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华年 | 「大夏」作为国号
《度华年》(原作网文《长公主》)里的架空朝代「大夏」,就国号而言,可谓一等一的大号、美名。
然而自三代以降,却从未有大一统王朝以「夏」为名。
国号为「夏」的,要么是偏居西北一隅的少数民族政权,如十六国匈奴人建立的「胡夏」以及党项人建立的「西夏」;要么就是王朝末年起事者建立的割据政权,如隋末窦建德称「夏王」、元末明玉珍在蜀地建立的「明夏」。
关于三代之夏朝名号的来源,史学界说法众多。有「夏后部落名说」、「蝉图腾说」、「禹封夏伯说」、「夏之美义说」等。
后世以「夏」代称中国,许慎《说文解字》「夏,中国之人也」、《汉书·地理志》唐颜师古注「夏,中国」;「夏」亦有「大」之意,《尔雅·释诂》曰「夏,大也」。
由是观之,「大夏」可理解为「大中国」或「泱泱大国」,作为大一统王朝之名,实则再合适不过。
后世国号称「夏」者,一种是出于民族与正统性的考量。
其中有附会者,如十六国时期的「大夏天王」、「武烈皇帝」匈奴人赫连勃勃,就以「匈奴夏后氏之苗裔,僭称大夏」,自称「朕大禹之后……今将应运而兴,复大禹之业」。(晋书·卷一百三十·载记第三十)
如此附会也并非空口无凭,毕竟《史记》有云:「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
也有正名者。如元朝末年,民变领袖明玉珍攻占巴蜀,于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在重庆称帝,国号「大夏」。
明杨学可《明氏实录》记载,明玉珍称帝时,诏曰:
「天生斯民,必立司牧,夏、商、周之迭运,汉、唐、宋之继统,其来远矣。元以北狄污我中夏,伦理以之晦冥,人物为之消灭,咸云天数,敢谓人谋。迩者,子孙失道,运祚衰微,上天有命,示厌弃之机;豪杰乘时,兴驱逐之策。惟我家国,肇迹湖湘,志欲除暴救民,聊尔建邦启土。成汤七十里,盛德已振于三巴;历数八百年,神功终收于一统。上承天命,下顺民心,谨以壬寅年三月初一日祭告天地、祖宗及历代帝王,即皇帝位,国号曰大夏,其以今年为天统元年。」
可见,明夏是建立在与蒙古人不两立、立志恢复华夏的民族立场基础上的,其名号的选择最接近前面所说的「大号」「美名」之意涵。只可惜明夏仅割据蜀地的疆土,多少有些名不副实。
说句题外话,明玉珍系湖北随州人,若以帝王之出身地为国号,搞出个「后隋」也未尝不可。
另一种则和地域、封号相关。
如「西夏」前身为唐朝藩镇「定难军」,治所在夏州,其节度使拓跋思恭被封为「夏国公」赐姓李。后李继迁、李德明父子努力在辽宋之间保持独立性,先后被辽朝封为「夏国王」、「大夏国王」。
元昊称帝,自然以「夏」为国号,「遂以十月十一日郊坛备礼,为世祖始文本武兴法建礼仁孝皇帝,国称大夏,年号天授礼法延祚。」
明末李自成称帝时,曾以李继迁为太祖,不过并未以「大夏」为国号,而是选择了「大顺」,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源自祥瑞。
据《旧唐书》载,隋末窦建德「有宗城人献玄珪一枚,景城丞孔德绍曰:『昔夏禹膺箓,天锡玄珪。今瑞与禹同,宜称夏国。』建德从之」;《新唐书》载:「又宗城人献玄圭一,景城丞孔德绍曰:『昔天以是授禹,今瑞与之侔,国宜称夏。』建德然之。」
「膺箓」者,「帝王承受符命」也。所以窦建德之「夏」国号,乃由祥瑞攀附夏禹而来。
另据《新唐书》:「乃以诛化及报越王侗,侗封之夏王,遂号大夏。」
不过窦建德并未称帝,最终为李世民所败,但仍以仁德之名传世,《窦建德碑》载:
「自建德亡,距今已久远,山东、河北之人,或尚谈其事,且为之祀。知其名不可灭,而及人者存也。圣唐太和三年,魏州书佐殷侔过其庙下,见父老群祭,骏奔有仪,夏王之称,犹绍于昔。」
以上。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