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成為新人類》一書在不確定、流動性極高的狀況中學習(上)1/2
🔴前情提要:
《成為新人類》啟發起於社會現象,我們都知道今年受到疫情衝擊後有許多環境改變,而這些環境改變使得我們面臨工作上又有極大改變,一方面思考為什麼過去就有的方式開始行不通?一方面在不確定未來中我們該何去何從?從日本趨勢大師山口周先生的書中,我們可以找到一些參考方向,作者在書中引用大量經典書籍文獻可以提供參考以及延伸閱讀,文字內容十分扎實且容易咀嚼吸收。
由於書本分為八章節,因此本篇(上篇)將從大環境變動到新思考術方式切入(1~4章)分享一些重點內容,筆者在這邊提醒各位讀者,在書本每小節的最後幾頁,作者都會寫下當節的重點摘要,能夠幫助讀者想再次回味章節內容,增加記憶以及更快抓到整本書想表達的核心理念。
🔴新舊人類?(p.3)
雖然人類並非透過二分法能夠切分,但作者為了方便在書中探討其變化過程,因此精簡這些新舊的差異進行探討,並且從定義何謂“新”?何謂“舊”?而這個新與舊並非限定於種族、性別、年齡、階級的要素,而是更廣義來思考:新舊人類只是一種在思維、認知、行為上的一種轉換,也就是我們具備哪些思維以及面對未知事情時該如何去應對。
同時,我們也要注意:並非一定要使用所謂新人類的學習方式才是對的,或者是說舊人類就一定錯的果斷結果,對於筆者閱讀此書,更重要的是『藉由理解新舊人類之間會面臨的問題、優勢、兩難後,接著反思自己,並從中指出自己的限制,才能從盲從、過於慣性轉換為接受不確定性、事物發展逐漸沒有標準答案的流動性思考、決策過程』。也因此,作者在書中不只討論工作、思考、價值觀、認知轉換本身,更借助如哲學思潮、後現代解構主義、社會學的結構場域、心理學、行為經濟學等多重領域兩位大師:康納曼及特沃斯基的(《快思慢想》一書提及的)系統一及系統二、人類學李維史陀的觀點帶入,使得書籍不是只有空泛談趨勢或是數據,而是有其脈絡可循。
🔴社會的VUCA化(p.37)
VUCA一詞,由V(Volatile,不穩定)、U(Uncertain,不確定)、C(Complex,複雜)、A(Ambiguous,曖昧)四要素組成。
過去仰賴經驗的情境在如今環境不斷變化時,過去累積下來的習慣,或是我們的慣性經驗,會逐漸無價值化,假設未來無人車的日趨普遍時,送貨司機、連帶外送產業鍊、貨運產業鍊、計程車司機……等過去相關領域經驗豐富者,對於城市間的巷弄瞭若指掌的經驗能力,將會受到強烈的威脅。
同時社會、環境的不確定、不穩定也會造成對於一般的預測計畫產生極大改變。誰也沒想到今年一場疫情會改變你我生活、世界政治、經濟動盪,但在這其中更加凸顯如遠距會議、遠距工作能力、協作共創能力、溝通能力,我們必須在短時間內好好準備這些實戰能力,因此作者提出我們最需要的是『計畫性的隨機應變』,先去試試看,再一邊看結果一邊微調,因應靈活因應不斷變化的環境。
VUCA將在未來成為常態的世界裡,環境會不斷地變化,無論我們處在哪一個時間點,若只是盲從於一時的情境,沒有看到當下的脈絡,很容易在下一段時間、浪潮經過後轉變為過時甚至淘汰,因此,我們對如何偵測環境的變化程度,以及我們如何更彈性地因應變化而出現臨機應變的處理能力,也將逐漸受到重視。
🔴重新定義
我們活在一個「產品過剩,意義稀少的時代」。(p.33)
過去人們根據「邏輯與科學」行動,然而在產品過剩,正確答案趨於量化的世界中,逐漸失去其創造價值與功能。作者指出社會未來將以「美感與藝術」作為武器的嶄新人才,從過去的「解決已知問題、製造產品的能力」逐漸導向「發現未知問題並解決、創造意義的能力上」。
然而,我們也需要去留意何謂新人類的“優秀”?必須要放在不同的領域、情境脈絡中,才會產生不同意義,我們也必須時時留意世界變動的政局、經濟變化、社會流動等結構性因素,進而發揮自身影響力,投入社會之中(不斷地複製、擴大現代的問題,p.5)。
我們未來的已知問題將越來越少。
於第二章(p.63)作者指出讓人意外的推論:
過去《創新的兩難》一書誕生後變得非常暢銷,然而眾多公司開始推廣創新方法學,但為何會後來都徒勞無功呢?有兩個原因,其一,是來自於已知問題越來越稀少;其二,創新的目的本身反而會造成制約。作者把方法學上的革新性以及創造出的經濟價值高度擺在象限的兩個軸線,可以由下圖得知,無論方法學再怎麼具備革新性,如果創造經濟價值過小,則無法被冠上創新之名,且我們也必須小心人們開始為了創新而創新(p.63),最後先以創新作為要收穫的結果,而開展導向看似創新的活動而失去脈絡及探討問題本質出發來解決問題,或是盲從跟上潮流而出現一窩蜂的現象。
