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跨種族戀情:為什麼白男+亞女這麼多?
朋友Vivian的男朋友Michael是倫敦土生土長的黑人,有一次他們閒著無聊,吃完飯後就在中國城多呆了會,想看看在這個亞洲人聚集的地方,會有多少對白人男性和亞洲女性的情侶,結果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30分鐘內,他們數了26對白男+亞女的情侶,而亞男+白女只有一對。
在國內大家其實不太談論種族問題,畢竟漢族佔壓倒性大多數,別說白人黑人,在一線城市長大的我連少數民族也沒見過幾個。但出國讀書之後,接觸到不同國家、不同種族的人才意識到,種族問題上最受關注的問題之一。來了倫敦後,自己也談了一個白人男朋友,也開始關注跨種族戀愛相關的問題,並開始和人討論,這也是為什麼後來和Vivian在柏林旅遊的時候,她會告訴我她和Michael的這個隨心的「社會實驗」。
我沒有去查閱數據,但根據自己和身邊朋友的經驗,白人和亞洲人的跨種族戀情或婚姻中,白男+亞女的組合是遠遠多於亞男+白女的組合的。這在知乎上也產生了十分激烈的關於「easy girl(常指隨便與白人男性發生性行為的中國女生)」、中國男生娶白人女性是不是「為國爭光」一類的討論,但這就是另一個大問題了。這篇文章主要想分享一下自己對於為什麼白男+亞女遠多於亞男+白女的思考,歡迎大家指出其中的問題。
我和Vivian也曾經簡單粗暴地得出一個在西方社會挑選伴侶的「歧視鏈」:白人男性是以絕對性優勢站在這條食物鏈的最頂端的,接下來的是黑人男性和白人男女性,再往下是拉丁美裔女性(latino)和亞洲女性,而在這條鏈條的最低端,則是亞洲男性和黑人女性。我們得出的這個結論固然帶有很多種族偏見,也非常具有歧視意義,但也許有一些社會現象的反射。
我把這個當笑話告訴一個父母是香港人,而自己在英國長大出生的「BBC」Anthony聽的時候,他說這個「歧視鏈」也有一定的道理:「Sometimes I feel that being a male Asian in a white society is choosing the hardest mode of living.(有的時候我覺得在白人社會當一個亞洲男性就是選擇了最困難的生活模式)。」而Anthony本人是牛津大學經濟學和管理學本科畢業、後來順利進入全球頂尖啤酒公司Budweiser在英國只挑選五個人的trainee program的典型亞洲菁英。儘管在學業、工作上他是無可挑剔的頂尖人才,但在挑選伴侶上,像Anthony這樣的人未必同樣受歡迎。
那麼到底為什麼,亞洲男性在婚戀市場上卻不那麼受歡迎?在反對「easy girl」論調的評論下,擁有白人男朋友/丈夫的女性總是聲稱「we're color-blind(我喜歡他不是因為他的膚色)/我們是真愛」。先不討論「color-blind」這個標籤,就「真愛」而言,我不反對絕大部分跨種族戀情的基礎仍然是真金白銀的感情,而能夠走到最後婚姻殿堂的大部分也是基於真愛。
然而,對於「真愛論」,一個簡單的反駁觀點就是:如果這麼多現有的跨種族戀情都是「真愛」,那麼從概率論來說,白男+亞女和亞男+白女出現的概率應該至少持平,而不應該出現一個如此明顯的數量上的差距。
這一份所謂的「真愛」,其實也是基於社會結構對於他們個人、以及對伴侶期待值的塑造。首先要承認的是,在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中長大的人,他們在被培養的方式上會有不同的側重點,而最後所成為的人也具有不同的個性特徵。簡單的例子來說,即使同樣在廣東地區,潮汕由於長期有嚴重的「重男輕女」文化特徵,與在廣州長大的女生不同,在潮汕長大的女生,如果缺乏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會相較而言更加認同「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同一個省份內就有如此差異,更不用說白人女性和亞洲女性、白人男性和亞洲男性,是在不同的大陸板塊、完全不同的社會體系中成長,自然會產生由於成長背景不同而導致的個性、思維上的差異。
