人)所發行的各種證件,來構建公民日常的事實身份(de facto identity),完成所需的基本數字身份服務,達到“個人身份自主,數據授權自決”的目的。
某種意義上,數字發展部追求的是“以個人為基礎,讓國籍、企業成為事實身份的一部分。無論國家、企業怎麼變化,都無法剝奪一個人存在的事實。”這種思路和地緣政治分不開,世界上沒有那麼多地區像臺灣一樣面臨“身份證一夜間換了的話對我有什麼影響”的問題,正是這樣的問題促使他們更加迫切地關注個體,摸索超越民族國家概念的身份概念。
從政府到市場,你會發現,臺灣web3文化裡少了些對於宏大敘事的追求、多了對於普通人的關注。對小孩、對老人、對普通納稅人、對“後民族國家時代”的個人有什麼影響,是他們更願意看到的、實實在在的變革。
來自加密世界的技術與理念,要最終落在對本地居民的好處上,我稱這叫做可愛的思想。
其他
關於合集
加密思潮問題合集:www.notion.so/69d976...
加密思潮造物合集:www.notion.so/68ae6d...
關於溫柔加密專欄
寫與加密文化有關、由中文創造的思想。我們關注全世界華人的實踐,不僅寫 Web3 原生的,還寫精神內核上去中心化的一切。
本文最初发布于 @Un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