🔴解構主義
作為後結構主義哲學家Jacques Derrida 提出過「解構主義」的概念,他認為作為“後”一詞有拆解、重新定義、反思、批判的意味。透過翻轉體制內的主從關係,重新肯定原本處於從屬地位之人,才有可能找到體制的新出路。而透過重新定義其實不全然是“推翻”、“反對”舊有的事物本身,而是提出多元、創造更多可能性。如今我們藉由設計力量、創新力量也不斷重新定義,挖掘出不同的思考方向,並能向人類學挖掘厚數據一樣,將“習以不為常,理所不當然”放在心中,切換微觀到巨視不同視角去觀察現有體制、現象。
🔴意義的力量
工作環境從過去KPI逐漸轉為OKR的經營方式,OKR可以類似作者指出的賦予工作『意義』其一(p.94),目的是激發參與者的工作動力並化被動接收指令到主動發號施令。過去人們若不賦予意義只想拿到物質與金錢,而管理者負責控制他人的作法逐漸無法發揮作用,也因為當代工作價值觀的轉換,我們也看到更多短期人力派遣、工作外包化的社會現象出現。
而作為新人類所產生的管理典範,則是要給出明確的意義,並且會從宏觀角度去揭示遠程的「意義」是什麼,接著提出近程、中程該如何去達到,使員工在過程中找到自己存在的地位,並且賦予職位特殊性。即便這個意義有些會是用一些量化的指標來提示,但作者指出背後卻有著一個實實在在的意義在當中,從個人到群體、群體到組織也逐漸透過“意義”來吸引員工、顧客上門,並透過組織、公司形塑品牌作為競爭優勢的泉源,對組織產生重大的影響,正式所謂的『目的優勢』(Purpose Advantage)。
🔴雙重經歷理論
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康納曼及特沃斯基兩位所提出。康納曼也就是撰寫知名心理學書籍《快思慢想》作者,而特沃斯基也是提出心理學重要學術理論的學者,兩位共同研究出人們會使用兩種不同的系統進行思考方式,並且將其整理為「雙城歷程理論」,如今影響決策理論、賽局理論、行為經濟學的學問基礎。
康納曼將其分為兩大系統,分別為系統一:直覺以及系統二:邏輯兩者。
系統一能夠幫助我們自動化運作,不會耗費過多腦力;而系統二則需要動用注意力,來完成困難的耗費腦力的心智活動。
這兩大系統可以互相切換並且能夠同時運作,作者指出(p.163)想要均衡有效使用邏輯及直覺,就必須要能夠察覺現在是何種情境與局面,我們必須判斷什麼時候要使用直覺行事,什麼時候必須要用邏輯推論來做出決策。
因此,面臨一些議題,我們若只對於數據或是演算法回答沒有用邏輯方式推論,而是用系統一的直覺方式下決定、回答時,就會顯得粗糙且隨便、不精確;但過度依賴系統二的邏輯推論,則會更加耗費腦力以及短時間下決策時將會面對到難題。
舊人類固然會追求邏輯的重要性,凡事追求道理。但新人類 “並非” 遺棄了邏輯(系統二),反而是透過系統一的直覺結合系統二的邏輯同時並存(p.167)
如下圖所示,作者於書中整理出該如何在何種情境下使用系統一或系統二的交互應用提供讀者參考,思考何謂過剩之物(有什麼東西過剩、已經太多了)以及稀少之物(什麼事現在的稀缺性、獨特性)的辨別訓練,使我們達到更有效率的決策。
🔴書籍啟蒙者:
本篇是由筆者過去追蹤作家 Kevin 劉奕酉 前輩,著有《我用模組化簡報,解決99.9%的工作難題》與《高產出的本事》等書,非常推薦各位讀者前往閱讀作家的每篇文章,筆者認為這是有扎實撰寫、把書“讀透”,而並非按照公式或是以背誦方式,而是以自己的邏輯,生活化的舉例、自己閱讀推論方式呈現,也因此,筆者在閱讀作家的文章時,總是發現能夠發現書本外的更多經驗以及實務知識,也從中得到書本不同的詮釋觀點,推薦給大家!
最後最後,我們不僅要累積硬實力,也要累積閱讀的軟實力,因此筆者後續也會在文章中不定期穿插影響自己或是改善工作效率、受到啟發的書單,給予讀者更多完善專案、工作術、不同的思考方式!下篇將繼續整理第五至八章書籍重點,以及反思作者對於新人類之看法,敬請期待!
感謝你/妳花時間讀這篇文章,若能幫助到你,可以給「鼓勵、愛心收藏」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