但儘管人種不同,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對於伴侶卻具有相似的期待,這是各個地區歷史上極其相似的「父權社會結構」導致的。父權社會造成社會對男性「masculinity(陽剛之氣)」的期待,以及對女性「femininity(女性氣質)」的刻板印象。儘管在女權主義盛行、#MeToo 運動全球化的當代語境之下,追求性別平等仍然面臨著巨大的阻礙,絕大部分人仍然沒有對性別議題產生足夠的自主意識(awareness)。
男性對於伴侶普遍的期待仍然是溫柔動人的、賢惠可愛的,即便是認同女性獨立的西方男性,也會希望女友或妻子能夠在他們面前的時候展現嫵媚和乖巧。一個也許不太準確的例子,便是去年在全球第一大情色片網站pornhub上,男性搜索關鍵詞最多的是「Japanese(日本人)」,而日本女優的特點,想必大家也都有所了解 - 可愛清純、嬌喘連連。因此,也有學者認為白人男性對亞洲女性極大的興趣也來源於這些情色片所塑造的刻板印象(steretype)。
而女性對於男性伴侶的渴望,往往是陽光開朗、強壯健碩、行事果斷的。在許多不同的文化中,情侶之間的組合常常呈現「男強女弱」的特點 – 女性希望她的伴侶是值得她去仰望的,而反之,男性也享受這種被崇拜的目光(在此可以聯繫pornhub中女生bj的鏡頭往往是俯視的例子)。英國報紙The Guardian最近也刊登了一篇文章,叫做 Why women should start giving short men a chance(為什麼女人應該給矮個男人一個機會),談論的便是女性對男性身高的期待 - 試問,有多少女性能夠接受伴侶比他們矮?這所反映出來的,也是社會中男性霸權的特點。
基於這樣一個「普世的」對伴侶的期待,再配合上東西方文化不同的男女品質,不難看出為什麼白男+亞女的組合遠多於亞男+白女。西方社會從小培養男性熱愛戶外運動、健身,強調領導才能,而東方社會要求女性可愛乖巧、溫柔可人,因此雙方順理成章地乾柴烈火。而反之,亞洲男性在成長過程中被更多地強調「學業為重」,較為忽視運動和領袖能力的培養;白人女性則從小受到更多獨立意識的教育,具有更加強烈的女權意識,不願意成為男性的附屬(不同的是,白男+亞女的組合往往都是女性一方最後搬到男性的國家定居,雖然有經濟發展的因素,但也可能因為亞洲女性對事業追求沒那麼執著)。因而亞男+白女的組合,除非雙方都能跳出自己傳統文化的束縛,否則極難配對。
說到底,白男亞女組合是東西方文化差異和性別不平等的產物,本文無意批判白男+亞女的組合,他們和白人情侶、亞洲情侶在並沒有過多的差異,同樣是愛情,在過程中同樣會經歷酸甜苦辣,然而因為跨種族戀情的罕見而吸引了更多的關注,本文所希望指出的是作者本人在自己感情發展中所產生的這種self-awareness(自我意識),即意識到自己和這一份感情被社會歷史結構強烈地影響著,哪怕自認為真摯的愛情,也跳不出這宏大社會框架的束縛。
---------------------------------分界線---------------------------------------我本人的男友便是白人,因此本文絕無攻擊白人男性和亞洲女性情侶的意圖,不過是認為所觀察的現象極為有趣,想要尋求背後的原因。我也深知這篇文章有很多值得深入考究的問題,例如對「白人」、「亞洲女性」定義的模糊,對「父權社會」的描述過於籠統,論證過程不夠嚴謹等等。以上大部分都只是十分直覺性的理解(intuitive),希望能夠拋磚引玉,有更多的人指出其中的不足或者提出其他的想法。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